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字画,不为人知的藏品
1931年,齐白石已进入创作盛期。所谓盛期,是指老人“衰年变法”后,艺术上全面成熟的时期(约30-40年代)。他这一时期山水画的突出特点,一曰简少—物象简少,突出主体,省略琐碎,以勾勒为主,不用复杂的皴法。二曰新奇—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点景人物,都奇异不同寻常。白石钦佩有“有奇思”的石涛,“怪绝伦”的金农,自己也主张“扫除凡格”。三曰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但实际上能做到粗中有细,拙中有味。此册充分了这些特征,堪称齐氏大写意山水的代表。
艺术市场关于齐白石字画的行情不断看涨,屡创新高,2018年市场交易价格也在不断突破。齐白石一生作画,巧夺天趣,融人生智慧于其中。
白石老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形似”,他追求的更是神似与形似的统一,追求的是创造。他说:“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此二者余尝笑昔人。来者有欲笑我者,恐余不得见。”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不仅获得稳定安宁的生活,而且得到前 所 未 有的社会与文化地位,买画之人川流不息,求画的人络绎不绝。此前饱受战乱惊扰的齐白石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遂有了更为强烈的艺术创作冲动。据说,仅1953年他就创作了600余件作品。
白石老人另一种擅长的书体是篆书,他所取法的秦权诏版,汉《三公山碑》、吴《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其共同特点是笔画都是方折,且秦权诏版朴拙挺劲,汉《三公山碑》厚重浑穆,吴《天发神谶碑》和《禅国山碑》则峻峭森严。这些碑刻熔铸成白石老人的篆书风格,也构成了白石老人篆刻的基调,故白石老人的篆书亦多方折。方折的笔画不仅使字形显得骨力洞达,在用以题画时,更成为绘画构图的重要补充。因为绘画的线条、总是弧线多于直线,而笔画方折的篆书题字,与弧线形成对比,便成为构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白石老人的篆书多用侧锋,笔势纵肆矫健,他以这样的篆法入画,自然显得典雅厚重,滋味隽永了。
为什么齐白石笔下的对虾会如此贵,首先是画的笔法独 一 无 二,绘画最 大的妙点就是在于虾子神形兼备笔墨雄浑滋润而且浓淡之间的转化非常妙。
齐白石老人曾对李苦禅说:“我画的虾是经过多次变化才得其神似的。最初只是临摹略似,后来加入写生。” 他“写生半生”才画得逼真了,最 后才以浓淡、深浅的笔墨画出其内在气质。前人画虾,我也画虾,如何画出个人面目呢?我是从变形入手的。我画的虾是河虾、对虾相结合的形象。河虾活泼但失之单薄。对虾丰满、但失之灵敏。两者结合便可取长补短。老人说:“一种形象的锤炼还要靠观察和细心。过去我贴着虾头点睛。但后来观察到,虾在警觉中双目便横向两侧,我又改变了点眼法,使虾增添了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