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才发现,原来高效阅读把握这3个关键点就够了

最近好多人私信我说:

阅读卡点特别多,不是选的书没看没选对,就是阅读速度超慢,即使硬着头皮看完了,但还是没办法吸收。

今天,重点分享三个关键点:选书、快速、吸收。

01 选书

分享一下我在不同阶段的阅读法:

高中时期:因为我做过心脏手术,有两个半月的在家休息期,当时阅读的书单全部是励志鸡汤类,这个阶段我的选书法就是「饥不择食型」, 因为我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抗击自己成绩日落千丈的现实冲击。

大学时期:「杂食型」,感兴趣的就顺着这个领域多读,也就形成了「主题阅读」的雏形。想我怎么用在社团管理上,这也就形成了「学了就用,找能用的渠道去用」

毕业初期:「主题搜索型」,研究职场、生涯规划、时间管理等类型的书。那时候就看到了《小强升职记》,广泛推广给身边的人,发现跟越多人说书里面的技巧,记忆得越牢固

工作两年后:按出版时间排序,所有的网络营销、WZ运营的书,都买来读、研究。

工作5年后:我读的书,渠道都来自战隼老师GZ号。

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法,然后不断调试这个过程。如果你问,那些当年没用上的书岂不是白读了呢?古人云“开卷有益”,我还在职场打拼的那段时间,买了《小强升职记》第二版,又重新做了主题阅读,还有很多以前读过的书,在各种潜意识里飘荡,经常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从脑海中蹦出来。

02 快速

速读法是一门专门的课程,这个方法我是在高中学习的,当时就为了偷着读小说不被老师抓,就像当年练习盲打,就为了跟网友聊天时飙速度。

所以,我这种迫切的心情造就了我学会的进程。如果你也有个强烈的目标,那么你练习速读法也只是时间问题。

速度法跟一目十行不一样,有很多细节,比如用Z的形式扫底下的字。那你肯定会问,这样一定会漏字啊。

速读法专治强迫症。我们本来就是时间、精力有限的对吗?我们必须切割取舍。所以为了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段落、章节,去精读,所以必须会速读。

快速整理,这个就借鉴了拆书帮的方法,也就是古人所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快速分享,这是关键一步,之前的都是基础。如果看完书没发个微bo,没告诉几个好友,没写成一篇文章,那是真心记不久的。

分享的时间一定要快,但不能频率太高,一天一次就好。决不能看了一段立刻分享,这样把时间切割碎片化不利于学习过程。

03 吸收

速读法很容易出现记不住和节奏混乱、心慌、烦了不想看了的情况。

这时候可以用荧光笔去标注最打动自己的话,通常我的频率是一个单页有两三处,也可能一处没有。

一处没有,并不是说这书很烂,而是这书里说的我已经做到了。请注意,是做到了,不是知道了。

如果你知道却还没做到,那你应该立刻拿出便签纸写上“这个点,我该怎么做”。 有人说,这种方法只适合工具书、经营管理类的书,我说鸡汤类、小说类、文学随笔类都适合。

比如读村上春树《的毛茸茸》,看起来就像是成人绘本,但是故事讲述的是什么,怎么就表示我吸收了这本书呢?

首先读法上,我用了比喻法和图表法相结合。对于生僻的语句,用自己的话举个例子,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做个模型。

我们俩紧紧地依偎着彼此,如同随处可见的一滩泥水般,静静地躺在那儿。

谁都不出一声,感觉就像世界上只有我们俩

讲真,读完这句,我跟没读一样,但我规定自己必须去理解这本书中的每一句话,因为这书字数实在太少,又是大家作品,我必须得搞明白那种情绪。

然后用比喻法想了一下,他在说他跟猫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状态可以比喻成什么呢?就好比我读书时,感觉书本很安静,世界仿佛只有我和这本书一样。我才有了跟作者相同的领悟和体会。

另一种方法是图表法,可以是各种图像、图形、思维导图,我偏好用简笔画。

「空寂无声的午后,让人想起荒芜已久的空荡荡的澡堂。当那只猫咪躺在满满阳光的廊子里睡午觉时,我喜欢在她身边咕咚翻身一躺,然后闭上眼睛,将所有思绪从脑袋里赶出去,嗅着猫毛的气味,感觉自己也变成了猫的一部分」

然后我就画了这么一个图,虽然丑点,但还是比较像书中的情境吧?自己读书画画是让自己吸收书中的内容,不要太纠结画得丑不丑。

怎么判断自己吸收了呢?自我提问法:

并不是你读书了、记笔记了、分享了,你就吸收了,肯定仍然会忘。

所以,想要消化一本书的路线是:趁热打铁,分享起来、运用起来。

在你最开始想读的时候,读起来,关键点是:

选书要快、整本书读的要快、分享的要快,然而,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和工作用到的章节要慢,要用,要总结用过的变化,要记录。

关注@筝小钱 陪你读好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