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萧萧(12)
磜背小学老师频繁轮换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磜背山区沧桑变化的缩影。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随着几户水库移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举家搬迁到外面定居的事实被确认后,预示磜背村一成不变的定居模式的坚冰已被打破,世世代代在山区繁衍生息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不再根深蒂固,连锁反应即将上演,承载磜背村悠久历史的大厦基石开始松动,磜背村这艘近五百年的航船将在迷茫中重新定位航向。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在连锁反应的传导作用下,通过各种途径在山外边开辟“根据地”的家户越来越多,无论水库移民也好自发移民也罢,纷纷加入“传帮带”的行列,以发展壮大“根据地”,举家迁徙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山区的条件差是不争的事实,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建设山区陆续被征派的大批热血青年,响应农场建设山区的号召扎根大山深处,在当年“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鼓舞下,在开山种茶的战天斗地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已是人到中年满面沧桑。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心仍住在外面,外面的父母是他们的牵挂,外面的家仍然是他们的心灵归宿。之所以能让他们在山区乐于奉献青春,除了农场给予很多优惠待遇是原因之一外,更主要的是计划经济年代对粮食、户口的严格管控,是一般群众不可能也没胆量逾越的障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对粮食户口的管控虽仍没有松动,但就业环境相对更加宽松,行政管制与市场调节的比重此消彼长。此时此刻,磜背水库移民迁徙的脚步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磜背村常住人口日益减少的趋势已成定局,眼看数千亩茶园面临撂荒是迟早的事实,曾被誉为农场“钱袋子”的产业将何去何从?严峻的现实摆在农场领导面前。于是乎,磜背村的常住人口在不知不觉中更迭换代,磜背村的千亩茶园渐渐易主,用他们的方式演绎昨天的故事,茶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渐渐地,操各地方言的外来工拖家带口,堂而皇之成为新的磜背人。他们分别来自本县的南磜、北磜,以及来自江西、福建等地。农场党委同样给他们很多优惠政策,接管茶山开发林木资源,开始筑梦磜背、茶园淘金的新征程。
至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本地户口职工在磜背山区逐渐减少,就读于磜小的本地职工子弟也越来越少,慢慢地外来职工子弟成为主流群体。截至1999年秋,被撤销五六年级只保留四年级以下时,本地职工的子女处于“濒危”状态。
自1999年秋季起,全场各乡校只保留四年级以下四个教学班的现状,这种状况仅仅维持了三年。经历跨世纪后,时间老人的脚步来到2002年秋天,农场党委再度出台撤销场内各乡校的决定,宣告三间小学(侨小、土小、磜背)的办学历史,至此已寿终正寝。然而,磜背小学却意外成为“不倒翁”,因距离田家炳小学路途遥远,党委同意学生家长的诉求,允许继续存在。磜小因此幸免于难,但办学模式已彻底改变,由原来的一位代课老师承包全部教学工作,一切费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招生形式被更改为隔年招生,班级设置演变成有一、三年级,就没有二、四年级的现象。
磜背小学暂时得以保留,毕竟狂澜难挽,又过了三年,至2005年暑假,磜背小学这间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学校,是我爷爷的爷爷和我都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这个暑假轰然坍塌,人去房空,书声、歌声、笑声从此嘎然而止,断壁残垣在苍烟落照中显得十分悲凉……
历史上双田小学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在窝尾建校之前学子“居无定所”,学生常常要面临辗转迁移的困惑。据我所知在窝尾建校之前就曾搬迁过四次,在我父亲刚入学时,学校设在磜一队的罗亩胜叔闲置的祖屋中。曾经一次意外的大事故让双田村人刻骨铭心,在事故中有三位村民不幸蒙难,许发元伯成为事故后的孤儿。发生事故的房间与教室仅一墙之隔,全部学子却幸免于难……
写于2016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