揭开大清银币鉴定真相!
由于大清银币在长期不断地交换流通使用过程中,经过人手的抚摸、磨擦,其磨损的部分主要在钱体的突出部位表现出来,应是自然形成的光滑均匀,无方向性。有这样特征的大清银币在当代是看不到的。因此,一般大清银币无磨损,钱体又无包浆的高 档大清银币可判定为假 币。但是大清银币造假的情况分复杂。主要是有些造假高手使用当年的模具,或者使用真币制模打制大清银币,情况不好判断。就是说,大清银币造假也分高中低档。高仿的就是很难鉴别。
从银圆重量与成色来鉴别。正规银圆每枚规定为七钱二分,合36克。私自仿铸的银圆每枚在20到26克左右。正规的银圆成色含 银89%一90%,而私自仿铸的银圆含银45%一“%之间。对此,可 以运用计量和验色工具来鉴定。
老大清银币铸造于数吨压力之下,斜切面笔直,深峻立体感强,伪品大清银币压力往往不足,字体浮,业内俗称“面包字”。
大清银币的铸造始于1900年(大清年制),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银圆。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银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宣统三年银币”为最 大乐事。
在古玩市场圈。大清银币可谓是火了一把,很多大清银币的价值都随着古玩市场的升温而“水涨船高”。那么新的一年过去了,那么多大清银币的价值是继续升高还是不升反降呢?这是很多收藏者与古玩爱好者共同的疑问,疯狂的大清银币篇带你揭秘今年的大清银币市场——大清银币价值将会继续升高!钱币鉴定是钱币学研究的基础,也是钱币收藏的基本功。
大清银币除主体部分为银外,还有相当部分的铜成分,分析原因如下:铜是银的主要强化剂和硬化剂,能明显提高银的再结晶温度,抑制形变态银回复软化,提高银的力学性能稳定性。铜资源相对丰富,价格较低廉,一直就是银饰品合金的主要和首 选合金化元素。应用最广泛的合金是铜含量在15%以下的银合金,其具有足够的硬度、高的耐磨性和好的色泽。这也是大清银币选择此含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大清银币在选择和使用现存的银—铜合金或设计新的含铜组元的银合金时,充分考虑了合金结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银饰品颜色的影响,体现了古代及近代人民的智慧。
宣统二年底,造币总厂礼聘意大利人乔治(Luigi Giorgi)任总雕刻师,到职后次年(1911)春提案,“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新国币试样系列五种,正面设计相同但字体及两旁花饰有别,背面蟠龙则有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及曲须龙等,这是国内首 次出现多款样币同时呈送供当局选择之例,经核定后曲须龙交付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