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事(190923)|杜宇
又逢已亥年,龚自珍之所以被我们惦记,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家国情怀,也不仅仅是他那“万马齐喑就可悲”的苍凉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而是120年之后,仍然有他那“劝天公重抖数”的需要。今年上半年,一目十行的读完了《已亥杂诗》,一起遥相呼应读的还有辛德勇先生,他到现在还没有读完。我那一遍属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所以当文雯女士告知她担任策划编辑的余世存《读龚自珍》即将上市的时候,便毫不犹豫的预定了一本。今天拿到书,竟然还是珍藏本,里面有一页复制的手书和余世存的签名。买书不为别的,就为120年前的那个“劝”字和120年后的回眸。
以下文字来自于新书发布会:
今年就是己亥年。回溯三个甲子以前的己亥年,就是1839年。那一年六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意味着文明的冲突,而今年也发生过一场大火——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这仿佛是文明冲突的一个象征。不过,因为我们还置身于其中,我们今天还看不清楚这场文明的冲突将会发展到何处。但我们今天貌似很有优越感,觉得自己这个时代要比前两个己亥年进步和优越得多。但当我们看到今年上海costco超市的热抢的风潮,突然想起清末的时候,富庶的江南地区发生了抢米的风潮,民众的表现和一百年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依然在现代化门口徘徊。
己亥的“亥”字是地支年的最后一年,所以会出一些总结性的东西。章太炎在谈辛亥革命的时候也说,到了地支年的亥年,历史会给出一个答案。己亥年对有中国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人提供了一份参照性的答卷。也许,龚自珍写诗写到快到年底的时候,就意识到这315首《己亥杂诗》多么重要,让他进入到了跟李白、杜甫、苏东坡并肩的行列。己亥年让龚自珍的精神得到了一次极大的宣泄。中国精神在遇到至暗时刻的时候,有人把它说了出来。龚自珍也帮我们说了出来,这使得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觉得就像读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