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内家拳:应有的感觉

      练习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的过程中,上肢应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类似针灸时的感觉,即酸、麻、胀,主要体现在指尖、掌心、小臂、腋窝等处。练习气功的人经一段时间的练习也能产生此种感觉,称之为得气。这种感觉可称为练习内家拳的特有感觉,我们称为拳感。(在武术试验一:内家拳的共同感觉中已试验过   编者注)。现在我们用一种方法马上找到这种感觉,并记住这种感觉,要在今后练拳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一阶段:找到拳感的基础训练
动作1:面对墙壁,胸距墙十五公分,两脚距离如肩宽,直立站好,两手侧平举,手心向上如托着物体一样,两手的小指触墙,你肘关节的胳膊窝是朝上的。
胸距墙面15公分、双手小指触墙的要求,控制住了你张开的两臂与你身体的相对位置,既不会前伸也不会向后背。你侧平举的两臂不是180度的直线,而是应该保持160度-170度的夹角。这样做是为了在你脊椎骨挺得直直的情况下,你的两块肩胛骨是平贴在你的后背两侧,不会在后边支起来。这时胸大肌是放松的,使你体会到在后背挺得直直的情况下“含胸拨背”。
注意身体挺直、收下颏、头向上顶。
动作2、保持着这种胳膊窝是朝上的状态,把手心转向地面,这时是两手的食指触墙。
(体验:“含胸拨背”、“虚领顶劲”、“垂肩坠肘”  编者注)
要记住这个姿势,要从这个姿势中体会到胳膊窝朝上、肘尖朝下就叫坠肘。练拳中强调的坠肘就是胳膊窝朝上,这时小臂的尺骨挠骨是拧着的。在这种状态下,肘关节不易受到冲击的伤害。同时体会垂肩的感觉,体会到向上顶头和垂肩是一码事。通过这个练习使你明白真正的沉肩和坠肘。
动作3、在动作2的基础上把两只手尽量向远方伸展,注意身体的姿势不可改变,两手食指仍然触墙,贴着墙往外伸,努力的伸,好像两只手要把地球抱住;此时仍努力收颏,顶头,这时你的手指尖会有感觉。
动作3的附加训练:伸展肩的另一种练习方法:
平躺在床上,把手臂向天花板举成与身体垂直的状态,然后再往上伸展手臂。向上长出的一段完全是由肩部的伸展所至,要尽量往高处伸展,也可以两个手臂同时进行练习。由于你是躺着的,脊柱肯定是放松的,不会参与肩的伸展运动。这时体会向外松肩非常明显,也不会产生驼背,但由于手臂竖直上举,要由大胸肌来保证动作的完成,故此时大胸肌不可能完全放松。
动作4、在动作3基础上把两只手立起来,尽量努力往起立,尽可能使指尖向上挺着劲,掌心向外顶劲,一方面努力把手立成垂直地面,另一方面两手心仍然继续不断地努力向外顶劲,这时手指、手掌、小臂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酸、痛、麻、胀的感觉。
如果做的很到位,这种感觉一直可以达到腋窝,有些人还会有掌心向外冒热气或冷风的感觉。这种滋味只有通过认真练习才能体会到,只要你认真做,马上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要记住这种感觉,在你今后的练拳过程中,不论是形意拳、八卦拳还是太极拳,始终都要贯穿着这种感觉。
第二阶段:找到并记住拳感
开始让你面对墙练习是为了有基准,可以使动作规范。当你面对墙找到拳感后,就要努力把姿势记住,离开墙,达到随时想做都可以保证动作正确。当你达到这种程度时,你又会产生一种新的体会,虽然你的后背挺得特直,和国旗班标兵一样,由于两臂尽力向外伸展,腋窝产生了酸痛感,大胸肌是放松的,虽然后背挺的直直的,但前边不是挺胸而是含胸。含胸是由于两臂尽力向外伸展,并使大胸肌放松,这才使你感觉到不是挺胸而是含胸。现在你才真正理解了含胸拔背、顶头、沉肩、坠肘的真正含义。这些东西又都是从酸、痛、麻、胀而来,虽然很痛苦却有一种美的享受,使你感到舒服,很愿意接受这种痛苦,甚至使你上瘾,从中体会到痛快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从此对中国传统武术更感兴趣。以后我们把这种感觉简称为拳感。
第三阶段:拳感成为本能反应
当你能做到较纯熟时,即站好后,两臂一伸开,拳感马上就来了,而且感觉强烈,直到腋窝。这时你感到除酸、痛、麻、胀外,似乎自己使不上劲了,感到全身很放松。这时你闭上眼睛,似乎是闭目养神。
在这种情况下,让你的伙伴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向你立着的手掌猛推。你突然感到全身为之一震,自己像是铸造出来的一样,不松散,完全是一个整体。这一瞬间,你两脚的感觉最强烈,因为你是一个整体;虽然手被推,但你是站在地面上,所以手接收到的能量最终要消耗在脚与地面的摩擦上。只要你做的对、做的到位,就会产生应有的自身感觉。
你被推时,肩、肘一定不会松散。虽然这时你感到似乎是用不上力量了,很放松,被推时又会感到自己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力量。可以设想,若反过来用此方法向外打击,则是利用全身的质量。你的手臂固定在躯干上,就像坦克车上的大炮一样——坦克车的大炮能轻而易举地撞倒墙壁,是由于它有非常重的车身。
这时你初步体会到了平常经常听到武术中说的“用意不用力”的真正含义。“意”是思想,打击时不用力,只是想一想即可,那可能吗?你在做此动作时也感到使不上劲,那是因为你动作正确时,不相关的肌肉都在放松。我让你把向外伸展的相关的肌肉群都在努力的工作着,你向外的劲已经用到了头,达到了极限。这时你才恍然大悟“用意不用力”是一种错误的描述。“不用力”是对那些没有用、处于休息状态的肌肉进行描述的结果,而忽略了对有用相关肌肉群的感受。实际上,用于打击的相关肌肉群,不但不是不用力,而是把力量用到了极限,用到了头。更有甚者,在“用意不用力”的错误指导下,更发展为练拳时要“大松大软”的说法。我希望我的学员在亲自实践中,有自己的体会,达到对事物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客观的真的弄明白“力从脚跟起”“用意不用力”的真正含义。
(0)

相关推荐

  • 一种很快找到太极拳感觉的基础训练方法​,一试就灵!

    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上肢应该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类似针灸时的感觉,即酸.麻.胀,主要体现在指尖.掌心.小臂.腋窝等处.练习气功的人经一段时间的练习也能产生此种感觉,称之为得气.这种感觉可称为练习 ...

  • 鹿戏之鹿奔详解(一)

    鹿奔是模仿鹿奔跑时的动作,通过蹬脚.弓背.前冲.跳步等动作的锻炼,来拉伸腰背.颈椎.双肩等部位,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练习鹿奔,要求动作轻盈飘逸,神态灵动喜悦. 鹿奔分左右两式,以左式为例进行讲解.共 ...

  • 什么是习练内家拳最大的秘密?

    有人说:人生像一个圆,起点和终点:也有人说:像抛物线,有高有低,起起伏伏:工作,生活和身体状态皆是如此: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很重要:有个好身体:身体是根基,是实现人生目标,体现价值的前提:这就有了各种锻 ...

  • 【名师心路】我习练内家拳走过的弯路及心得

    每一个武术爱好者,从小到大,都买过很多武术书籍.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买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书,却没有练成什么功夫呢?我书房里的书,一半是关于武术的.民国旧本.八十年代繁体版本.各种内部资料. ...

  • 【荐书】真传半页,一字千言——习练内家拳必看的十本书(完)

    上周说到了涂行健和马世琦.涂行健是台湾武术爱好者,写了<内家拳气轴论>,最开始我没打算看这本书,因为封面上的作者穿衬衣加牛仔裤,摆姿势也显得不专业,还提出了所谓的"气轴" ...

  • 习练内家拳若忽视了“头部”的要领,周身将会是一盘散沙

    头为一身之主,又为六阳之首.头若前低,身必前俯:头若高抬,身必后仰:头若左歪,身必向左倾:头若右斜,身必向右倾.前俯后仰,左歪右斜,皆谓之病,都会严重地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定,同时也会影响移动变化的速度及 ...

  • 太极拳名家冯志强道出习练内家拳的效感现象,真是字字珠玑

    根据大量实践证明和疗效检测,修炼太极拳对一般的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某些器质性疾患,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疗效果.但也不是万能的,"包治百病"的说法是不科学.不严肃的.有些病症(急性病.出血 ...

  • 习练内家拳的步骤

    凡欲成天下之世事百业者,必先立其根基,而后徐图进展.基础固则进步速,有如营造宫室大厦,如不先打好桩基,则无异于空中楼阁,风雨一至随即塌落. 武技之道尤以桩功为始,习此桩功,先虚其心,涵养本源,吞吐呼吸 ...

  • 神练 - 内家拳高境界

    抱朴堂丹道 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26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子午抽添,卯酉沐浴.习武修道之人这四个时辰最重要.子时阳气上升,如之前不睡之后则难矣.故练子时功者不宜再睡.午 ...

  • 为什么有些人练内家拳一辈子也不会用?

    什么是拳术的打法和练法?顾名思义,打法就是实战用法,练法就是日常的训练方式.所有的拳术,其立足点都是打法.练习时为了实战.没有实战价值的拳法,只能说是体操运动,是没有资格称为"拳" ...

  • 练内家拳,力戒迟缓!

    迟缓:智慧不敏,感觉不灵,反应迟钝,动作滞涩之谓也.内家拳(桩)之运动,以虚灵为本.拳谚云:"心君泰然,百体灵动","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行拳站桩历来是心动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