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江:九月的遐思

九 月 的 遐 思
文//郭秀江 (大庆)
今年,2017年的夏天,南北方的亲友、群友们一起喊热,尤其北方的喊声尤甚。这余音尚在耳边萦绕,秋的气息就被九月的时轮捎带了来。
我曾经的九月,大多是在北方度过的,而且北得很北,一直北到东北边陲。那里的春来得晚,秋却不晚,刚入九月,天地便有些异样。
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九月,儿子短暂的假期结束了,送他回来,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想他数万里的旅程,想他在异国他乡的艰辛,投往窗外的视线久久不曾收回。
凝神中,发现天地也像我的心里一样有些空落落的,心中不免有些纳闷:八月中旬去车站接儿子时,空间还是那么丰盈,不过半月光景,树还绿,草还绿,感觉变在哪里了呢?
大约一、两天后,一位朋友打电话来,她的相机刚刚更新换代,正在兴头上,约我陪她去“捕风捉影”,于是便踏上了自行车,穿过生活区,向着她说的“大自然”奔去。
对摄影技术,我是门外汉,只能在取景上参谋参谋。此刻数码相机的大容量和“即时可观性”大显优势,按快门的手指轻松了起来。在取景的斟酌中,在成相后的评判中,前日心中的疑惑似乎明了起来。
眼前的农作物和天然的芦苇蒿草,不再是蓬勃向上的长势。高挑的玉米秸站得有些累,像是被腰间的玉米棒坠的。那层层叠叠的豆荚已把豆秧沉甸甸地压住。至于谷穗,干脆低下了头。它们的叶子尽管还是绿的,却不再滋润,不再像少男少女的皮肤,叶子的光泽减褪了,那绿中的翠也减褪了,添进了苍色,透出几分疲惫。
当孕育的果实走向成熟时,生命的母体便停止了长势,它要动员全身的能量和营养去滋养果实。于是,整个青纱帐低了下来,成片的芦苇荡低了下来。而九月的晴空,湛蓝湛蓝的,又显得格外高远,视野便开阔了起来。前日的“空落落”,一部分是客观事实,一部分是心情的缘故。
成熟的品格是收敛,成熟的姿态是谦恭,北方九月的田野如是说。
两年后的九月,我来到沪上。已经步入初秋的我,又回到了盛夏,可小区里的朋友却说这就是秋。经过一个完整酷暑的蒸腾后,我认可了朋友的话。九月的确是沪上的初秋,此秋非彼秋,季节的感觉也是因地而异的。
在我曾经的九月里,秋的感觉,也是因时而异的。
1968年的九月,上山下乡的洪流荡空了校园,留在记忆中的那个九月,多是迷茫。
1976年的九月,举国哀恸,江河悲鸣,巨星的陨落,沉重了整个中华大地。
2008年的九月却是是格外的“火热”。29届奥运会的火炬刚刚熄灭,国家体育馆内一阵阵的欢呼呐喊,一波波迭起的高潮,似乎还在空中,还在眼前,还在心头激荡。鸟巢上的火炬,又为残奥会点燃,把京都的九月,燃的红红火火。人们的心头,又一次振奋起来,不仅为奖牌,还为运动员的生命活力,为生命的尊严与不屈的抗争精神。
神七问天,宇航员成功归来,为戊子的秋日,又抹了一笔浓墨重彩。在点火发射的瞬间,电视机前凝聚了亿万同胞关切的目光,在回收仓成功着陆的时刻,国人的兴奋汇成欢乐的海洋。
2010年的九月,世博会又给沪上带来一幅空前盛况。
九月,这曾经沧桑的九月,成熟凝思的九月,神清气爽的九月,继往开来的九月……
2017年9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