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交银“三剑客”之杨浩:至简思维方式和弱者心态的投资哲学
聪投TOP30基金经理
聪明投资者历经多年构造出了一套基金的多维分析和评价体系,把着眼点放在基金经理身上,根据长期业绩、Sharpe/Sortino/Calmar Ratio、任职年限、换手波动、基金规模等指标,并对1年、3年、5年、10年段业绩赋予不同权重后进行年化收益排序。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面对面访谈调研,考察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和能力圈所在,特别是剔除了有违规或隐患的基金,定量+定性,最终形成了聪投TOP30基金经理榜单。(点此查看)5年一倍以上收益打底,公募最赚钱的30位顶级基金经理!|聪明投资者
这是一份囊括了A股目前在管理公募的最顶级基金经理的榜单,包括了一批成名已久的老将和这些年逐步冒头的中生代、新生代投资高手,简单说,一榜在手,赚钱不愁,从这30名入选的基金经理业绩水平来看,5年一倍以上是基本门槛。
我们从中挑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基金经理,逐一深入采访,力求给大家在2020年乃至于今后的投资选基时有一份清晰的路线图。(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实盘基金组合)「链接」
在聪投TOP30基金经理榜单中,交银基金同时有王崇、何帅、杨浩三名基金经理入选。
这也是继10年前交银所属的李旭利,史伟,管华雨,张科兵,李永兴,张迎军等之后的“新黄金一代”。在管理规模、投资回报、市场影响力上均有青出于蓝之态势。
交银基金历来有自己培养基金经理的传统,尤其是最近这五年来,高管层充分授权投研团队,从管理风格上,相信专业、立足长期,特别是在投研队伍的招聘培养上,基金经理具有极大的话语权。
他们也喜欢比较复合型的学生,希望将有各种思想的同学纳入交银队伍,学IT、学艺术、学历史、学物理,都可以。
5年来,新一代的基金经理迅速成长起来,投资业绩全面向上,多点开花。王崇、何帅、杨浩“交银三剑客”只是其中较突出的三位代表。
而买基金要想赚钱,说到底就是在选基金经理,了解这名基金经理以及背后的投研团队和公司。他到底从哪赚到的钱?有没有持续性?在未来还能不能继续保持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在一场线上交流中,杨浩详细介绍了他的成长路径、投资方法、选股维度、能力圈和性格。
2009年,杨浩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硕士毕业,经过6个月的面试+实习+答辩,最终进入了交银施罗德,成为了通信行业一名研究员。2012年,增加了传媒娱乐互联网研究,2014年就负责整个科技组的投资研究。
2015年第一轮股灾后,杨浩在经历了很少能在1点钟前入睡的5年研究员生涯,正式迈入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开始接手管理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0年5月23日
基金一季度数据显示,杨浩管理的基金有4只,合计管理规模近200亿。
其中,交银双息交银和新生活力是旗舰产品。前者自2015年8月开始管理,经历了几轮股灾,近5年的时间中,共获取了171%的总回报,年化回报达22.75%,而且远远超越同期沪深300和比较基准;
后者交银新生活成立于2016年11月,截至2020年6月23日的累计收益率为158.2%,年化回报率接近30%,且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天秤座的杨浩,同样喜欢稳健均衡,不喜欢太偏激的事情,对应在投资上,他除了重视自己的业绩收益,同时也十分注重产品的回撤和波动。
在投资方法上,杨浩喜欢挑选成长股,除了不断从实践中迭代自己的投资框架,杨浩也对新兴事物有着深度思考。
比如对于游戏产业,除了已经在投资中赚到了钱,他还提出了一个认知:游戏已经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消费品状态。
在面对各种投资方法大行其道和纷繁复杂的A股市场,杨浩依旧坚持着“极简”的投资理念,他总结为 “至简思维和弱者心态”。
面对目前200亿的管理规模,杨浩也做了回应,而对于科技股,他认为要剥掉炫酷的外衣去看本质……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杨浩对投资方法的回应和要点提炼:(点此查看1.5万字全文)TOP30 | 交银“三剑客”之杨浩:从管9000万到200亿,至简思维方式和弱者心态的投资哲学|聪明投资者
“我总结自己的投资观点叫至简的思维方式和弱者的心态,至简的反面应该叫至繁。喜欢找关键矛盾、主要逻辑点。
弱者心态是什么?是我们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而且市场非常强大,如果自己发现自己错了就认错,不用太纠结我对的,市场是错的,可能弱者在这种比较复杂的市场中能够活得更好一点,时间长一点。”
“我们更多是根据企业之间商业模型的共性去讨论:比如我会把这些企业分成to C的,就是to消费者的;to B的,就是to企业的,把面向政府的也算上。它的运作模式可能是一种服务业的模式,或者是一种制造业的模式。
这样你刚好四个象限,每一种模式下他都可能诞生出非常优秀的公司。”
“具体怎么去选。第一,企业能够不断的去创造增量的价值,同时,我们毕竟是做投资,他要能够把这种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转化为某种经济价值,让我们赚到钱,这两个都得要。第二,我们会探讨一个企业的产业周期在什么位置。第三个,我们也会讨论景气度的情况,以及它的对应的估值水平。”
“关于回撤的控制,首先,有意识地去做。第二,我们有想到一些可以传承的,可以去总结的,能够沉淀成方法论的东西,去控制回撤,这是我试图去做的事情。
也不能说完全一味的去控制回撤,把风险偏好做特别的低,特别低的话,你的收益率也下去了,所以这两个一定是一个平衡的过程。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收益率,就只能说去选择优秀的个股。“
“其实在你越担心,越困惑的时候,你越要定投,定投就是为了抵抗你内心中的贪婪和恐惧,主要是恐惧。定投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因为定投是一个普通投资者能够抄到底的唯一方法。”
“你不用非要把一个医药基金跟科技基金比,不要期望一个基金经理上个月满仓医药,要下个月满仓科技,再下个月满仓基建,那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基金经理我觉得是比较危险的,他的风格在不断快速漂移。”
“我自己喜欢打某一种游戏,已经有感情了。就像白酒,有的人喜欢喝茅台,有的人可能喜欢喝自己家乡的某种酒,现在我发现,大家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以前老游戏的还是非常的喜欢,它就呈现出一种经典消费品的状态了,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思考。”
投资风格:至简的思维方式和弱者心态
问:我知道你是天秤座的,你觉得你的投资风格跟你的星座符合吗?
杨浩:有点符合。说白了就比较追求稳健,追求平衡均衡,比较符合我的个性,我不是太喜欢太偏执的事情。
我是在帮老百姓管钱的,太偏不太好。
因为我们是为一个广泛群体做事情的,我们希望找广泛群体的最优解,我相信最优解应该还是稳健的增长,而不是让我去为了去实现我个人的某种投资心结,在那儿倒腾,不是这样子。
我们始终还是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刚好我也性格也确实是一个不太偏激的人,比较喜欢和谐,所以我总结自己的投资观点叫至简的思维方式和弱者的心态。
投资是实事求是认识自己,所以我经常在不断去认识自己。
至简的反面应该叫至繁,可能我自己学的通信、工科这种也有关系,喜欢去寻找事物之间的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喜欢去有框架地指导自己,喜欢找关键矛盾,主要逻辑点。
相对于至繁的投资者,他可能希望获得非常多的信息,他希望基本上这个公司出了啥事他都要知道,我不需要这样子。
弱者心态是什么?是我们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而且市场非常的强大。
我们并不认为可以去判断点位,可以去押注方向。那样的心脏过于强大,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希望安全稳健。
如果自己发现自己错了就认错,不用太纠结我对的,市场是错的,你们都是错的,我是对的,我不是这种个性。
所以我也不是一个很强势的心态,因为是一种比较弱势的心态,可能弱者在这种比较复杂的市场中能够活得更好一点,生活的时间长一点。
问:会有比较困惑,比较摇摆不定的状吗?
杨浩:肯定会有,这个是有很多专业术语去解释的。
比如我以前在学通信的时候,把这个叫熵,叫不确定性的度量,但不确定性在投资界中也会常用。不确定性其实是可以算得出来的,但这个算法比较理论值。
比如我们在投资过程之中,首先试图用自己的一些方法、一些框架,包括跟团队共同努力的一些研究,试图去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消除自己内心中的焦虑或者是困惑等等。
有的是可以做得到的,做得到那就很好,因为人性大都是相通的,有的时候你在困惑,别人也在困惑。
所以,如果你能率先有一个方法去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消除困惑,你就能够赚到这笔钱,你就有一部分价值能实现。
如果做不到,那就放弃。
很简单,有舍有取,这也是我刚才讲的自检思维和弱者心态的一种反应。
四大象限分类选股,
成长股的概念是企业能够不断创造增量价值,
科技行业也要看最朴素的供求关系
问:你在做持仓调整的时候,会根据哪些维度去选择标的?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点?
杨浩:重要的点有很多,我们会做一个分类,每个基金经理的分法都不太一样,常见的分法是你按行业和风格区分。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你怎么看科技,你怎么看消费,更加具体的你怎么看5G?
更夸张问怎么看个股。所以这是一种分法,这种分法是ok的,这也是现在市场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方法。
但我可能不太一样,我们更多是根据企业之间商业模型的共性去讨论。
比如我会把这些企业分成to C的,就是to消费者的,
to B的,就是to企业的,把面向政府的也算上。
它的运作模式可能是一种服务业的模式,或者是一种制造业的模式。
这样你刚好四个象限,每一种模式下他都可能诞生出非常优秀的公司。
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娱乐业,或者是教育,属于to C的服务业;比如我们讲的酒、家电,可能是to C的制造业;
to B的服务业,比如软件、环保、物流,to B的制造业像电子、建材等等这些东西,我们会把这些看上去关联度不大的放在一起,但是他们怎么能够赚钱的道理是类似的。
做教育的和做娱乐的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他们都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管很多人,人怎么管和工厂怎么管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他们具有某种相似性,每一种维度都能找到它们相似性,找到什么样的商业模型是最优的,什么样的企业更能够给客户创造价值。
这是第一个分类,怎么去具体去选?
首先,因为我比较喜欢投成长股,成长股的概念:
第一, 企业能够不断的去创造增量的价值。
成长股是什么?它价格在这,但是这公司企业能够不断成长。
我们希望这个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老是想去割人家韭菜,捞一把钱就跑路。
或者说是我们希望他是做事业的,而不是做生意的,这样能够有持续性,我们会兼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同时,我们毕竟是做金融投资,他是不是有优秀的管理,聪明的商业模式,能够把这种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转化为某种经济价值,让我们赚到钱,这两个都得要。
这是第一个维度,比较高屋建瓴的维度。
第二, 我们会探讨一个企业的产业周期在什么位置。
如说像科技,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讲,它是既神秘的又有高波动的一个状态,因为它既然是科技,那就一定不是所有人都懂的东西,但它的商业模型有很朴素的地方,也就是供求关系。
一方面你会看到,我们在鼓励一个行业的时候,早期当然还比较好,但是可能到中后期的时候,进入者也会越来越多,它可能会产能过剩。
真正产能过剩的时候,如果大家杀起价格来,才不管你是不是高科技的,假设就进入到某种恶性竞争状态下,什么高科技都不管用。所以不管它叫科技还是什么所谓的叫传统产业也好,到底还是那些很普通的东西。
我跟我们的分析师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希望他不用在我面前炫技,跟我讲一大堆专业名词,我听不懂的有什么用,我们是要通过沟通来去获得投资本质的,我们反倒是希望他有本事通过他的金融专业素养,把科技的外衣剥掉,告诉我本质是什么,这才是优秀分析师应该干的事情。
商业模型和价值观排在第一位选股标准
问:刚才聊到了几个维度择股,哪个比较重要?
杨浩:都很重要。
第一个,对企业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型讨论。
这是一个比较长期和比较深度的一个问题,对我们现在管理大型基金来讲就特别的重要。
第二个,偏中期,谈论你投的公司在自己周期的什么位置上,每个企业都有起伏的过程。
第三个,我们也会讨论景气度的情况,以及它的对应的估值水平。
对于大规模基金的投资来讲,因为它的进出很不方便,所以越前面越重要,越后面相对还不是那么的重要。
通过这三个维度去大概做一个标尺,每个基金经理想法是不一样的,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问:刚才说甄选好股票,再具体聊一下。
杨浩:这是我个人的框架,其实每个基金经理都在试图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而且可以指导工作的方式去实践价值投资。
但其实我们讲的东西,最核心的是类似的,只是过程是不一样的。比如对我而言,我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通过有一个框架性的东西去指导我自己。
所以第一层我最关注是什么?关注就是企业是怎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
你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型会为客户创造了价值,转化为我们这些股东的价值?也就是说他怎么落实到财务表象上来,这是排第一位的。
为什么排第一位?因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商业模型是不太很容易发生变化的,它是一个很长周期的事情。
如果我一旦认定这个时候,我可以对他进行长期的投资,这就是为什么把它排在第一位。
第二位,是产品的周期,包括供求关系的周期,包括库存周期,周期定义可大可小,科技周期等等。
为什么这个重要?我刚才讲过,为什么有的时候高科技它会跌的很厉害,有的时候传统产业为什么反倒涨的很厉害?
为什么鼓励的行业也都不一定涨?不鼓励的行业,有的时候还挺有收获。
核心就是供求关系的问题,等等这种周期的问题。
有的时候景气度很好的不见得涨,因为你看到只是当下的,也不知道未来一两年会怎么样,这是中期的问题。
还有些短期的问题,比如当下景气度与它的估值匹配,以及个股之间的比较收益率高点低点,这个就更短一些了。
比如像我以前管9000万的时候,我其实不用考虑这两个,因为他规模太小了,我可以考虑短期维度。
但随着你规模越来越大,你就得从一个短期维度到中期维度到一个长期的维度。
所以我也经常在想,如果我未来某一天,假设我管理更大的规模,我可能需要一个更大的东西来处理我的投资。
从9000万到200亿,管理规模越大,离炒股越远
到更大规模能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问:在任职基金经理的这5年,规模从9000万到近200亿,随着规模的增长,你和基金、还有用户其实是一起在慢慢的成长的,是吗?
杨浩:2015年我刚好30岁出头,那个时候我也是第一次做基金经理,能做多好,我也没有把握。
但是没关系,有团队,我自己可以一点点的去试,我不知道有多少投资者是从我当时只有9000万的时候买的,如果从2016年1月1号算,其实我相信收益率会其实是特别高的。
可能持有者能感觉得到,因为我还蛮用心的去写我的基金年报季报的,所以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特别是年报,都是有很多过去一年犯了错误、对的一些东西、一些体会在这里面。这样大家才能够一块进步,大家都是互相成就、共同进步的一个过程。
问:对于基金规模和收益怎么去做平衡?
杨浩: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领导很关注的问题。
如果基金的业绩比较好,当然他也希望能够扩规模使得更多的持有人赚钱,当然短期看会摊薄你的收益率。
但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每到一个阶段,第一我们会一步一步的去做这件事情,比如我最开始管理的时候,大概就9000万的管理规模,然后到5亿、10亿、50亿、100亿、200亿,也是一步步来的。
包括我们会跟公司领导沟通,我们到一个阶段之后,如果觉得自己需要一段时间去沉淀一下,我们就会封闭,然后等待自己更有把握的时候,再往上去拓一步,有节奏的去做。
平衡两个东西的时候,往往就得自己扎根扎得深一点,你才能够让更多人分享到手里,为持有人负责的。
问:从9000万到近200亿,在国内有这样一个规模的基金经理其实不是很多,有哪些特别的感受是别人没有办法获得的?
杨浩:最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想管理那么多钱,因为这么多钱确实管起来很辛苦,坦白讲,有的时候可能压力也很大。
但是我后来发现,你到更大的规模真的是能看到不一样的天空,我就有这种感受,管200亿跟管100亿、50亿实际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平衡的风险和收益的东西会更多。
当然可能也有很多客户就喜欢小的,然后跑得快的,他也不在乎回撤,那就没关系。但是我能感觉到,我的规模相对比较稳定,然后也在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还是有很多的投资者是认同我的。
有的时候一个人很难让所有人喜欢自己,但是看到你能帮大家赚点钱,然后你的规模也在慢慢增长,那说明喜欢人还是多一点,也会增强自己的信心。
我看到有很多投资者说“你为什么不买这个,为什么不买那个?”我说“我现在根本不可能做到一下子买这个,一下子买那个,是不可能的。”
这么大盘子的规模,看的角度一定是很中长期的角度,规模越大,离炒股越远。
我觉得,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现在还是刚开始的状态,其实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家庭中有多少的资产在这个行当,我相信大部分的资产,肯定还是在房产或者是储蓄等等,包括日常消费,这相对于一些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比例还非常的低。
所以我相信200亿不会是我的终点,未来应该会更多,但一定是要在我们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才会去做更多的事情,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去扩大规模,这不符合我们公司一直以来信念。
回撤控制是有意为之
基金经理风格不断漂移是比较危险的
问:如何看待回撤?
杨浩:关于回撤的控制,首先,我们是有意识在做这件事情。
我们确实也听到有一些同业不是太在乎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是在乎的。
我提一个观点不一定对,每个投资经理他的投资框架可以不同,但我始终记得,我是在为谁管钱的,它会导致你要去调整你的投资框架,到底是否适合给老百姓管钱?
老百姓的特征是,他可能并不是特别熟悉金融投资,他可能去跟银行理财做对标,或者跟地产投资做对标。
地产投资在过去10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子,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有一些并不一定合适的预期。
同时他可能很迫切,大家都是老百姓,如果看到投的东西一下子短期回撤比较大,心里面都会很难受。
历史上看,很多投资人都喜欢在牛市的高点冲进去,怎么能够保护好这些在高点冲进去的客户,尽力把回撤要做好,至少我有这个意识。
有这个意识之后,我们再考虑该怎么做,也不能说完全一味的去控制回撤,把风险偏好做特别的低,特别低的话,你的收益率也下去了,所以这两个一定是一个平衡的过程。
每个人的平衡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有我一套做平衡的方法。
比如我是靠怎么样去分散的,怎么去做对冲的,你不用担心我个股踩雷,我投错了一个个股,还有几十只个股没投错。我不会去压大盘的点位,所以我们有意识的在做这件事情。
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收益率,就只能说去选择优秀的个股。
可能一般投资者跟机构投资者对优秀个股是有分歧的。就像投资者说,短期涨50%的股票没有拿到。你这样去想,在你的人生中,在你的朋友圈中,你一定会有一个熟人,他在什么时候可能捡到个彩票或者其他的事情,你并不会把它当做你生活的准则。
所以回撤这件事情,
第一,是有意而为的,而且这符合绝大部分的持有人的共同利益。
第二,我们有想到一些可以传承的,可以去总结的,能够沉淀成方法论的东西,去控制回撤,这是我试图去做的事情。
游戏行业呈现出一种经典消费品的状态了
问: 你自己业余有没有什么爱好?
杨浩:有,我觉得80后的男士可能还是比较喜欢打游戏,其实我看游戏这个行业也挺好,我以前也研究做过这个行业,慢慢能体会到他也是个世界观。
还有,有时候跟外面交朋友也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工作。跟不同的人去交流,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比如一块去爬爬山,又工作又娱乐了,这样我就感觉很好。
问:刚才你提到说喜欢打游戏,有很多人问你喜欢打电竞吗?
杨浩:最近我一个很大的感受,游戏越来越变成一个很大的消费行业。
慢慢你会发现,就像有的男士对于某种酒就很执念,我自己就喜欢打某一种游戏,已经有感情了,这种就呈现了另外一种消费业态的状态,而不是像以前那种,所有的游戏是一个状态。
比如现在的白酒,有的人就喜欢喝茅台,有的人可能喜欢喝自己家乡的某种酒,我觉得游戏可能快到这种状态了。
以前可能不是,觉得游戏通通都归为一类,但现在我发现,大家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像我三十几岁,可能学习新游戏更累一点,对以前老游戏的还是非常的喜欢,它呈现出一种经典消费品的状态了,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思考。
当然,一般来讲这种思考不会就这么结束的,我们会跟分析师去讨论,有没有因为这种东西找到投资机会。
实际上我去年就赚了比较多游戏的钱,其实也是来自于这种思考。其实我们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投资机会,而且这种投资机会是可追溯、可验证、可分析的。
这个话是我们另一位基金经理的投资观点,我觉得说的很好,就是来自生活的。
大家有的时候很喜欢神秘主义的东西,或者甚至是阴谋论的东西,或者是早年基于内幕信息的东西,其实不需要。
生活中有大量投资机会,你只是需要有一个眼光、有一个团队或者是有一个分析,可验证、可跟踪、可分析这样状态,你可以找到很多投资机会。
定投是普通投资者能够抄到底的唯一方法
定投也要跟对人
问:普通投资者要怎么去投资基金?怎么看定投这件事情?
杨浩:我觉得定投是比较适合的。
第一个,像我也在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去判断大盘点位,也有很多客户,包括机构客户也来问我最近两个月怎么看,我说我不知道,我哪知道怎么看,这么短的时间,这么近的时间会发生什么。
我在努力克制对短期的判断,或者是所谓的“0-1问题”判断,你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更要去回避这种判断,所以这个时候定投就是一个回避这种判断的方法。
我有一些朋友投我的基金,在某些比较困难的时候他会问我要不要赎回,我说你定投的目的,就是能够让你在最没把握的时候买进去,这个时候把定投取消了,那你不是全部买在高点上了吗?意义就失去了。
其实在你越担心,越困惑的时候,你越要定投,定投就是为了抵抗你内心中的贪婪和恐惧,主要是恐惧。定投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因为定投是一个普通投资者能够抄到底的唯一方法。
因为情况越糟糕,一定股市也比较糟糕,也是你自己最害怕的时候,专业投资者尚且可能会做反,何况一个普通投资者。所以这个时候定投是帮你的很重要的方法。
问:刚才看到我们有一个用户他说定投也要跟对人,我觉得这个就非常正确。
杨浩:讲的很对,定投也要跟对人,所以我觉得一个基金经理要稳定一点,不要太飘逸,会比较好。
基民要去了解你所投的基金经理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你对他有个判断,也是考验自己看人的能力。
其实基金经理也在不断在进步学习,比如我选基金经理,可能第一看他大的底子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观念是什么?
第一个实事求是,了解这个人。
第二个他要进步,现在没有人可以去辅导,都是一个共同学习的状态,保持一种开明,开放,乐观的心态去不断学习,这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