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芳华》,我眼中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两部电影笔者已看过多遍,但仍时不时地翻来观摩,每次看完都有颇多感怀。遥想当年,第一次看《高山下的花环》时还是个小学生,学校包场千人同观。那时看完真是半懂不懂,感觉不到什么深刻的意义,就是看着战斗场面激烈壮观,明星国强比较脸熟罢了。到了成年后,随着对那段历史的加深了解,不仅越来越有壮怀激烈之感,益发对影片加深了赞赏之情。至于后来的《芳华》,相信无数贡献了票房之力的观众都会有自己的评价,仁者见仁。笔者最感兴趣的,是这两部影片折射出的共同的历史背景,那一场风云际会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关于那场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网上已经有大量的文章介绍,本文就不多加展开了。需要评价一下的是,时隔近40年后,回望历史,这一战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中越千年往事,各自评说,不足为奇。然而当代我国不遗余力大量援越,这是有目共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来换回边境上的袭击骚扰打枪开炮?忍无可忍,自然要奋起还击,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的当然选择,无可非议。
从国际战略上说,这一战加固了中国同西方的关系,换来了30多年的战略机遇期,实在是大大值得。有人非说此战是一场投名状,实为大谬。林冲上梁山那叫投名状,你不杀一个报名就留不下。中国对越反击决心已定,老美赞成还是反对都无关重要,关键是我们打他还乐意看。投不投名无所谓,这个战略上的联盟早在7年前尼克松访华时就建立了,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时势如此。1979年的一场热战,不过又是添砖加瓦而已。
有了上述铺垫,下面就可以对两部电影稍发感想了。
《高山下的花环》拍摄上映于1984年,带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印痕。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举国称颂,英雄有名。电影中无论是高级首长,还是普通一兵,或者是干部子弟,或者是庄户从军,都殊途同归,报效祖国,英勇战斗,甘洒热血,无私奉献。那时的主流价值观便是如此,大时代,小人物,互为映衬,爱国同行。电影没有回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个别人的思想落后,用雷军长愤怒甩军帽的著名桥段鲜明表达了主创人员的爱憎之情。同时,也用赵蒙生的成长过程诠释了正直善良与公平正义的当代价值。梁大娘、玉秀,还带着襁褓中的婴儿,为了省下部队发给的路费去替牺牲的儿子还债,硬是不坐汽车而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到部队驻地!同情对她们没有意义,重诺守信,尊严在我,这是历史凝结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美德!大时代下,什么是英雄?用片中梁三喜和靳开来两位烈士的惜别豪言来见证吧:“干了这一杯,烈士陵园见!”
《芳华》可以说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一种历史情感的积压与当下环境猝然碰撞的火花。因为时光已经远去了那么久,对历史的疏离、选择性的遗忘、缺乏内涵的理解与借题发挥的不满相互缠绕,使《芳华》成为了近年少见的现象级影片。令人感触深刻的是,有人看完电影还不清楚那些激烈战斗的场面来自于哪一场战争,这不能不让过来者喟然长叹。应该说,刘峰这个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作为有血有情的军人,他值得理解;作为战场上的英雄,他舍死忘生,当之无愧;作为半生蹉跎的老兵,他任命运浮沉,慨然无悔。有人和历史隔膜很深,看电影也欠仔细,既不理解被贬到伐木连的刘峰怎么会当上副连长,也不理解对越战场上会有那么高大的茅草,还不理解刘峰一个战斗英雄如何要去蹬三轮卖书。对此刘峰怎么说呢?他不过是点燃了一支烟,淡然地对何小萍说:“什么叫好啊?什么叫不好?看跟谁比了。要跟躺在陵园里的这些弟兄们比,我敢说不好吗?”
没错,弟兄们,不必非叫同志们,这也是历史真实。
时间过得真快,再有几个月,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快43周年了。还能说什么呢!芳华已逝,高山仰止。英雄垂暮,壮心不已!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吧!这就是笔者今天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