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在石桥的组织发展(总373期)

国共两党在石桥的组织发展

民国时期,石桥一度成为喧嚣的政治舞台,作为主角的国民党和作为陪衬的共产党,都在这方舞台上有过精彩的表演。
国民党在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就执掌了统治中国的大权,而奇怪的是,十五年后,石桥还没有一个国民党员。1926年,石桥人万寿彭①在成都大学读书,宋明忻②、徐孟明③也来成都报考学校,他们三人经时任国民党成都市党部执行委员的同乡刘辅之介绍,才加入成都市的国民党组织,成为石桥的首批国民党党员。刘辅之报请重庆莲花池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委任万寿彭、徐孟明、宋明忻三人为简阳县党务筹备员。
三人于同年十月回到石桥,在内禹王宫(两湖会馆)成立国民党简阳县党部筹备委员会,又称临时县党部。宋明忻为筹备主任,万寿彭等为委员,在石桥设立国民党第一区分部。监察委员:万寿康;执行委员:李耀如、吴绍龄、温伯梁;干事五人:温柏梁、李祖尧、喻鸥卿、傅季和、邱楝如;另发展了党员十余人。区分部直属临时县党部。
临时县党部位于石桥镇中山街(半边街),并建立了一个中山书报社,订购了中山丛书、各国革命史及书报。所需经费除接受县议会资助(每月铜元壹佰余钏)外,其余由热心党员捐助。同年,万寿彭参加了重庆莲花池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宋明忻、万寿彭、徐孟明当时还年轻,在县里无背景。王静安、魏弼成等是县城权力很大的老派势力,他们认为这伙乳臭未乾的小子组织的县党部是想分他们一杯羹,因而心怀不满,伺机报复。不久,重庆发生了“三·三一”事件④,波及各县。王静安、魏弼成趁机诬陷,说宋、万、徐等人就是打着国民党招牌的共党分子。省里指定曾纯敷、王静明为简阳党务指导员,派他们下来调查此事。他俩与王、魏沆瀣一气,勾结驻军陈能芬将宋明忻抓捕入狱,万寿彭、徐孟明见势不妙逃走外地。他们宣布石桥成立的县党部为非法,取消一区分部,所有党员予以除名,中山书报社的图书也被销毁。后经刘辅仁托陈书农、田颂尧说情,宋明忻获释,他们撇清了与共产党的关系,而石桥临时县党部没有得到恢复,新发展的党员身份也没有得到承认。
1928年10月,简城一伙旧势力为不让石桥再立山头,于是组织人马占领这个阵地,在驻军长官允许下,成立了国民党简阳县党务指导委员会。
这古墙默默见证了石桥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
1935年,国民党政府中央军入川,在成都办党干训练班,指派搞党务的干部到成都受训。宋明忻等三人九年前就是报批了省党部的县党务委员,属培训对象。而宋明炘当时已任淞江县警察局局长,万寿彭也在阆中法院任职,只有徐孟明一人到了成都。徐受训数月后,与刘庆云、谢兰之等人被委任为简阳县党务整理委员,办理党员登记。石桥当年被开除的党员在他鼓动、策划下,经上级批准,全部恢复了党籍。
县长刘已达是对国民党忠心耿耿的一员干将,他大力提倡党务,还在石桥办公民训练班,吸收了一百多名新党员。徐孟明先任中国国民党简阳县党部委员,后任县党部书记长。1938年,他在石桥建立了七个区分部直属县党部。自此,徐孟明在简阳站稳了脚跟,石桥历届国民党组织均以他为靠山。
1939年,石桥经上级批准成立区党部、由各区分部推选毛礼门⑤为石桥区党部书记。其经费靠党员捐赠。一年后,毛礼门赴成都经商,改选何瑞书⑥为书记。
同年,徐孟明继任书记长,并委任刘庆云为委员。三年后召开国民党简阳第一次代表大会,徐孟明为了多拉选票竞选县党部书记长,将石桥的七个区分部扩编为十四个。结果,当选为执行委员兼书记长,黄修、马源当选为监察委员。
国民党执政三十二年后的1943年,国民党简阳县党部才正式成立。
竖年春,石桥区党部奉县党部令,办理流离党员登记,纳入国民党组织。何瑞书因工作不力,又不靠近徐孟明,县党部令改选。结果,毛礼门再次成为石桥区党部书记,并又接收了四、五十人入党。毛礼门当选为书记后,很少开会议事,石桥区党部开展的活动也很少,只是根据上级指示,宣传当时的法币信用,推行新生活运动,搞一些游艺募捐,支援抗日将士。
国民党对党员的发展一直重视不够,到1939 年,全县国民党员有298人。几年后,一度达到5292人。1946年底,国民党因严密“防共”,举办党员总清查。主动和被动退党的人员很多。至1949 年,《简阳县志》记载,全县只有国民党员2132人。而经济最繁荣的石桥,也只有党员一百多人。
共产党在全国一度很弱小,抗日战争胜利后,迅速发展壮大。石桥各种团体林立,是简阳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共产党最先渗透的地方。1947年,川大地下党员张大成、“民协”(共产党外围组织)成员董锋云、邱蕴云率领进步人士张才玉、袁静等利用社会关系,打入石桥简阳女子中学,从事收集情报,发展成员的活动。
第二年秋,党组织又派周继丰、黄继道先后来到简阳福音堂,以教会农业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在简城、石桥周围工农群众和贫苦知识分子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工作,建立了“工协”、“农协”,并将其中一批优秀分子吸收入党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类似民协)。
同年,四川大学“四·二O”事件后,地下党的成都市委(当时的临时工委)决定有计划地抽调一批党员和民协骨干,转入各县农村。派往简阳的都是熟悉本土情况的简阳人,有川大党员干部华文江、傅昭忠和民协骨干罗天有、周维毅、彭文芬、施天河、华文沛。不久,又输送了杨光烈、叶放(原名叶义方)、王国辉(化名王家惠)、梁万里,来简阳掩护和协助工作。
华文江和傅昭忠在石桥和海螺成立“新研会”(新民主主义研究会),它属民协在简阳县的分支机构。以前来简阳的“民协”成员都进入了该组织,还发展了傅象贤、李桃、周维等青年入党。加入“新研会”,须经老会员或党员介绍,组织派人考察合格才予以批准。每一场(三天)集会一次,汇报工作、交流思想,学习文件,分析当前形式。
石桥“新研会”的据点在新街,通过单线方式,指派会员调查本地及附近乡镇敌方的枪支弹药及人员数量,掌握保长的思想动态。如让刘昌祥与来南森(已镇压)经常喝酒的机会,摸清中统特务的活动,叫李平宝打入民社党及青年党,了解他们在石桥、简城的活动。其他会员下乡串联,发动贫苦农民抗粮抗税,组织“新农协”和“新妇协”,必要时采取“敌后武工队”形式,开展游击活动。同时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开展统战工作。
1949年,解放军进驻石桥前夕,为了维护地方治安,“新研会”会同石桥镇公所、镇商会、各袍哥组织,成立了治安委员会,组织人员每天昼夜持枪巡逻。为了支援解放军作战部队,地下党与部队共同研究,筹建简阳县解放委员会。邀请各个团体、各阶层代表、开明士绅和知名人士,先在石桥镇开筹备会议,明确解放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协商参加人选,确定成立时间。同时,正式通知各乡镇长,按期到县参加解放委员会成立大会,接受工作任务。
解放委员会的成立,保证了社会安定,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支前任务(筹集粮食柴草、动员民工担架、接待部队宿营等)也得以园满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简阳的“新研会”会员有近两百人,石桥占了约一半。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人们回头观看民国时期石桥这个舞台,会惊奇地发现,到底谁是主角谁是陪衬,有时真的难以分辨,甚至还会产生主次颠倒的错觉。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原因众多,党组织的建设、发展,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这门不仅每天迎送进出的居民,也送走了历史,迎来了现代
① 万寿彭:国民党石桥区党部执委、CC特务,警察局警官、石桥镇镇长、诚明中学校董,组织反共委员会,领导暴乱,1950年被枪毙。(摘自《石桥镇志》)
② 宋明忻:石桥人,青年时就读于简阳县立初级中学,1926年加入国民党。曾任简阳县党部筹备主任,南通县公安局长,淞江县警察局长,万县县长,川康禁烟特派员,简阳建安社社长,1950年被枪毙。(摘自《石桥镇志》)
③ 徐孟明:石桥镇人,简阳旧税务局职员,国民党简阳县党部书记,特委会委员,建安社副社长,1950年被枪毙。(摘自《石桥镇志》)
④ “三.三一”事件;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中国南京各界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遭到英国军舰开炮轰击,打死打伤2000多中国人。这一消息传到重庆,当时的中共重庆地委决定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美枪击南京市民大会”。军阀刘湘趁机镇压革命,重庆“三三一”惨案就此发生。
⑤ 毛礼门:国民党区分部书记,中统特务,袍哥舵把子,土匪头子,曾组织发共游击队,1950年被枪毙。(摘自《石桥镇志》)
⑥ 何瑞书:国民党区分部书记,保民代表会代表,工商会理事,桥镇永和公社财政管事,勾结恶霸匪特,组织暴乱。(摘自《石桥镇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