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不悲看弘一

有文有艺聚

众家

不喜不悲看弘一

闵生裕

秋风秋雨觅秋韵,湖城又吹民国风。九月的银川迎来了浙江话剧团的民国系列话剧演出。《最后的情书.李叔同》是我继《秋水山庄》《天真之笔.郁达夫》之后看的第三部浙话。全剧对李叔同的一生进行了如诗如画的讲述。该剧延续了浙话的一贯自由从容的讲述方式,台上台下、戏里戏外,自然穿越、有机得体。而唯美的舞台呈现形式更是该剧的一大亮点。那个像大船掉头一样的旋转舞台,忽而掉转,切换视角,让台上的演员变换角度面向观众,可谓是匠心独运。

李叔同,民国时代最具传奇性的风云人物之一,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他前半生在风花雪月与交游宴饮中推动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是林语堂口中的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后半生在芒鞋布衲和风雨苦修中振兴南山律宗,连张爱玲都在他的院墙外面自诩谦卑。一座山门,一个转身,一个告别,俨然两个世界。

李叔同的人生本就是一出大戏,而且故事情节、音乐及词曲都是成品,根本不用编剧劳神,你所做的只是以合适的方式讲述和呈现。全剧虽然看得人不喜不悲,既不拍案也不惊艳,但穿越往事,重回民国,毕竟还是心有戚戚。说起弘一法师,我们耳畔隐约响起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编剧也回应了观众的心理期待,一曲《送别》在剧中几番唱响,音乐悠扬、动人心弦。

《最后的情书 .李叔同》貌似流于俗套,主要表现了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母亲王氏、初恋杨翠喜、妻子俞氏、红颜知己李苹香和日本女友雪子——以不同的颜色路过他的生命场景,从而产生各种揪心的情感故事,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与情绪。该剧剧名虽是“最后的情书”,其实,这个情书与爱情无关。这里特指弘一法师圆寂前写的那几个字“悲欣交集”。那是他写给这个有情世界的最后的“情书”。

李叔同生于富家,年轻时风流倜傥,曾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才子,是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的大师,他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经历了人生浮华之后,李叔同心境为之一变,三十九岁时,他毅力然选择遁入空门。这个念头是如此固执和强烈,以致于亲朋好友劝不动,娇妻爱子留不住、旧爱新欢无挂念,割断万千情丝,遁身入空门。据说在他剃度那一天,他的妻子以及曾经深爱的红颜知己一齐跪在寺外,进行“哭谏”。可惜此时的李叔同早已是四大皆空,向佛的慧根萌发,红尘色相于他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李叔同出家的消息在当时确实引起了轰动和诸般猜测。世人大多无法理解,最不能理解的是那些被他的诗文打动的读者,尤其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女读者,一时间失去寄托,可谓痛不欲生。据说有这么一位女读者,死心塌地爱上了李叔同,在他剃度之后,天天来寺里找他,求他还俗。李派人送给那女子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两句: 还君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读了这两句诗,想必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李叔同这么讨女人喜欢。你看他不责备那女子扰人清修,反而用一种很遗憾的语气对那女子说:不是我不肯接受你,怪只怪我们相遇太晚了,今生没缘分呐,只有对你无情了。这就是高僧的慈悲。《最后的情书 .李叔同》里没有这一折。我以为是一个遗憾。

当然,我们的编剧讲故事时常常无中生有、生编硬造,而浙话的编剧的主要心思用于删繁就简。如果一部戏的编剧不懂得取舍,不懂得像李叔同那样放下,什么都要讲,可能最后是什么都讲不好。所以,我对编剧的处理表示理解。但是,最大的遗憾是对李叔同的才华的展示不够。不知道的人看了这部剧,以为李叔同不过是个名门浪子,花花公子而已。

李叔同的一生,归结于一句话:半世红尘半世僧。许多人可能始终想探究其传奇人生的关键之处,即为什么他盛年时没有溺于色,而是遁入空。甚至想寻求哲学和宗教意义上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是学界的争议所在,也是李叔同之所以传奇和神秘的所在。一切猜测和论证都是徒劳。我们让一部话剧解答这个问题,显然奢求了。我只想看他台上静静地讲述、淡淡地呈献,台下默默地欣赏、深深地感动。

《最后的情书.李叔同》中,把他与4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表现得比较突出,尤其是与上海妓女、诗人李苹香、与日本女子雪子的情感往事。如诗如画、美轮美奂。他与李苹香半首诗的情缘,其实不过是一见倾心,两情相悦。即你懂我的不怀好意,我懂你的故作矜持。当然,编剧的主旨似乎不想如此轻佻,相反,他想深刻,想表现弘一法师对这个有情世界的无限深情。试图将触角伸展至人物隐秘的内心,探究多情与无情、探究抉择和价值等人生主题。但是,这一点上,似乎有点力不从心。当然,对一部话剧来说,我们有期待、有苛求,亦要有包容  。总之,花两个小时看一部剧,总比喝酒强。相反,让你我于百无聊赖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来思索一下自己虚度的半世光阴走过的浮薄人生。

作家档案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文艺众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