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105)|商大禾方鼎
大禾方鼎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
文物年代:商晚期
出土信息:1959年湖南省宁乡市黄材寨子山(炭河里遗址)出土
馆藏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约在1958-1959年左右,中国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胜溪村一个叫新屋湾的地方,一位农民在挖地时发现了这件人面方鼎,当时,并没有引起他的特别注意,不久,他把这件器物连同他们家的一堆废铁卖给了收废品的人。
当时,正是全国人民大炼钢铁的年代,金属制品是重要的回收物资。
很快,这件器物像所有当地的废旧金属制品一样被分类集中到了长沙毛家桥废铜仓库。在废铜仓库,专门的拣选师傅将对铜料再次分拣,然后分送到有关冶炼厂。
这件今天被定为了国宝的人面方鼎,就堆在小山一样的、准备发送到冶炼厂的材料中。幸运的是,这件器物的一块残片被湖南省博物馆派驻到废铜仓库拣选文物的师傅发现了。于是,他们跟踪追击,找到了10多块,经初步拼对与研究,发现只缺一条腿与底部。器物运到馆里后,修复师傅张欣如马上对其进行了修复。有意思的是,隔了二年,残缺的一腿也找到了,于是用这条正宗的腿换下了假腿。
该鼎最让人惊奇的地方是在器物的四周各装饰了一个又大又醒目的半浮雕人面。其实,器物上表现的对象,是有头、有身、有角、有爪的半人半兽的“超人”,躯干因器物平面表现的局限而隐去。
全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
人面纹方鼎的内壁有铭文二字, 一字作 “大”, 一字 为 “禾”。“大”字为一个呈跨步双臂平伸的人形, 在金文里“大” 字与“人”字通用, “大 ”即为人体四肢舒展正面之形。“禾” 字, 其字形就像是一株结有丰硕稻穗的禾杆, 且形态惟妙惟 肖。
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
铭文拓片
商、周青铜器以兽面纹作主题纹饰较为常见,人面纹饰较为稀有珍贵,此鼎以四个相同的人面纹装饰器体的主要部位,更加奇特。有的专家认为这组人面纹有爪而无身,属于传说中“有首无身”、贪吃人的凶兽饕餮一类怪神。究竟为何采用如此写实的人面纹作主题装饰,仍是个谜。
人面
人面拓片
对于该鼎的纹饰,如孙作云先生、石志廉先生都有过讨论,孙认为方鼎中人面纹属饕餮纹的一种,由于饕餮即是蚩尤,蚩尤为以龙为图腾的氏族酋长,那么这也就是为什么饕餮纹中会有龙身、龙头 (来自图腾) 和人形 ( 来自蚩尤形 象)。同时,此蚩尤有辟 邪、“打鬼”之功能,故此鼎四面皆人面应与打鬼的方相氏 “以戈击四隅”有关。石先生结合铭文 “大禾”以及部分民族血祭农神以祈求丰收的材料,认为此人面代表农神,祭祀时鼎内可能会盛有人头,而 “大禾”则可能代表了 “大禾祭”,有大宜其禾之意。谢崇安、王政先生认为人面表现了神主或祖灵。刘森淼先生认为它表现的是禾侯国 (方国) 的统治者,而且为女性。
从艺术形式上看,此器运用反复、对称的装饰手法,布局严密,写实与抽象纹饰结合。四组相同的纹饰集于一身,不仅强化了装饰主题,而且给人视觉上以强烈的冲击,达到特定的装饰效果,反映出商代晚期青铜制作者已具备了较强的写实能力和形象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