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版图5新疆1
清代的版图5
——清史札记之二十八
我楚狂人
四、清代的新疆地区1
中国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掌控从未中断,只是因为要道口河西走廊的争夺,掌控的力度时强时弱。清代才在新疆设立行省,“新疆”之名也自清代乾隆始。清代之前都被称为“西域”。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资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中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记载当始自汉代。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解决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派张骞通西域,发现了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也正式与西域发生联系。东汉班超经营西域,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掌控力度已经很强。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起,西域便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自西汉始,河西走廊的争夺不断。
汉武帝命李广利于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两伐大宛(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使西域的许多城国相继臣服于汉。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之。因匈奴内争,其主管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掸率万余众降汉,汉使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力量随之瓦解。于是汉廷使护鄯善以西南道诸地的郑吉“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曰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著名的“丝绸之路”也就从此始。
汉王朝经营西域,对匈奴形成东西夹击,自此匈奴势弱,被迫西迁。
此后,公元221年,三国之一的曹魏政权继承汉制,在西域设“戊己校尉”,治设高昌(吐鲁番),后又置西域长史以对西域各地诸多民族进行管理。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末年,前凉政权(公元301年-公元376年)创建者张骏发兵西征,占领高昌地区,设立高昌郡。北魏王朝设置鄯善镇、焉耆镇,加强对西域的治理。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并建立地方政权。
隋朝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巡幸河西,高昌王麴伯雅等27国首领使者,到张掖觐见。公元608年,隋朝击败吐谷浑伏允,隋炀帝在西域东部以及青海设西海、河源等郡,但是控制力度并不强。
唐代与吐谷浑反复争夺西域的控制权,从唐太宗开始一直延续到唐玄宗时期。唐王朝抵御吐蕃、阿拉伯帝国对西域的争夺。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被严重削弱,公元790年左右,吐蕃占据西域北庭,公元790年以后,吐蕃占据安西。稍后回鹘的一支在新疆中部定居。
辽国覆灭前夜,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迁,在占据西州回鹘和黑汗国旧地后,向西扩展到阿姆河流域,大石于1132年(一说1131年)称帝,建立西辽政权。疆域包括天山南北,帕米尔高原以西至咸海以南的阿姆河西岸,巴尔喀什湖东北至蒙古西部。
蒙元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即察合台汗国。另外元朝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设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设立行省,后并入伊利汗国。今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别失八里行省,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成为元朝的辖地。
明代在西域处于退缩状态,在今克什米尔东北和藏西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1406年,又设立哈密卫,任用当地世族首领为各级官吏统辖当地军政事宜,维持商贸通道安全,对西域地区实施羁縻控制。洪武三年(1370年)察合台汗国灭亡后其后裔建别失八里,都城在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永乐十六年(1418年)迁都亦力把里(今伊宁)。15世纪中叶,吐鲁番部强大,1472年,哈密等卫所一度被吐鲁番攻破,诸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明朝最后退守嘉峪关。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