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老屋

最后的老屋

徐福记

祖宅基上长满树木,门前的大柳树和青草  摄影:徐全福

父亲今年70岁,农民,当过村干部,养过蜂。六年前没种地后从乡下老屋搬到集镇上居住,现在还养着十几箱蜜蜂维持他们二老的生活。

父亲最近几年心脏不太好,不能断药。母亲一生辛劳,更是体弱多病。

父亲搬到镇上,还养着十几箱蜜蜂   摄影:徐全福

老屋离镇上不远,是由五间青砖瓦房组成的农家小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全村最早的一栋熟砖瓦房,在当时农村几乎都还住在土坯房的那个时代真是响当当的,可以说是父母耗尽心血的骄傲杰作。

也许是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欠安,心里老是牵挂着。我也好几年没回过老家了,今天有空就答应送他们,正好我也可以回老屋看看。

母亲艰难地走在通往老屋的路上   摄影:徐全福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也过上了小康生活,村里人家都早已搬出来了。驱车走在崎岖狭窄的乡间小路上,虽倍加小心,车子两边还是被路边长满的枝条留下了道道伤痕。好不容易到了村头,踏入故居的热土,倍感亲切。但十几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曾经上百人热闹的村湾几乎变成了一片寂静的森林。路都没有,我们带上锯子镰刀等工具一路披荆斩棘,来到了我家祖宅跟前。

老父亲在祖宅基前驻步停足张望着   摄影:徐全福

说是祖宅倒不如说是一堆高于平地的黄土宅基。这里曾是我家祖上几代人居住过的地方,爷爷已逝世三十多年了,以前的老土坯房历经岁月沧桑早就倒塌了。宅基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树下杂草丛中甚至连一片瓦砾也找不到了。前面空地茂盛的青草一尺多长,绿油油的,时至初冬并未枯黄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儿时门前的小柳树如今枝繁叶茂,依然耸立在那里。门前童年捉鱼戏水的小水塘也干涸见底了,装满一池枯枝败叶,甚是荒凉。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出生在眼前的祖宅里,可现在记忆中祖屋的样子已渐渐模糊,依稀记得有三间正屋、二间厢房和小天井、灶屋、猪圈、牛栏等。看着年迈古稀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还在宅基前驻足张望时,我瞬间感到了一丝伤悯。

斜阳映照下树林中酣睡的老屋   摄影:徐全福

在祖宅的左前方百米处淹没在树林中坐北朝南的小院就是老屋。此时,在西边斜阳的映照下,它像是在酣睡。也许它真的是苍老了,睡得那样安祥、静谧。让人不忍心靠近,生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父母来到老屋院门前    摄影:徐全福

当我接过母亲用那瘦弱颤抖的双手递过来的院门钥匙准备开门时,才发现铁门上的大铜锁已锈迹斑斑,像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独守着老屋。费了一番周折打开了院门,当我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遍全身,我们真的到家了。

等待主人归来的大吊扇     摄影:徐全福

可眼前的一幕又让人顿生悲凉,由于几年没人居住打理,院儿里的几个花坛和地上到处灌木丛生,连人也很难进去。院墙上盖的石棉瓦雨棚有几处被冬雪压断的残枝打碎,墙角摆放着一些没用的旧农具、破坛烂罐,还堆放着几只丢弃的破蜂箱。旁边厨房里的木门已没了,一眼就看到倒了一地砖头的灶台,破落不堪。

破败不堪的灶台    摄影:徐全福

好在几间正屋几年前父亲刚换过机齿瓦,还完好无损。只是外墙粉刷的绿漆有些脱落,两扇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父亲缓步走近轻轻抚摸着深褐色的大门上他亲手漆写的“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两行金字,好久才慢慢地将门推开。房间的窗户都开着,屋内还比较敞亮干燥,一点异味也没有。

正屋大门    摄影:徐全福

有用的家具几年前搬家时都带走了,屋内显得空荡荡的。堂屋上方的墙上有些泛黑的四大开国伟人合影中堂画还在,两边的“一代英雄逢盛世,十亿神州颂华年”的楹联依然清晰耀眼。屋顶正中梁上的三叶大吊扇静静地垂挂在半空中,仿佛还在等待主人的归来。

堂屋里空荡荡的,中堂画还在    摄影:徐全福

堂屋右边的房间是父亲以前的卧室,里面剩下一张旧式木床,床头两边分别放着一个三屉桌和一个高木柜。父亲打开柜门,在里面翻找着什么,我看到里面装满了他任干部时全村的老档案和帐目。最后,在柜中间的夹屉里找出了那套他收藏多年的中国邮政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交给我,这是父亲省吃俭用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财物。

父亲收藏的邮票中的一页   摄影:徐全福

老屋里的一切见证着一个伟大难忘的时代,承载着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顿时,我心中感慨万千。这里珍藏着父母一生的艰辛和担当,留下了他们对我们的教诲和期望;也收藏着我们兄妹三人童年的记忆和成长,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母亲年轻时织的土棉布在太阳下晒晒     摄影:徐全福

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才从遐思中缓过神来,记起这次回来有两件事还要办。先搬梯子登上偏房的阁楼,把两大箱土棉布一卷卷拿下来装入塑料袋中。这是她年轻时亲手纺纱一梭梭织出来留给我们成家用的,现在条件好了,虽然派不上大用场,但这些凝聚着母亲多少个日夜的心血,她甚至熬坏了双眼,累坏了身子,哪还舍得丢掉啊!

父亲以前的卧室   摄影:徐全福

然后和父亲一起开始锯砍院儿里长出的杂木。看着父亲蹲在地上挥着镰刀,拉着锯子有些气喘,我心疼得脱掉外衣加大力气干,尽量让他老人家少干点。多年没干体力活儿的我也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砍到西边院角堆放的破蜂箱前,竟然发现一群野中蜂不知什么时候在里面筑巢安家了,几只小蜜蜂嗡嗡地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给沉寂的老屋带来了一些生机。干了两个多小时就砍完了,看着干净整洁的小院儿,父亲饱经风霜的脸颊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父亲锯着院中柑桔花坛里长出的杂木   摄影:徐全福

老屋是心的归宿,树高百尺落叶归根。老屋在,父母在,我们的根就在,家就在,人生的来处就在。也许多年以后,它终将和祖宅一样化作一堆故土,而百年之后,这堆故土正是我们灵魂的皈依。

( 2020.11.12写于父亲70寿诞)

院墙角里废弃的旧蜂箱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野生中蜂   摄影:徐全福

(0)

相关推荐

  • 散文||老屋记忆

    老屋记忆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七岁的父亲殁了父亲,父亲九岁那年跟着他的母亲.我的奶奶,改嫁来到了现在的村庄,后来父亲又有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父亲因是外来寄人篱下的,没有土地,也没有自己的房屋.新中国成 ...

  • 老屋的神榜

    父亲一辈子最大的心愿有两个:一是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使其教有所学,学有所成,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丰衣足食:二是能修建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使一家人住有所居,居有定所,让一家人能有个遮风挡 ...

  • 【晋城老宅故事】我的“李家十八院”

    [晋城老宅故事] 我的"李家十八院" ☆  李翠林 饱经风霜的老屋,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不清哪一代的爷爷留下来的,距今将有300年的历史了.过去在村里也是远近闻名的" ...

  • 【长阳古民居】邓家冲村丁家老屋

    相关文章: [长阳古民居]中西合璧的邓国瓛老屋 [长阳古民居]郑家老屋 杜家村覃氏支祠 [长阳旧影]1909年,高家堰向氏宗祠远景 [长阳旧影]1907年,高家堰杨氏民居及人物 寻访张琴堂故居 ▲老屋 ...

  • 老屋杂忆

      引子 我常梦见老屋的一瓦一木. 清晨,一束阳光穿过老屋房顶的瓦缝,斜射在糊着报纸的土墙上,无数尘埃在光束里飞舞.窗外,树影摇曳,鸟鸣啁啾. 睡梦里,老屋的景象清晰而生动,让我感到无比安心与踏实.梦 ...

  • 庄子遨游:老院屋的情怀 | 就读这篇

    老院屋的情怀 庄子遨游 在县城蛰居了10几天,有种桎梏在密封的牢笼里压抑心慌的感觉.此时特别想去乡下老屋转转.那里有我熟悉不过的物件.味道,有浓的化不开的童年情结浸润于全身的血液,有袅袅炊烟般的乡情弥 ...

  • 【长阳古民居】郑家老屋

    相关链接: [长阳古民居]中西合璧的邓国瓛老屋 [长阳碑刻]明万历十九年"修建石柱观碑" [长阳碑刻]石柱观郑氏阖族祖名碑 △郑家老屋所在的朱津滩,图中圆形带尾小山包为狮子包,因形 ...

  • 孙君梁 | 梦回老院儿

    梦回老院 文|孙君梁 免不了经常做梦,很多梦还没等醒来就找不到了,能够记得清清楚楚的那一部分梦大多与老院儿有关.我知道老院儿已不复存在,早已坍塌成一堆废墟,或被新房替代,但白天回想起的老院儿总是没有梦 ...

  • 乌蒙老屋

    李碧华说,啥叫多余?夏天的棉袄,冬日的团扇,还有我意冷心灰之后你滚烫的殷勤.嗯,说得好--这不合时宜的相思哦,往哪儿一杵,满身的逆毛.就像乌蒙的老屋被全新的理想扑倒,鸟一样飞走,云一样散尽,就跟从来就 ...

  • 老屋故事多

    老屋故事多--知青入住我家(下) 陈金霞01-16阅读 1471 元旦前夕,知青姐姐谢婷从福州携妹妹弟弟三家人回第二故乡沙县茶丰峡走走,关注知青园进展,看沙县灯光秀和水秀,品沙县正宗小吃.我们相聚甚短 ...

  • 【美文荐读】王玉芳丨 老屋的春天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老屋的春天 □ 王玉芳/ 文 老屋如人,一上了年纪就难免骨质疏松,伤了筋动了骨的事并不为奇. 可没想到,我家老屋屋顶竟然塌了!而且,得知这一情况竟是在两年前的腊月二十六,我抱着 ...

  • 老屋

    作者: 成新平2020年12月25日情感美文 老屋很老,不知建于何年,墙壁上那布满的青苔和蛛网,似乎在编织着岁月的年轮.老屋坐北朝南,有三间正屋,一间杂屋,约60平方米,上下两层,这在当时,已经相当气 ...

  • 909期|| 李禹佳:老屋的春天

    丽梅赏析: 美好的记忆总是令人情不自禁地去回想.<老屋的春天>仿佛是作者保存完美的自传纪录片.记载着她年少时的童话故事.平静.详和.温馨的日常生活演绎了祖孙的幸福与温暖.祖孙间其乐融融的画 ...

  • 诗歌||老屋记忆

    老屋记忆 老屋建于1983年,正月动工,座北朝南,三大正间,东边半间厨房,是江南青砖灰瓦典型的民居.当时还是十岁小孩的我,对这个时间节点记忆如此清晰,主要是几件事情叠加在了一起,一是这一年建屋我全程参 ...

  • 老屋就像陪着我成长的老人,看一回少一回,每一回都是“反刍”往事……

                                                                                                        ...

  • 夜雨| 老屋惊魂

    我从小胆子就小,到现在27岁夜里上厕所也还要老公陪着,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小时候在老屋里的怪事. 我家的老屋在市郊的一条小巷子里,和所有二三十年前的江南小镇一样,这样的小巷两侧总是肩并肩站立着许多二三层的 ...

  • 京山吴氏老屋

    吴氏老屋位于京山钱场镇西北2公里处的吴家大湾.始建于1891年(清光绪17年),三层建筑,外墙为土坯墙,内墙为杉木结构,装饰华丽.典雅.屋长31.2米,宽15.2米,高7米. 老屋坐北向南.瓦头重檐, ...

  • 行走丨看见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老屋

    到了"五峰拱秀,六水回澜"的古老徽州,看了好几座老民居,白墙黑瓦,那层层叠叠的鱼鳞瓦构成的屋顶,斑驳陆离的样子,真美,我曾在吴冠中的画里见过,房子栉风沐雨,古朴雅致,在时光里静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