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策军ⅤS西夏铁鹞子》史书记载真实的时空混乱
这样的神秘事件也成了众多历史未解之谜。这次神秘事件,很多人认为是穿越。现代也有部分科学家认为时空隧道是一直存在的,他们将其称之为虫洞,也就是一种可以加强连接不同时空的多维空间隧道。有的人极其偶然遇到了虫洞,有的则会进入时空混乱的状态,进而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
记载中散见于《新旧唐书》、《宋史》《梦溪笔谈》、《太平广记》、《范仲淹文集》等史书、笔记都有关于它的描述。
故事起因
西夏党项铁鹞子突袭宋军,双方从凌晨厮杀至天色昏黄,宋军渐呈不支之势,西夏党项人眼看就要突破宋军防线。正在危急时刻,忽听战马嘶鸣,杀声顿起,只见烟尘漫天之中,一支铁甲骑兵自山谷间冲出,直取党项军阵。范仲淹定睛观瞧,骑兵的马非常高大,铠甲既不是宋军也不是西夏军,更不像辽军,他们的衣甲类似唐人,头上裹着红抹额,人人精勇绝伦,瞬间扭转战局。
战胜之后,范仲淹看这支部队,盔甲、武器皆非当时式样,旗号金鼓也颇为不同,越看越奇怪,于是上前问询。一问之下,不由目瞪口。
这支军队汉胡参半,用一种非常地道的西北口音问:“如今是唐家哪位圣人,几年几月?”范仲淹以实回答,众人皆唏嘘感慨不已。原来这支部队,竟然自称神策军,乃安西都护高仙芝标下。
范仲淹万分惊诧,心道,高仙芝乃二百多年前唐朝名将,因为高仙芝是唐朝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名将,本是高句丽人,扶余王族之后,高句丽被唐灭国后,他就为唐朝效力,20岁起就跟随父亲镇守唐朝的安西四镇,45岁时率领唐军翻越帕米尔高原在中亚怛罗斯跟阿拉伯帝国硬刚了一仗,不辜惜败。随后,唐朝就爆发了安史之乱,他又被调任虎牢关保卫长安,结果在虎牢关被唐玄宗自毁长城——将他斩杀。而“神策军”正是高仙芝镇守虎牢关之时,他节制的一支精锐禁军。这样一算,从唐天宝年到宋庆历年,已经隔了近300年了。怎么会在这冒出他的标下?而对方,也只知自己为大唐守边疆,对什么五代,什么宋朝皆不知所谓。赐酒肉进行犒劳后,便各自安营。
在疑惧之中过了一夜,范仲淹决定天亮后跟随这支部队回去拜访高帅,一探究竟。可是天亮之后,那支神奇的部队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范仲淹苦苦思索,不得其解,不知是唐代军队穿越到了现在,还是自己穿越到了唐代。这个故事在范仲淹的笔记,以及给朝廷的奏报中都有记述,可知不是虚造。而且这毕竟是一场胜仗,范仲淹也毫无编造的必要。这很可能是我国古代有可靠依据的一个穿越事件。具体日期虽有出入,但可以肯定是在阴历二月初。
铁鹞子宋兵对战
故事之一的神奇之处
范仲淹将这些疑问说了出来,又问对方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对方先是错愕,然后伤感,接着就开始叹气,慢慢讲出了他们的遭遇。
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信仰祆教的粟特人——北庭都护——安禄山,串通同为粟特人的平卢节度使——史思明发动叛乱,随后纠结了奚、罗、契丹、室韦、突厥等北方民族组成15万联军,从今天的北京一路杀向唐朝的首都西安,势如破竹。唐玄宗派遣高仙芝、丰常清赶赴虎牢关,阻击叛军。高仙芝又给他们这支神策军下令,让他们向河北迂回,渡过黄河,去河北会和在敌后抗战的颜真卿将军,搞乱安禄山的大后方。接到命令后,这支小分队就进入黄土高原,来到了陕北的千沟万壑之中,在一处山谷间,他们与一队胡人骑兵遭遇。双方展开厮杀,从下午一直打到晚上,各有死伤,胜负未分。双方鸣金收兵后,怪事就开始发生了……怪事。战争自然少不了死伤,收兵后,双方还活着的士兵惊恐的发现,原本战死的那些人,这个时候却又都站了起来。唐军回归到唐军的队伍里,胡兵回归到胡兵的军队中,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与他们交谈,问他们问题,他们也都正常回答,逻辑、记忆丝毫不乱。就像是刚刚他们只是睡着了一般。当天夜里,大家心里都装满了心事、风吹过峡谷,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没有人说话,似乎也没有人敢睡觉,两支军队彼此盯着对方,随时准备突袭,所以,双方都害怕被对方追击,谁都没有趁着夜色撤离站场。第二天,双方再次冲锋,鏖战一番后结果还是一样……只要战争一停,地上那些原本已经战死的人就会重新爬起来,断肢会自动接上,伤口会自己愈合……如此几天之后,双方都快神经崩溃了,各派使者,相约休战,各自撤退。可是兜兜转转大半天后,他们又回到了原地,与对方撞上了。后来,即便是两军一起寻找出路,也依旧在这千沟万壑中原地打转。粮草已经快断绝,恐惧在双方军中蔓延,双方不再厮杀,很多士兵相继发狂、自残,抓破自己的皮肉,甚至抠出自己的眼睛,痛苦不堪,峡谷中唐军、胡人的嘶喊声此起彼伏,简直如同人间炼狱一般。第二天清晨,双方士兵或者说所有人就开始在恐惧中,不折目的的厮杀,但只要鸣金收兵,各回各营所有阵亡的、发狂的人都会恢复正常。他们双方慢慢摸清了规律,双方必须白天厮杀,晚上回营,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正常。更奇怪的是,他们不需要吃喝,也感觉不到饥饿,没有疾病、没有灾难,人也不会老去,但必须遵守白天厮杀,晚上回营的规律。渐渐的时间对他们已经失去了意义。也不记得这种无聊的厮杀持续了多久。隔世今天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在厮杀时,双方突然听见前方的山谷外有喊杀声,带着好奇双方一起来到了山谷边查看,正好看见西夏兵围攻范仲淹军队的场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将军就率部冲杀了出来,先前的那股走不出的魔障好像也消失了一样。但奇怪的是,同样一处山谷,唐军出来了,紧随其后的胡兵却一个都没有撞出来,就像是山口有一个神秘的力量在筛检,让唐军出来,让胡军原地打转。李将军因为看见宋军的军装与唐军相仿,而西夏军则如同蛮夷,所以,李将军就带着唐军杀向了西夏军。范仲淹听完李将军的话,感慨万千,接着,范仲淹邀请李将军跟他一起回朝,自己会奏明朝廷,请李将军为朝廷效力,李将军谢绝了。带着神策军又回到了那个山谷之中。李将军走后,范仲淹的小队就不再迷路了,找到了回城的方向。往后,范仲淹多次派人去那个山谷寻找李将军的军队,但是都空空如也,什么也找不到。
故事之二的神奇之处
范仲淹听后却大为惊奇,范仲淹当然还是想知道他们的详细情况,而那位姓曹的军官则给他讲了件非常离奇的事情,当然也近似于神话了。大约是他当时正率领麾下兵士追击吐蕃残军,双方在谷间厮射。在激战正激烈的时候,却被山顶一位女神呵气变成的一个巨大气球给罩住了,然后他们就与世隔绝。只要天一亮他们就开始互相厮,到了晚上死伤的人又就都恢复了。如是过了不知多少年岁,他们的肉体没有变化,战斗技艺却因为穷尽手段而已臻完美。终于有一天,哪个禁锢他们的气泡消失了,女神仍站在山上看着他们,并挥手示意他们离开。最后,放走了那些吐蕃人,开始计较今后的打算。当发现那些吐蕃人引来新的敌兵时,这五百人决定继续战斗。便是故事开头的一幕。
故事人物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
故事背景
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脱离宋朝,建立西夏。从此,安定了几十年的西北边境烽火不断。面对元昊所率的十万大军,宋军狼狈不堪,毫无战斗力,延州北部数百里边寨多被洗劫、掠夺。而这,震动了京师,也改变了范仲淹的命运。
宋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陕西经略使夏竦、陕西经略副使韩琦的眼中,二十万宋军,当与西夏寻求决战,一举击溃之。而同为文人的范仲淹却不盲目乐观,亲身视察后他发现,宋军军备废弛,久不经战,早已疏弊不堪;且在“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的指导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军队凝聚力不足,战斗力低下;以文人统军之术,决定战争之方略,不能真正了解敌情,更不能依情而变,难以制胜,采取“屯田久守”方针。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渔家傲·秋思》,写于这一时期。
庆历元年(1041)正月,仁宗批准夏竦的反攻计划,韩琦联络范仲淹同时发兵,范仲淹认为此时不宜反攻,坚不出兵。结果宋军大败于西夏,十六名将领阵亡,万余人惨死沙场。事实证明,当时的宋军急需改革。古者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宋与西夏的国情分析之后,范仲淹确定了针对西夏的全面战略,即:定守局。以经济为后盾,政治上孤立,军事上改制,凭借北宋巨大的经济实力消耗西夏国力,逐步反攻。凭借“重文轻武”政策给予文臣的极大权力,范仲淹开始了他对西北边防军的整顿。
范仲淹采取种世衡的建议,筑延北城。然后封堵夏宋边境,以堡寨相连,相互联系,形成一条严密的封锁线。精兵去冗,从当地猎户中挑选身强力壮之人,裁汰内陆老弱冗兵,最终选出一万八千人,分六部,每部三千,成为边防军主力。改革更戍法,取缔按军阶高低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系。重用了狄青、杨文广等将领,以各个将领统率各部,使将兵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增强凝聚力。临阵按情况出战,便于将领灵活指挥,应对多变的军情。尤为可贵的是,对待边疆少数民族,范仲淹坦诚相待,慷慨优惠,严明赏罚,使其归顺宋朝以孤立西夏,从而巩固了边防。
范仲淹治军、用兵有法度,党项颇畏忌之,军中流传:“军中一老范,西人闻之胆气寒;军中一老范,血舞黄沙战尤酣。”
庆历二年(1042),范仲淹令长子纯佑与蕃将赵明引兵袭西夏军,夺回马铺寨。与此同时,他本人率军深入西夏军防地,就地筑城,仅十天便筑成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边境的著名孤城——大顺城。西夏来攻之时发现,宋军已形成以大顺为中心与堡寨相呼应的坚固体系。西夏军无功而返,自此,范仲淹被誉为“胸中有数万甲兵”。
西夏由于连年战争,国力损耗,向宋投诚者越来越多。庆历四年(1044),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北安定。
大唐神策军
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创立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唐会要》(卷78)记载:“天宝十三载七月十七日,哥舒翰以前年收黄河九曲,请分其地置洮阳郡,内置军焉,以成如璆为太守,充神策军使。”神策军之名即起于此,起初只是唐王朝为防遏吐蕃而设置的戍边军队。
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千余人由军将卫伯玉率领入援,参加了乾元二年(759年)攻围安庆绪的相州之战。唐军溃败,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退守陕州。
这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卫伯玉所统之军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伯玉为兵马使。伯玉入朝,此军归陕州节度使郭英乂;英乂入朝,神策军遂属鱼朝恩。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随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
神策军武器装备
1.甲胄:经过两晋南北朝兵荒马乱的洗礼,唐朝时期唐军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唐军在开元年间的数额是54万,若足额装备,需要铠甲32.4万副,十分惊人。唐代甲胄分为4类,初唐甲胄、盛唐甲胄、中唐甲胄、晚唐甲胄。甲胄实行国家配给,甲胄的制作工艺达到了巅峰,步兵甲胄的甲片数最高可达1800片以上,重量也达到了惊人的60公斤;由此对士兵的防护效果也是出奇的好。也正因为甲胄的作用关键,在唐朝,“藏甲”和“谋反”之间是可以直接划上等号的;《唐律疏议》规定:私藏“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这种高端装备统一由国家掌握;视任务,比如远征吐蕃或者突厥,九死一生;部队集结之后由朝廷配发。“明光铠”为唐十三铠之首,胸前和背后有金属圆护,打磨光滑后,类似镜子,在阳光照射下,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物理攻击使对方目眩不能直视,故名“明光铠”)。取自汉铜镜所刻“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语句。
2.马槊“枪之制有四:一曰漆枪,二曰木枪,三曰白干枪,四曰朴头枪。(《释名》曰:'矛,冒也,刃下冒矜也。长八尺曰槊',马上所执。’盖今之漆枪短,骑兵用之;木枪长,步兵用之,白干枪,羽林所执;朴头枪,金吾所执也。)”马槊,骑枪的升级版;不过马槊的槊锋远长于普通的骑枪。面对厚重的甲胄,普通的骑枪很难破甲。马槊势大力沉,在突刺的时候借助马匹高速冲击可以大大提升破甲能力。马槊跟长枪的构造形态差不多,都是两部分,分为槊头和槊杆,槊头部分比一般的长枪要长,有50—60公分,多棱且重。槊杆由复合材料制成:白蜡杆为主体,外面再用藤条的皮、竹片、线等粘合而成;然后再用油浸泡,泡完用葛布缠一层涂一层胶,干了之后再重复浸泡、缠葛布、涂胶的工艺(一般的槊杆要3-5年的时间才能制成,讲究的要7年以上的时间。)最后用刀劈砍时会发出劈砍铁器才会有的声音才算合格。由于马槊制作工艺复杂,一般人家也做不起。当年李世民天策府帐下,史书记载尉迟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
3.刀:玄宗时期编纂的《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里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鄣刀盖用鄣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陌刀威力凶悍,《旧唐书》记载,“天宝初,随募至安西,频经战斗。于时诸军初用陌刀,咸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天宝七载……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至德二年九月……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
4.弓:《唐六典》——“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释名》曰:'弓,穹也,张之穹然。其末曰'肃',言肃邪也;以骨为之曰'弭’。中央曰'柎’,所抚持也。’今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稍弓,短弓也,利于近射;格弓,彩饰之弓,羽仪所执。”唐军步兵使用桑柁木制成的复合弓,弓梢细长,弓臂宽大扁平;同时握把狭窄,出箭点更靠近中心,这样不仅优化了出箭效率,同时兼顾了精确度。唐军骑兵在马上使用较为轻便短小的角弓,关于唐朝骑弓射手所执唐制角弓弓梢细长,弓形修长。制作角弓所用的木料、筋角、胶漆在当时都是极为昂贵的材料,所以军制的弓杀伤效果远胜民间使用的弓。唐军对弓也极尽爱护保养,作为武器,如果被发现弓体、弓弦有人为损坏,责任人将会受到军法严惩。唐军骑兵对马上射术的要求非常高,这源于唐军一代灵魂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个顶尖的射手。他用的弓和箭都是特制的;磅数大、射程远。“初,秦王建天策府,其弧矢制倍于常。逐黑闼也,为突厥所窘,自以大箭射却之。突厥得箭,传观,以为神。后余大弓一、长矢五,藏之武库,世宝之,每郊丘重礼,必陈于仪物之首,以识武功云。”
5.弩:优点是力度大、射程远、精度高,但缺点是射速慢;跟现在的狙击步枪和反器材步枪一样;只能单发。唐军不光步兵用弩,骑兵也用——“又有习林军飞骑,亦习弩。凡伏远弩自能施张,纵矢三百步,四发而二中;擘张弩二百三十步,四发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发而三中;单弓弩百六十步,四发而二中:皆为及第。诸军皆近营为堋,士有便习者,教试之,及第者有赏。”《唐六典·卷十六》中关于唐代弩制记载——“弩之制有七:一曰擘张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单弩,四曰大木单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远弩。(《释名》曰:'弩’,怒也,有怒势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牙齿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合名之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枢机,开阖有节也。蔡邕曰:'冀州强弩,幽州突骑,天下之精也。’《汉书》有《远望连弩射法》十五篇。华峤《后汉书》云:'陈敬王宠善弩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其射至十发十中,皆仝孔。’《魏氏春秋》曰:'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周礼》:'司弓掌六弓、四弩。’今擘张弩、小弩,步兵所用;角弓弩,骑兵所用;木单、竹竿、伏远等弩,其力益大,所及渐远。)”唐军在作战中有专门用弩的条令——“弩,古有黄连、百竹、八担、双弓之号。今有绞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擘张弩,中三百步,步战用之;马弩,中二百步,马战用之。弩张迟,临敌不过一二发,所以战阵不便于弩。非弩不利于战,而将不明于弩也。不可杂于短兵,当别为队,攒箭注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阵。复以阵中张,阵外射,番次轮回,张而复出,射而复入,则弩不绝声,敌无薄我。夫置弩必处其高,争山夺水,守隘塞口,破骁陷果,非弩不克。”中国古代筑城技术到唐代已经相当成熟,用熟土砖石亢筑的城墙坚实,城上阙楼箭台林立,中间以廊回相连,为攻克砖石工事,古代工匠设硬弓为巨弩,镞如巨斧,置于马车之上,并将弓弦拉绳以铁钩与车轴相连,当马匹拉动车子时,车轴转动,拉满弓弦即可击发。《唐通典兵制十三》记载——“作轴转车,车上定十二石弩弓,以铁钩绳连,车行轴转,引弩弓持满弦。牙上弩为七衢,中衢大箭一,镞刃长七寸,广五寸,箭簳长三尺,围五寸,以铁叶为羽;左右各三箭,次小于中箭。其牙一发,诸箭齐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陨,楼橹亦颠坠。谓之'车弩’。”
唐中期神策军态势
神策军由唐朝名将哥舒翰创立,神策军后来在唐代宗逃难时护驾有功,入京成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禁军,唐德宗、唐宪宗时常以此军讨伐藩镇,长安西面和北面防御吐蕃的部分任务也由神策军来承担,宿卫和征战,神策军充当了顶梁柱的作用。
1、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作战指导。玄宗时期的西域战场,长途奔袭是一大特点,以唐、吐蕃(今青藏高原)为首的各方都经常采用这一作战指导,而高仙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攻打小勃律、竭师,还是石国、突施、大食,其行军距离少则数百里,多则上千里。不仅如此,神策军的行军常常是隐蔽的,这样一来更能出其不意。而当接近目的地后,又会采用分进合击的方法攻打敌军。如攻打连云堡时,高仙芝鉴于连云堡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为了避免顿兵坚城之下,于是兵分三路,对连云堡实施战略包围,从而一战取胜。
2、高超的山地行军艺术。但纵观中外名将,能够在帕米尔高原那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统率大军两次完美地完成行军任务的,只有高仙芝一人。这主要得益于高仙芝所做的充分准备:在后勤保障方面,高仙芝做了充分准备。由于高原上补济困难,高仙芝遂让唐军将士携带私马,用来驮运物资,这使使后勤补济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在行军路线方面,高仙芝也做了精心的选择。首先是决定翻越帕米尔高原,这样一来在战略上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进入帕米尔高原后,又挑选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或河道行军,从而将困难降至最低。在行军时间的选择上,高仙芝同样做了周密的安排。选择气温最热的三至十月份行军,这样一来可使唐军避免在严寒中艰苦行军,从而使唐军将士和马匹都的体力不至于消耗过大,从而保证了战斗力。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高仙芝不仅考虑到了出征时所用的时间,还想到了作战时所用的时间和回军时所用的时间,使唐军免受严寒之苦。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高仙芝在第二次行军时更显游刃有余,居然选择在最冷的冬季翻越帕米尔高原,再一次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从开元八年十一月初五接到奏书时算起,到九年二月击败竭师国,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其达山地行军艺术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3、夺取战略要地的思想。从强攻连云堡到不战而取阿弩越城,从计智取孽多城到砍断藤桥,高仙芝先后采取了出其不意、乘胜追击、假途伐虢、断桥阻援的策略,拔其要点,速战速决,将唐军的伤亡降至最低。在谋略的运用上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使敌无机可乘。
史籍记载《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四》《新唐书·列传第六十》
西夏铁鹞子
根据《宋史·兵志》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也就是说,西夏的铁鹞子一般会出现在大战之时,在面对宋军步兵方阵的时候,横冲直撞,击破宋军战阵,后方的西夏步兵会乘势掩杀上来,一举将宋军击败。
铁鹞子在西夏军中的作用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装甲部队,以滚滚洪流之势撕开敌人防线。让宋军无法做出更多地战术机动,只能被动防御或者被砍杀。而且重骑兵冲阵,速度极快,宋军远程部队很难给予他们更多地杀伤就会冲到阵前,这样导致防御难度极大。所以北宋西军在骑兵部队数量和战斗力都不如对方根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堡垒战术,将西夏部队拖到自己擅长的防御作战当中。可以说,宋军采取这样丧失主动权的战术,铁鹞子功不可没。
对于铁鹞子这个兵种很多人都有一定误区,认为铁鹞子是几匹战马并联在一起作战。如果马上骑士死亡,这些马也会带着这些铁鹞子一起冲阵,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有进无退的战斗意志!而这些误区都源自于《宋史》上面的一段记载: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铁鹞子就是把战马和铁鹞子骑士连在一起,达成铁鹞子死亡也会被战马带着一起冲锋的效果。加上重骑兵冲阵,气势逼人,战线紧密,也会造成幸存的宋军士兵以为铁鹞子是被锁链在一起,才会形成这样紧密的战阵。
西夏战略态势
西夏的建立者党项人是原本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的一支羌族,唐朝时期迁居陕北,因为平叛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即定难军节度使),唐亡后,陆续臣服于五代以及北宋在内的各个中原政权。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墙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昌、邓至后,党项始强。——《旧唐书》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银川),攻破会州(甘肃靖远),彻底与宋闹翻,同时向辽称臣。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称帝以后,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夏州,背靠贺兰山以今天的银川为都城,史称西夏。西夏积极向外扩张,向南切断了北宋的河西走廊。向西击败回鹘、降服吐蕃、夺取瓜州、占领敦煌。向北入侵大辽,向东进攻大宋。李元昊,不仅军事上强硬,文化上也不示弱,广招汉族士子,创立西夏文字。随后脱离与宋、辽的臣属关系,接着又在水川口、好水川两次大败宋军,一时间,西夏俨然独霸西域,形成与辽宋鼎足的第三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