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000的清洁工因写诗上电视,自费出诗集却卖不出,水平如何
什么是诗人?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既然在小区门口开杂货店的小老板可以叫商人,那广义来说但凡是写诗的人,都能叫诗人。但事实上,从文学概念来讲,诗人一定是要在诗词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人。
近些年,在各类媒体的报导中,出现了很多民间诗人。会写诗的大学保安、会写诗的看门大爷,会写诗的修自行车大爷,会写诗的卖馒头大叔。笔者观察了一下,这些民间诗人群体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年龄偏大,学历和收入都不算高。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他们才让我们打心底佩服。城里很多不愁生计的年轻人经常念着“诗和远方”,但对这些民间诗人来说,诗没在远方,它一直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佩服归佩服,现实却依然很残酷。
嘉兴有一位名叫陈中明的民间诗人,今年已是61岁了,他是一个酒店的清洁工,工资只有2000元。除了工作,陈大爷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不但写,他还写出了名堂。
首先,他因为写诗上过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这是一个省级电视台。这自然让他成为了单位的红人,大家都知道他们身边有个诗人。其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嘉兴市作协的会员和中国诗歌学会的会员,两本会员证是他的骄傲。
而最让他开心的是,他出过诗集。月薪2000拿出一年的存款,花了1万多块钱,出了诗集,首次印了500本。据老伴儿说,这1万多是他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刚出诗集的时候,工友们还和他开玩笑,说如果诗集卖得好,他将来就能去坐办公室了。
可惜,现实总是残酷的。书印出来根本没有书店愿意上架,出版社只能把这500本书都寄给他。幸亏后来遇上一位热心的诗友给他各种想办法,连卖带送消化了400多本。一位对诗歌如此痴迷的民间诗人,好不容易出了诗集为何就是卖不出去呢?难道是诗作真的没水平吗?难道他是一位被捧起来的诗人?我们来看看他的一首作品:
《忘了》
那年南下广东打工
我与她露宿街头
蛇皮袋摊开的地铺
她睡那头/我睡这头
两个互不相识的冷落人
寒冷夜我们以信任取暖
天亮了各奔东西
竟然忘了互问对方的名字
这是一首记实诗。据他回忆,当年他初到广东打工,身上没钱又没找到地方住,只能露宿街头。和他一样的,还有一位不认识的女工友,这首诗就是为这段经历而作。
陈大爷写的诗很多都是这一类型,它的水平如何,真的很难用诗歌的标准去评判。很显然,这首诗与主流的各诗歌流派都是不太沾边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现在,对一首现代诗的水平判定,一定是和文字是否优美、是否有意境之美相联系的,陈大爷这首诗确实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的文字是带着烟火气的,是从最本真的生活里开出的花。露宿街头的两个人,天亮了又各奔东西,这种经历用文字描写出来,很能打动人心。他不是被吹捧起来的诗人,而是一位民间的歌者。
陈大爷的这类诗,让笔者想起了30多年前兴起的打工诗歌。30多年前,大量年轻人涌入深圳等发达地区,他们中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诗人,而他们的诗歌则基本上都是描写自己最真实的打工生活,在这个群体内有很大的认可度。笔者还记得那时候,在外打工的兄长们会把这些诗抄在本子上,会被它们感动落泪。说到这,大家是否会以为这些作品很有水平?那就请看:
一早起床,两腿齐飞
三洋打工,四海为家
五点下班,六步眩晕
七滴眼泪,八把鼻涕......
就是这样的作品,当时被很多工友写在工地的围墙上。有没有诗性,大家一看就能明白。随着打工诗的风靡,越来越多的专业诗人也开始创作,于是它开始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作品的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文字开始变得风花雪月了。有人说这是打工诗歌的进步,也有人认为这类诗歌早就无法表达普通农民工的心声。但不管怎么样,近些年,笔者很少再发现有人为它们落泪,很少发现有人再手抄它们。
陈大爷的诗作,从文学性来说,或许真的不能算是很有水平,一如早期的打工诗。但它不是空洞的,不是无病呻吟,这在当下就已经非常难得了。虽然笔者非常心疼他那一万块钱,但这是他的选择,只要他自己开心了,或许就够了。
而对于更多的专业诗人,或许真的该认真琢磨。到底是诗性重要,还是情真意切更重要?希望同仁努力,写出更多深入人心的作品。一己之见,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