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认知行为疗法:发现无意识的隐含假设

按照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帮助我们决定应该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反思性思维方式。而许多时候,困扰我们的负面情绪以及一些令人后悔的行为决策,都是因为我们相信了错误的命题导致的。当这些错误命题同时也是无意识的隐含假设时,它们就格外难以被纠正。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案例:
张某早上7点醒来,看到身边的老公李某仍在熟睡之中,而小床上的三岁孩子很可能快醒了。张某打算继续休息,就把孩子留在老公身边,自己起身到了旁边房间继续睡。
过了一会,张某听到老公叫她,“孩子找你”,张某顿时感到很生气,心想:“这当爸爸的,怎么不知道自己照顾好孩子?他不知道我刻意到隔壁房间来,就是为了不被孩子打扰吗?”
张某气愤地走回房间,质问躺在床上的老公:“你怎么不管孩子?怎么还在睡?”
李某睡意朦胧,回应说:“孩子叫妈妈。我早上五点多就醒了一会儿,看了会儿手机,六点多才又睡着的。”
张某听了李某这话,越发气愤,说:“你就知道玩手机,也不做一些对家庭有贡献的事情。”
李某听了妻子的话,便起来把孩子抱起来,一路哄着走出房间。张某余怒未消,躺到床上,气得睡不着了。
看了张某和李某的故事后,大家都不会陌生。有时,我们是那个发脾气的张某。有时,我们是那个被责怪的李某。
张某认为老公有两大错,一是不体贴自己,二是不会照顾孩子。老公还有一个小错,就是贪玩手机。但是,这个小错也能反映出一个大错。她想:“老公玩手机这段时间,明明可以用来为家庭做贡献,而他却选择玩手机。这说明,老公没有像我这样为家庭积极做出贡献。”
张某和李某与笔者一起吃饭时,提到了这事。笔者恰好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作,也对心理分析中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有一点了解。在笔者和张某简单沟通之后,张某意识到,自己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认知中有一些不太合理的隐含假设。如果能纠正那些隐含假设,自己也就没必要生气了。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能之一,就是对于论证的分析和评价。所谓“论证分析”,就是将一个用自然语言表述的不严谨的论证,翻译成一个用“逻辑语言”表述的更严谨的形式。论证分析的过程中,关键点在于补充隐含前提,也叫补充隐含假设。而“论证评价”,则是在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去评价那些前提是否可信,前提是否能有效地支持结论。
以张某的经历为例子。她的言行中包含多个论证,其中一个论证的结论是“老公不体贴自己”,如下:
1.老公在自己跑到隔壁房睡觉时,还叫我去照顾孩子。
2.如果老公在自己跑到隔壁房睡觉时还叫我去照顾孩子,那就意味着老公不体贴自己。
因此,3.老公不体贴自己。
另一个论证的结论是“老公不会照顾孩子”,如下:
1.老公在孩子叫妈妈时,自己没有去照顾孩子,而是把我叫了过去。
2.如果老公在孩子叫妈妈时,自己没有去照顾孩子,而是把我叫了过去,那就意味着老公自己不会照顾孩子。
因此,3.老公不会照顾孩子。
还有一个论证的结论是“老公为家庭做的贡献还不够多”,如下:
1.老公早上五点多起床后在花时间玩手机。
2.老公自己玩手机的行为不属于为家庭做贡献的行为。
3.如果老公早上五点多起床后在花时间玩手机,就说明老公没有把空闲时间用来为家庭做贡献。
因此,4.老公没有为家庭做足够多的贡献。
上述论证已经以相对严谨的形式呈现。其中,每个论证的序号为1的前提,可以认定为是事实,是可以接受的前提。而每个论证中序号最大的那个命题,则是论证的结论。而其他句子,则属于隐含的前提。
如果不把隐含前提明确表述出来,那么论证似乎还显得挺合理。“老公在自己跑到隔壁房睡觉时,还叫我去照顾孩子。因此,老公不体贴自己”这个短短的论证,表面看来还挺有道理。但是,如果把隐含前提补充完整,那么“2.如果老公在自己跑到隔壁房睡觉时还叫我去照顾孩子,那就意味着老公不体贴自己。”这个条件句前提就显得太武断了。
如果老公是明知自己想要去休息但偏偏不让自己去休息,偏偏不满足自己的需求,故意和自己作对,那可以说老公不体贴自己。但是,老公也许不知道自己去隔壁房是为了休息呢?
“老公不知道自己去隔壁房是为了休息”这个命题,或许也可以用来支持“老公做得不对”这个结论。但是,如果把隐含前提补充完整,那就会变成这样:
1.老公不知道自己去隔壁房是为了休息。
2.老公理应在我没有跟他沟通的情况下就能考虑到我的需求和想法。
因此,3.老公没有做到他应该做的事情,他做得不对。
显然,2这个隐含前提,不是很合理。指望老公拥有读心术,这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而既然2不是很合理。那么由2支持的3也就不一定成立。
张某在和笔者的沟通时,还提到了自己“越想越气”。这是因为,她越是花更多时间想这事情,就越是能找到更多支持“老公做的不对”这个结论的证据。而当她找到更多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时,她的结论就会从“老公做得有点不对”慢慢升级成“老公做得比较不对”再升级成“老公做得非常不对”。这样一来,她自然会“越想越气”。
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之一,就是全面地考虑问题。当我们想要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时,不能只找那些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也不能只找那些反对这个结论的证据,而是两方面的证据都要找。大部分人都只是花时间寻找支持自己心中的想法的证据,很少花时间细想:“哪些证据不支持我认可的结论?”
应用批判性思维,张某还可以想想,有没有哪些证据能支持“老公为家庭做了足够多的贡献”这一结论?或者说,老公玩一玩手机,放松一下心情,或许能更有利于他白天紧张的工作(在医院负责麻醉相关的任务)。那么,玩手机也算是一种比较间接的贡献?
在笔者的建议下,张某运用批判性思维,发掘自己脑中隐含的假设。这些假设并不总是不合理的。也许,有时就是老公做得不对,值得自己发一点脾气,让老公有个教训,以便他改正自己的行为。但有一些是不合理的,自己其实没有必要发脾气。
张某和李某的案例是真实的,除了他们俩其实并不姓张和姓李之外。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先生在52岁时,得了抑郁症。但他先生坚持不向亲人、朋友、医生透露自己的抑郁症状。他并没有经历离婚、失业等严重的负面生活事件。他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教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他经常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要做一个坚强、勇敢、理性的男子汉,要用强大的真男人意志力,独立地战胜抑郁症这一敌人,克服困难。最终,他也没能独立克服困难。他还是找了医生,在药物和亲友的帮助下,治愈了自己的抑郁症。
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Brookfield)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批判性思维教师,他的《批判性思维的教与学》的中译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对笔者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价值。
布鲁克菲尔德教授认为,心理分析是北美的批判性思维的五大思想渊源之一。心理分析中,认知行为疗法的模型与批判性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这个疗法的开创者之一,亚伦·贝克(Aaron Beck)的认知行为模型为例:
根据上图,一个考试时过度紧张的人,内心可能有这样的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1.我现在正在考试,有一些题目做不出来。(情境)
2.我很可能会考砸,考试成绩会比别人差很多。老爸可能会骂我,老师也会对我感到失望,同学也会看不起我。(自动思维)
因此,3.我应该感到紧张、焦虑、不安。(由1和2推出的行为反应)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自动思维,这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行为反应。
1.我现在正在考试,有一些题目做不出来。(情境)
2.这种题目难不倒我。我先做其他题目,等会再来搞定它。(自动思维)
因此,3.我完全不用焦虑,先去做其他题目即可。(由1和2推出的行为反应)
还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自动思维:
1.我现在正在考试,有一些题目做不出来。(情境)
2.没事。考砸了也没关系,反正还可以再补考。(自动思维)
因此,3.我完全不用焦虑,先把能做的都做了再说,大不了下次补考。(由1和2推出的行为反应)
从贝克的那张认知行为模型图中,我们还能看出,这个自动思维是由中间信念导致的,而中间信念又是由核心信念导致的。核心信念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这个人关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最基本、最概括、最抽象的信念。中间信念更具体一些,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人的为人处事之策略。由于我们并不是专门从事心理治疗,所以也不用严格区分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我们可以把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都称之为“认知中的隐含假设”。
我们把那个考试焦虑者的自动思维当作新的结论。那么支持这个结论的前提,就是这个人脑中的核心信念和中间信念:
1.智力是人的核心价值。(核心信念)
2.智力高的人是值得敬重,热爱的人。智力低的人是不值得关爱,甚至应该去贬低的人。(由1推出的)
3.考试考砸的人是智力不够高的人。(中间信念)
4.如果我考试考砸了,那我就是智力不够高的人。(由3推出的)
5.如果我考试考砸了,那我就不值得敬重和关爱,别人就应该来贬低我。(由2和4推出的)
6.考试考砸是一件后果很严重,很值得焦虑和担忧的事情。(由5推出的)
7.我现在有可能考试考砸。(假定的)
因此,8.我现在应该感到焦虑和担忧。(由6和7推出的)
有了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如此解释为什么布鲁克菲尔德教授最初决定向家人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很可能是这样想的:
1.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是因为遭遇了重大的负面生活事件,可能是陷入了情感或事业上的低谷,还可能是因为性格上很软弱、不理性。(假定的)
2.我没有遭遇重大的负面生活事件,没有陷入情感或事业上的低谷。(假定的)
3.我可能是因为性格上的软弱、不理性,导致了自己有抑郁症。(由1和2推出的)
4.真男人是坚强、理性的。我是一个真男人,完全不是性格上软弱、不理性的人。(假定的)
5.如果我能凭借意志力,在不借助医生、家人和药物的帮助下,用意念克服自己的抑郁症,那就能证明自己是个真男人。(假定的)
因此,6.我决定,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在不借助医生、家人和药物的帮助下,用意念克服自己的抑郁症。(由3、4、5推出的)
但是,布鲁克菲尔德教授最终又决定去找医生治疗,寻求药物和亲友的帮助,这又该如何用论证来分析他的行为和想法呢?
如下:
1.我发现,自己曾经搞错了抑郁症的成因。我现在认为,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是因为遭遇了重大的负面生活事件,可能是陷入了情感或事业上的低谷,可能是因为性格上很软弱、不理性,还可能是因为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了故障,还可能是因为各种自己不知道的原因。(假定的)
2.我没有遭遇重大的负面生活事件,没有陷入情感或事业上的低谷,性格上也不软弱。(假定的)
3.我可能是因为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了故障,还可能是因为各种自己不知道的原因,导致了抑郁症。(由1和2推出的)
4.因为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障碍,导致了抑郁症,这没什么可耻的。服用治疗神经系统的药物,这是一种可行治疗抑郁症的方案。(假定的)
5.反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要战胜抑郁症,持续了很长时间,并没有导致我战胜抑郁症。(假定的)
6.反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要战胜抑郁症,并不能真的导致抑郁症痊愈。这是一个无效的治疗方案。(由5推出的)
7.我没必要维护传统真男人的形象,男人完全可以是柔情似水的,感性的,敏感而又脆弱的。(假定的)
8.我没有必要向医生、家人隐瞒自己患有抑郁症的情况。(由7推出的)
因此,9.我决定,向医生、家人寻求帮助,治疗自己的抑郁症。(由3、4、6、8推出的)
以上,我们会发现,批判性思维与认知行为疗法,确实能紧密结合起来。虽然大部分人并不患有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心理障碍,但大部分人一生中,总是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会有一些不理智的冲动行为。有时我们会错误地以为,人生失去了希望;有人在想方设法地陷害自己;自己没有任何价值了;别人一定会看不起自己;自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
而如果我们能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原理,能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理智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反应、情感反应、生理反应。我们就能发现隐藏在无意识海洋中的“认知中的隐含假设”,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矫正其中那些不合理的、不适应环境的隐含假设。
那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应用批判性思维中的论证分析和评价的原理,通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呢?
如下:
第一步:将自己的某个行为反应、情感反应、生理反应,写下来。理论上,积极的反应也值得分析,但大部分人只在遇到挫折时才想起来要反思。
比如,王女士情绪上非常生气,也很担忧。生理上会出汗,心跳加快。行为上则是跑到女儿的学校里,询问各种情况,并找女儿对质。
第二步:将导致自己产生那些反应的情境,写下来。这一步应该尽可能冷静和客观,应该区分客观的情境和主观的自动思维,不要把自动思维误当作客观的情境。
比如,王女士在正在读中学的女儿的床单下面发现了女儿和某个男同学的举止亲密的合照。而“王女士发现自己年幼无知的宝贝女儿正在和某个野小子鬼混,并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女儿的人生将要毁于一旦,但她还不自知”,这显然不是一种对情境的客观描述,而是参杂了王女士的自动思维的不客观的描述。
第三步:试着将相应的自动思维和相关的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也写下来。这一步有点难度。因为“自动思维”本来就是无意识的,人们大部分情况下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难以用语言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就像大部分骑自行车的人无法用语言写出“我是如何骑自行车的”,大部分人很难写出“我是如此这般地思考并做出了如此这般的决策”。
假设王女士的语言表述能力较强,记忆力也较好,能冷静地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思考过程。王女士可能会觉得,女儿还小,不应该谈恋爱。谈恋爱影响学习,很可能导致女儿将来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女儿和那个男生可能干出什么傻事(未婚先孕等),影响女儿的终生幸福。女儿这一辈子很可能就要毁了。
第四步:试着评价那个自动思维以及相应的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是否合理。这一步也比较难。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思维在大部分情况下都相当合理。只有别人才会有不理智的想法,“我”脑中的隐含假设都是很合理的。
假设王女士能比较冷静客观地考虑女儿的恋情,她也许能这样想:谈恋爱不一定会影响学习,说不定两个人一起努力,还有助于学习。考不上好大学也不是大事,次一等的大学也行。应该信任女儿,相信她有一定的性知识,会做好避孕措施。而且,她和那个男生也很可能只是搂搂抱抱,不一定会发生更进一步的亲密行为。这次恋情就算失败,也不会影响女儿的终生幸福。说不定,女儿的这次恋情不会失败,两人真的能长久地在一起,形成稳固且有利于互相成长的亲密关系。
对于一般的问题,大家无需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自己在书桌前,拿出纸和笔,就可以应用上述四个步骤来解决。但如果是较为严重的问题,涉及婚姻关系,自杀倾向,厌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酗酒或赌博成瘾,还是建议大家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同时,如果是涉及多个人的问题,那么上述四个步骤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的书桌前,而应该放在客厅等场合。大家一起,拿出纸和笔,协商和探讨,找出无意识的隐含假设,试着冷静客观地评价这些假设是否合理。比如,王女士可以和丈夫以及女儿,三人一起,共同探讨:我们的行为反应背后究竟都有哪些无意识的隐含假设?其中,哪些隐含假设是合理的?哪些隐含假设是不合理的?
有些时候,要处理问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比如,我们是否应该做某个手术,是否应该卖掉某处的房产,是否应该签订某个合同。此时就需要一些法律、经济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评价相关领域的隐含假设是否合理。那么,此时还需要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咨询,才能知道哪些隐含假设是合理的?哪些隐含假设是不合理的?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来分析并评价自己脑中无意识的隐含假设。
首先,拿出亚伦·贝克的认知行为模型的那个流程图,意识到各种行为反应不是单独由情境导致的,而是由情境和自动思维、中间信念以及核心信念组合在一起,才导致的。
接下来,就像是做填空题一样,按照下述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自己的某个行为反应、情感反应、生理反应,写下来。
第二步:将导致自己产生那些反应的情境,写下来。
第三步:试着将相应的自动思维也写下来。试着将支持自动思维的中间信念,以及支持中间信念的核心信念,也都写下来。
第四步:试着评价那个自动思维以及相应的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是否合理。
后记:
本文首发于《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通讯》的第62期,这一期由我担任执行编辑。《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通讯》是由董毓老师主编的电子双月刊。大家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以前每一期的下载方式:ppxsw.szjzw.hust.edu.cn。想要订阅该刊物,可以往这个邮箱发送一份邮件,表明自己想要订阅即可:liuyu@hust.edu.cn
其实,由于每一期的篇幅有限,还有几篇文章没有放进这个第62期。一篇是郭兆凡老师介绍C计划的针对儿童、成年以及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理念和方法。另一篇是徐佐彦老师介绍如何应用“论证格式”这一工具来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论证。还有吴妍老师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门外语的文章,对于我们理解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有许多启发价值。这些好文章,应该会放在后面几期中。
在这个62期中,有一个小栏目,名为【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学】。下面附上编者为这个栏目写的介绍:
编者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规范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决策的规则,而心理学则研究人类实际上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这也包括人类实际上是如何思考和决策的。当我们更了解人们实际如何思考时,我们也许就能更好地让人们朝着应该如何思考的方向改进。在本栏目的三篇文章中,陈雨琴等人的文章介绍了心理学家设计的“理商”测量。从原理上看,它测量的不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反思性思维能力和支撑这一能力所需的统计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理商测量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倾向的测量,在内容上有很强的联系。李晓煦的文章则细致地区分了“主观断言”和“客观断言”这两个概念,并提出了“关于主观断言的客观断言”这一新概念。这篇文章也揭示了心理学研究对于促进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心理学家可以客观地研究人们出现系统性错误的主观断言,并发现人们“犯错”的规律。李万中的文章则结合了许多案例,阐述了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批判性思维的原理是相通的,两者能起到互补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