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者,半表半里之阴证也

历来,诸多医家都认为厥阴病疑难,厥阴病也被称为“千古疑案”,尤其对于《伤寒论》中厥阴病的提纲(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之提纲症状相对比较复杂,且厥阴病作为三阴病之一,理应“阴不得有热”,然乌梅丸作为治疗厥阴病的方剂,其中有黄连、黄柏清热之品,此为何解?唯有探明厥阴病的实质,方可解除心中疑惑。

还是根据六经辨证的思路来分析,胡老提出:六经来自八纲,厥阴病是半表半里的阴证。我们知道,位于半表半里的邪气,不在表不在里,邪无出路,如小柴胡汤的热就是半表半里的郁热。

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证,阴证本来不得有热,但是半表半里邪无出路,常常郁久化热,古人说久郁之处必有伏阳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农村收割小麦后堆积的麦秆,时间久了,里面就会很热,就是郁热。所以虽然厥阴病是阴证,但郁久容易化热,最终会呈现出寒热错杂的症状。

火性炎上,所以热多表现为上热,而寒邪多重浊,有寒从脚起的说法,寒邪多容易聚积在人体的下半部,就是下寒。厥阴病本身是阴证寒证,却出现了上热下寒的症状,就是源自于半表半里病位邪无出路的特殊性。所以厥阴病上热下寒为多见,但寒不热者较少见

我们再回头看厥阴病提纲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一般来说为热证,但这里的消渴不同于后世认为的消渴。本条的“消渴”,也不过是上热下寒的表现,从“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来看,其人虽渴却喝不了多少水,甚则饮入则吐,所以不是真正的消渴。第329条曰:“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说明厥阴病有渴的特点,更证实厥阴病类似消渴而不是消渴。

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阴证本来不得有热,但是由于半表半里的特殊性,多存在上热下寒的症状。火性炎上,热往上攻冲表现在口咽部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类似于少阳病的咽干。同时因为厥阴病本身是阴证,虚寒不足容易产生水饮,水饮夹热上攻,可以出现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情况。波及到胃,就会出现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半表半里证是不能给予下法的,况且还存在下寒,如果错误的给予下法,就会出现下之利不止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厥阴病出现大便下利的原因

至于厥阴病的治法,同属半表半里,少阳病治则用和法,厥阴病的治则亦当用和法,不同的是,少阳病和以清热,而厥阴病和以清热兼以温阳、温下寒

病位在表、里的时候,寒热相对清晰,太阴、少阴皆属“阴不得有热”、“无热恶寒者”,是因邪有一定出路。厥阴病在三阴病中有其特殊性,厥阴病因邪无直接出路,易寒郁化热而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厥阴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证,治疗用温热药这是无疑的。但厥阴病同时存在上热下寒,所以还需要加入和解清热的方法,故乌梅丸中用到了黄连、黄柏。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和解清热温下的处方,同样属于治疗厥阴病的范畴,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等。

摘选自《胡希恕经方医学:六经入门讲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