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珐琅彩应该怎么鉴定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画工特别讲究,多为工笔画,细腻传神,各个朝代有所不同。雍正帝喜欢水墨画及设色山水,要求把“院画”复制到珐琅瓷器上,犹如国画般的效果;将“勾、画、皴、染”各种作画技法都要运用进来。使得纹饰活泼,主体感强。且在画面上增加了诗文、书法和印章,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中国画风格!
珐琅彩颜色非常鲜艳和柔和,很少为单色而是粉彩型偶合色。色种丰富,同一个物体上可以出现七八种色调,多的达十种以上。
珐琅彩,在清宫档案里被称为“瓷胎画珐琅”。是以透明的珐琅釉料在瓷器上绘画装饰的工艺,最早发明画珐琅工艺的应该是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或比,法,荷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
国产珐琅料相对于进口珐琅彩则金属氧化物氧化程度差,玻璃质感差,且透明度都不如进口珐琅料,看起来就像是材料里面有很多的杂质和斑点,所以覆盖在墨线上面以后,下面的墨线模糊不清。直到乾隆时期都还是一直沿用国产珐琅彩料制作珐琅彩,关于当时民间是否有制作珐琅彩,三藏也根据有关资料来解释,首先,据三藏所了解,珐琅彩制作昂贵,假设民间有,数量也不可能会多,因为根本没有那么高的成本去制作出来,就算是国产的珐琅彩料也是高成本的,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其二就是御用瓷的一个限制,所谓御用瓷就是只有皇宫内才能使用的,就算是和珅这个“大官”家里都是没有的,足以证明当时珐琅彩的一个珍惜程度,在这种条件限制下我想也不会有哪些普通百姓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制作的。
珐琅彩的主要特征:一、先看瓷胎,胎质细薄,胎型规则,完整无瑕疵,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的都少见。二、造型,多为碗、瓶之类的小件瓷器。三、底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但釉面光滑洁净无瑕疵。四、珐琅彩釉色鲜艳且柔和,很少以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同时出现七、八种颜色,有时甚至多达十多种。五、釉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釉色料调配而成。其釉料在烧结后,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以反射出蛤蜊光效果,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于底釉面,有明显的立体凹凸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高倍放大镜可看,可以看到,在釉面上能看到极少的开光纹,这一现象用普通方式是看不出来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明显的凹凸感。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瓷器的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工笔画,细腻传神,各个朝代有所不同。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绘都有仿照铜胎珐琅的要求,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等,写生花卉不多。雍正帝喜欢水墨画及设色山水,要求把“院画”复制到珐琅瓷器上,有如国画,“勾、画、皴、染”各种作画技法都要运用,使得纹案活泼,主体感强。且在画面上增加了诗文、书法和印章,形成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中国画形式。纹饰内容也增加了山水与花鸟题材的图案。
属宫廷御用瓷器。因而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器造价最贵,艺术水平也,被誉为“官窑中的官窑”。清朝末年连皇 家都无法承担它的巨额制作费用而停烧,导致这种工艺绝迹数百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奢 侈的艺术品”。 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珐琅彩瓷器存世极少,全球仅存400余件,其中200多件藏于台 湾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仅藏40余件,由于珐琅彩瓷为皇帝御用宝物, 当下藏品出手及藏品送拍甄选,壹伍贰,伍陆,贰捌,陆玖零肆。伍女士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禁止流入民间,故清末前民间几乎一件珐琅彩瓷都不可能出现!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珐琅彩瓷,是晚清流散出宫或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且大多为残片,完整器不足10件,堪称世间瑰宝,国之文物;一件珐琅器残片往往身价百万,完整器更动辄数千万甚至过亿,各国元首、亿万富翁都以一睹珐琅彩瓷真品为终生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