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有由|杨小刚的金文临摹与创作
寻古有由——我的金文临摹之路 |
杨小刚/文
初期学习金文,我先着手解决基本的技法问题,想要深入探究研习金文系统,初期的临摹必不可少,了解金文系统的脉络也是必修课。无论是商代金文还是西周早、中、晚期的铭文,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部分。首先从商代的象形文字开始,一是注意用笔的演变,从西周早期铭文最典型的阔笔、方笔、尖笔,再到西周中晚期,铭文用笔逐渐形成圆笔和流美这一改变过程。再者是章法上,从有行无列到有行有列的这一布局演变过程,都是我们在临摹金文时需要了解的。然而归根到底,仍是要建立在最基础的临摹之上。
临摹要讲究用笔,不同的金文有不同的用笔方式,凡是具有风格不同的书体,必须笔法不同,以求美感。在临帖的过程中,常因用笔的不牢固,如出现尖笔、圆笔、方笔等现象,使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大篆的用笔,要做到虚以涩势,力沉笔尖,肥而厚,瘦则精,长短结合,枯而苍劲有力,方圆结合,藏锋露锋,参差奇崛,平而巧,变化自然。对于笔法的追求,一般两方面入手,一是多临摹小字,追求其精妙之美;二是将原帖放大临摹,追求正大气象。两者结合可以使笔法得到很好地锻炼,做到在小字中窥见磅礴气势,在大字中不乏微妙细致,同时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再者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大量临摹各种金文中,甄别自己优缺点,提高自己的眼力,增加判断力。
点击图片进入课程学习
在讲究笔法的同时,要注意字形结构的变化,无论早中晚期的文字结构,都需要注意文字姿态的变化。选择一个铭文在临摹过程中,要先了解该铭文的篆法,继而去看整篇章法。临摹需要尊重原章法形式,达到纯熟的阶段后,再结合当下展览所需的章法形式进行布置安排,在这种反复锤炼中解决作品的用笔、章法等问题。
随着我们对文字的认识,对结构、章法的把控,就会暴露更多临摹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因此临摹需要细致到每一个笔划,要与原帖追求一致,观察细节,甚至每个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不管是紧密联结的,还是大开大合的,都要考虑进去。要学会其字形变化和笔法的运用,才能够逐渐的进入字帖中理解原作美妙之处,避免草率不合理的临摹,那样会让自己产生很差的习气,久而久之就难以改正,误入歧途。
在字形结构上,不同风格和不同时期的铭文,都是临摹对象,要熟记文字结构,选择同一个时期的文字去临摹,才能更快的了解文字发展的脉络,进而达到对文字用笔章法的掌握。我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增加对章法的分析,对结构姿态的训练。例如对某一个字,我会从不同的用笔、角度、形态去解读,形成多种不同的姿态。而在章法上依照当代展览的趋势及崇尚的风格特征,反复锤炼,达到拟古而又新潮的效果。其次,在临摹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风格,要结合古人以及当代展览形势所需要的风格,但最主要的还是在前人的铭文中寻找自己要追求的面貌,用心体会每个字的用笔、姿态,研究整篇章法布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临 摹 | 作 品
内容 | 西周 大盂鼎 尺寸 | 248cm*180cm
内容 | 西周 师㝨簋 尺寸 | 180cm*96cm
内容 | 西周 三年师兑簋 尺寸 | 180cm*192cm
内容 | 西周 不期簋 尺寸 | 180cm*192cm
内容 | 西周 乖伯簋 尺寸 | 180cm*120cm
内容 | 西周 走马休盘 尺寸 | 180cm*96cm
内容 | 西周 榖盘 尺寸 | 69cm*69cm
内容 | 西周 兮甲盘 尺寸 | 180cm*192cm
内容 | 西周 颂簋 尺寸 | 180cm*240cm
内容 | 西周 㝬簋 尺寸 | 138cm*138cm
内容 | 西周 作册大鼎 尺寸 | 69cm*69cm
内容 | 西周 毛公旅方鼎 尺寸 | 138cm*34cm
内容 | 西周 九年卫鼎 尺寸 | 180cm*270cm
内容 | 西周 善鼎 尺寸 | 180cm*96cm
内容 | 西周 曶鼎 尺寸 | 180cm*288cm
内容 | 东周 鄂君启节 尺寸 | 180cm*440cm
内容 | 西周 毛公鼎 尺寸 | 180cm*96cm
创 作 | 作 品
内容 | 佩服清论联 尺寸 | 138cm*23cm*2
内容 | 学书感悟一则 尺寸 | 248cm*124cm
内容 | 家富时言联 尺寸 | 138cm*23cm*2
内容 | 能学而于联 尺寸 | 138cm*23cm*2
内容 | 杜牧秋夕一首 尺寸 | 138cm*69cm
内容 | 暮鼓晨钟 尺寸 | 138cm*34cm
内容 | 李世宝诗一首 尺寸 | 138cm*34cm
内容 | 神传春到联 尺寸 | 138cm*23cm*2
内容 | 入*誓词 尺寸 | 180cm*97cm
内容 | 林气日长联 尺寸 | 138cm*23cm*2
内容 | 佩献给*的百年华诞诗 尺寸 | 180cm*97cm
内容 | 德不孤必有邻 尺寸 | 138cm*34cm
内容 | 佩《左传》选抄 尺寸 | 248cm*124cm
|杨小刚
字容之,号鱼斋、竹景庵 容盛轩。1986年生于河北。王友谊先生入室弟子。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甲骨文学会会员、承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承德青年书协副主席、宽城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丰台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人文大学特聘教授、上元雅集艺委会成员、东隅印社副社长。
作品发表于书法报,青少年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中国书法杂志,参加2017年中国文字博物馆篆书研修班,2017年应邀参加《杜甫草堂杜甫千诗碑刻工程》(中国书法杂志社、杜甫草堂),2018年应邀参加《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并参加研讨会。《中国古代玉印暨当代玉印风格篆刻作品邀请展》,"江山如画"第十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初评评委。
入展中国书协主办展览: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二届篆书艺术展
全国第三届篆书艺术展
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二届平复帖书法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九届刻字艺术展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六届新人新作艺术展
全国乌海杯书法艺术展
全国金山岭长城书法篆刻艺术展
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