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与血管体

从中医看西医,感觉西医的知识非常散、乱,没有一个主轴,因为最后的机制要落实到某一个分子、细胞、组织上。从系统角度看,分子层次和细胞层次不是一个尺度的,分子由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来研究,属于微观层面;组织就有冷热等宏观现象,细胞处在一种介观层次。但是现代科学在不同尺度之间并没有很好的衔接,很难从某个分子的变化直接推导出组织的变化。

因此,要学习说明哪怕就一句中医,也需要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西方科学的知识。估计看我文章的人会感觉我非常跳跃。实际上不是的,我是思考中医的问题,需要找到实质时候,就去翻看西医的文献,这样却是涉及到很多西医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枝叶。但是主干不变,都是围绕黄帝内经和穴位皮穿支理论来展开的。这样写,会特别慢,特别难,也容易犯错。却好像是唯一的路径。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世界观下的人体理论。从西医看中医,如果要准确,必须找准中医世界观,并用一种西医科技下的理论体系来尽可能的替代中医世界观。血管体理论就是这个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个显微外科医生从皮穿支这种解剖学概念跳到一个完全新的概念血管体angioholisty上来。

皮穿支和穴位重合,是一个客观现象,首先这个现象需要被证实,科学范式的证实。即证明穴位皮穿支具有一个重合概率,比如设计一个实验,其目的是证明“百分之八十的穴位和皮穿支是在体表为同一个点状区域”。显然,这个实验必须解剖学者和经络学者合作才能完成。这个是一个双盲的实验,步骤一,中医在人体(尸体)画上穴位点,黄帝内经的经穴点,而不是阿是穴点或者后人自创的穴位。拍照或者拓印这些穴位点,形成一个独立图片。步骤二,由解剖学者通过超声、磁共振等方法在同一人体(尸体)来找皮穿支,找到后用一个点标记。拍照或者拓印成一个独立图片。步骤三:对比来自同一个人的两张照片,看看两个图的点分布情况,并统计。这样得出来实验结论的才算科学范式。

其次,这个现象需要被解读。我已经内心非常确定这个结论,虽然没有得到科学家共同体的认可。在其他科学家眼里,这是一个需要证明的“猜测”。但在我的心中,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因此穴位皮穿支已经成为工具。事实上,任何人,只要认可这一个皮穿支和穴位重合是一个事实,那么这个事实就会变为工具,一个交叉、对比性理解中医、理解西医的工具。怎么使用这个工具是其个人的爱好和自由,使用这个工具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解读黄帝内经,包括我这种创立一个angioholisty理论,或者其他的工作。对穴位皮穿支解读可以有很多种类,把这个事实看做工具开创的新领域也就可以有很多种。这个工具既然存在众多可能的解读路径,那么,一个严谨的思考者就需要制定一个工具使用规范;最后各个思考者的成果,相互比拼的就是规范,以及研究结论的应用价值。

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市场,各家学说相互竞争,并不存在绝对正确或者“绝对科学”。

第三,血管体angioholisty理论是我利用皮穿支穴位重合这一个工具打造出来的新的人体认识角度,这一个角度非常新奇,可以把很多科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认识。

第四,angioholisty理论实际上是西医的新的观察人体的视角,中医知识起到一种启发、引导的作用。那么,西医的知识对中医有什么启发哪?这个工作就应该叫做“科技术语式翻译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古文写的,为了让现代读者理解,很多中医学者已经做出各种白话文解读,我们现在从市面上买到的都是中医学者已经完成的白话文解读。但是这个解读就有一个问题。

比如这是一段黄帝内经原文: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通常的翻译是:针刺足背,误伤了大血管,若出血不止,便会死亡。针刺面部的脑户穴,若刺至脑髓,就会立即死亡。针刺廉泉穴,误伤了血管,若出血不止,可使喉哑失音。针刺足下布散的络脉,误伤了血管,若淤血留着不去可致局部肿胀。针刺委中穴太深,误伤了大经脉,可令人跌仆,面色苍白。针刺气衔穴,误伤了血管,若淤血留着不去,鼠蹊部就会肿胀。针刺脊椎间隙,误伤了脊髓,会使人背曲不伸。针刺乳中穴,伤及乳房,可使乳房肿胀,内部腐蚀溃脓。针刺缺盆中央太深,造成肺气外泄,可令人喘咳气逆。针刺手鱼际穴太深,可使局部发生肿胀。

以上翻译就是我从网络上找到的一段翻译。下面是科技术语的翻译:“针刺足背,误伤了大血管即足背动脉和静脉,若出血不止,便会死亡。针刺面部的脑户穴,(脑户穴是枕骨大孔与寰枢椎的一个关节,此处有骨之间的缝隙,针可以借此间隙进入小脑脑干区域)若刺至脑髓,就会立即死亡。针刺廉泉穴(廉泉穴处有甲状腺上动静脉,以及喉返神经),误伤了血管,若出血不止,可使喉哑失音。针刺足下布散的络脉,(足下的脂肪垫筋膜坚韧,外伤导致肿胀极难消肿)误伤了血管,若淤血留着不去可致局部肿胀。针刺委中穴太深(此处深部为腘动脉的众多分支区域,静脉管壁薄弱,极容易破裂),误伤了大经脉(腘动脉、腘静脉及分支血管破裂),可令人跌仆,面色苍白(出血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同时又休克情况)。针刺气衔穴(气街穴,人体有多处部位可以称为气街,大多指关节部位,血管分叉较多,此处气街穴是指腹股沟的股动脉搏动处),误伤了血管,若淤血留着不去,鼠蹊部(腹股沟区域)就会肿胀。针刺脊椎间隙,误伤了脊髓,会使人背曲不伸。针刺乳中穴,伤及乳房,可使乳房肿胀,内部腐蚀溃脓。针刺缺盆中央太深,造成肺气外泄,可令人喘咳气逆。针刺手鱼际穴太深,可使局部发生肿胀。总之,上述描述了在血管活动处的刺,引起出血的表现。”

对比这个翻译,从红色部分就可以看出,科技术语翻译黄帝内经的特点就是每一处都精确的写了某个解剖名称以及生理病理机制。

显然这种写法会让西医一下子明白黄帝内经的具体内容。当然,我写的还不够细,可能会犯错,给人误导。但是,科学探索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只要开始按照这个规范去翻译。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化,总会有一个最优解。

如果读者现在还纠结穴位和皮穿支是否重合,那么,你肯定读不懂我的文章。因为一旦把穴位皮穿支视为一个猜想,那么思考总会想怎么证明这个猜想是对的。但是,一旦认定为一个事实,那么思考的主要路径就是“怎么用”。

怀疑者会想“怎么证明这里有一个锤子”,而相信者已经开始拿着锤子砸东西了,我已经进化到看什么都是钉子,想用穴位皮穿支理论去套一下了。

这就是怀疑者和相信者的世界观差异,也带来了行动上的差异。

这种怀疑者和相信者的世界观差异是可以言说。但是中医世界观与现代科学的世界观的差异是难以言说的,如果一定要说明,有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不是中医世界观的世界观,比如佛教。佛教世界观里面有一个特点就是“缘起性空”。比如西医世界观分析人体,从肉眼可见的器官一直到看不见的分子。但是按照缘起性空的观点会认为人体内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而生,没有确定性。

中医处在佛教缘起性空与现代科学的还原论之间的地带,可以这样理解:中医古人认为人体有独立的结构,但是需要在相互联系中存在(无独存),有外形不变的结构但内在性质却时刻在变。古人看到血管体支配一个区域,把血液和血管以及实质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现代解剖学意义上叫做angiosome);这个血管体在人体内不断的变化(在现代科学看来就是血液流动+新陈代谢)。中医古人把这些angiosome称为形,而血管体的活性称为神,形成一个“形与神俱”的概念。当血管体具有了“神”的意义之后,那么血管体的活动就有了自然界常见的周期性,也就是“五运六气”;血管体相互之间就有了生、克关系,也就是促进、抑制,从而形成了五行。

现在有学者研究认为五脏的字形,都来自与解剖。比如下图的肝字;很明显的显示“肝”这个字是由肝脏这个结构加上肝血管、门静脉的象形。古人认为是这些血管结构给肝实质一种神。这也能够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明古人的世界观。

中医里描述世界观的语言都是用古汉语写的,今日习惯于白话文的我们已经难以找到合适的口语来描述。因为文化传统一直流传并影响人的生活,但白话文无法把古人的世界观植入现代人的脑海里,所以,精神上,现代中国人实际上都是出自一种剧烈的中西冲突之中,所以,网络上才一浪又一浪的黑中医潮流。

所以,必须要发掘中医世界观,必须要借助血管体来理解中医世界观。

中医世界观的思考,茫然又孤单,任重而道远。

(0)

相关推荐

  • 穴位皮穿支理论是什么(之二)

    准确的说"体表皮穿支部位和体表的穴位点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并不是"穴位的实质是皮穿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违背了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哲学关系,中西医之间只能 ...

  • 从《黄帝内经》中寻找证据

    我们先看一下十二经络的概念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 ...

  • 皮穿支针法之二

    提出"皮穿支刺法"这个新概念,不是为了开山立派. 这事没有意义,而且特俗.现在已经有了头针脖子针脊柱针腹针踝针手足针,耳针颊针五行针全息针,火针艾灸针电针磁针等等,加上西方的干针, ...

  • 五十年后的医学史

    皮穿支与穴位对应的关系能够改写医学史,这是板上钉钉的. 今天的争论或者蔑视.或者开始实践皮穿支针法,五十年后或者都被作为史料挖出来.我有一个立帖为证的恶俗,总觉得应该预判一下五十年后,写医学史的人会怎 ...

  • 大包穴之讨论

    海外中医群里有人提到大包穴.这个穴位以前我找过,比较难辨认.因为这个地方的手术少了,手术观察的机会很少.只能看图谱加回忆了. 基本知识 大包的百科介绍只有很少的内容: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

  • 回到中医的思想源头-穴位皮穿支之五

    前几天读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文章<灵枢>乃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作.黄龙祥认为"黄帝内经不可能从天而降,作者的编撰思想也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在前人已经探索取得成功经验之上 ...

  • 经络学说的发生

    我提出的假说是从皮穿支点和穴位点重合这一个客观现象出发的.但是总被人用"皮穿支是穴位的生理基础"来表达,每一次我都非常认真的校正,穴位是中医概念,生理基础是西医概念,这句话是一个病 ...

  • 伟哥抑制三阴交-穴位皮穿支理论之三

    皮穿支穴位理论,更主要的是一个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应用,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因此,最好是把穴位皮穿支理论作为一种"活动"思维工具去使用,把它当做一把 ...

  • 穴位皮穿支理论是什么?(之一)

    这一个观点很多次.但是很多朋友依旧不知道"穴位皮穿支理论"到底是什么.本文就从头讲解一下: 1.准确的表达 我有一个原创的发现,这个原创的发现用一句话来表达是"皮穿支血管 ...

  • 中药治病的原理

    只要是药就都有偏性,没有偏性的就不可以入药,即便入药,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有偏性,就会在身体里引发偏盛之气,有偏盛之气,就会有毒,所以古人把中药又称为毒药. 现在的一些人因为数典忘祖没文化,经常拿中药有 ...

  • 皮穿支针灸不是“医学针灸”

    本文讨论一下一个公共号的文章想法.这篇文章就是海外中医讨论发言,就是有人翻译了一本"医学针灸"的书.为了避免广告嫌疑,为了避免侵权,笔者的文章链接在此. 以上为目录. 首先,这本书 ...

  • 关于穴位皮穿支的讨论(之四)

    上一篇文章是应吵架群里的人的要求写的,因为在吵架时聊到这个,发现他们不理解.于是我就想写长文,却发现怎么写也写不深刻,也没有啥深刻逻辑,只是很简单的推理一个"总量恒定"导出来的一个 ...

  • 经络疏通:如何刮肺经?

    原创 大熊敦敏 大熊敦敏 昨天 中医老苗说我和大熊准备用1年左右的时间,一周直播2次的频率,在享泰极社群用免费直播的方式,带领中医爱好者系统学习中医入门课程.周二内容为中医"内养外调&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