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荷踪影/香扇坠儿:秦淮八艳之李香君
香扇坠儿:秦淮八艳之李香君
文//百荷踪影
1
“香扇坠儿”,是明末清朝初“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的雅号。著名戏剧家孔尚任,根据候方域的传记散文《李姬传》,创作了情感剧本《桃花扇》。剧本于1699年问世后,秦淮名妓李香君,傲然临风,多才多艺,美丽坚贞的名声,更被世人称赞。李香君精通诗书琴画,暗熟歌舞艺术的歌伎,她身材娇小玲珑,绰约妩媚,眉眼儿顾盼生辉,嘴唇微微上翘,俏丽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因之得一雅号:“香扇坠儿”。
是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了李香君,还是李香君出污泥而不染的奇女子成就了孔尚任的《桃花扇》?笔者认为:一个过于出类拔萃的人物,往往是成就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特别是明艳而魅力的女子,她们的人生往往是悲剧的一个符号,正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李香君就属于此类薄命女子。正应了悲剧的一个显著特色——把最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李香君,1624年(明天启四年甲子)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原是一位武官,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阉党加害,家道败落后,飘泊异乡。1631年(明崇祯四年辛未),八岁的李香君,被秦淮名妓李贞丽收为养女,随养母改吴姓为李姓,名李香,号香君。
河南才子,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候方域(1618一1654),在传记散文《李姬传》中,塑造了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品行高洁、兰心蕙质的形象。候方域出身名门,其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亲候恂做过户部尚书,都是刚直不阿的忠臣。他自幼随家乡名士倪元路学习诗书,敏慧多才,长进极快。崇祯十六年,二十二岁的候方域来到南京参加礼部会试。明末社会动荡,诸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士大夫们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积聚于秦淮之岸,于灯红酒绿之中行走,风月场中徜徉,常常与当时名噪于秦淮的歌姬们往来消遣,他们吟诗作对,抚琴歌唱,谈时事,发牢骚。蓦然间,这样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髦。因之,也成就了南京,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秦淮楼馆,说诗论词,狎妓玩乐,颠痴狂笑,以发泄他们为时局所惑,为人生之忧的心中块垒,一些文人雅士,朝内党派,借狎妓而结社,借诗文以会友,壮行色,发舆论。
媚香楼中识红颜。
媚香楼是秦淮河畔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堂馆之一。候方域慕名而来,只为一睹“香扇坠儿”——李香君的风采。李香君客室书画古玩陈设有致,别有一番清新幽雅气息。娇俏妩媚,顾盼留韵的李香君笑盈盈地请客人落座,诗婢送来清茶果品。
候方域环顾四周,正面墙上一大型横幅“寒江晓泛图”,寒雪弥漫的清江之上,一叶孤舟荡于江心,苍苍天色,茫茫水域,寥寥人影,悠远淡泊,意境高远。画上题有一首七言绝句:“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涸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横幅意境优雅高远,运笔细腻娴熟。他凝神细品,禁不住对画作生出几分欣悦之色,当他的目光再次触摸到落款处时,见此画作并无款名和印鉴,这一细节使侯方域猜出了画幅的作者定是李香君。于是,他望着香君,眼里含笑,道:“此画是何人大作?”李香君略含羞涩,笑道:“是小女子涂鸦之作,不足为道。”
侯方域听后,惊愕地望着李香君,竟然片刻无语。
2
候方域惊愕于眼前这位娇俏女子的诗画之才,赞道:“香君的诗画神韵俱佳,真令人刮目相看啊!”
李香君谦逊道:“小女子不才,还请大人能够指点一二,亦不枉小女子与大人一场相识。”就在一问一答,一个赞赏,一个谦虚的对话之间,两个人由画入诗,由诗入画,诗心画魂相见恨晚。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谈间彼此引为知己。侯方域吟诗一首,挥毫抄录于宣纸,送给李香君作为赠礼:“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临行娇无语,阿母在旁边。”侯方域巧用诗词表达了欣赏倾慕香君的情怀。
候方域、李香君,一个是风流倜傥的少年才俊,一个是千娇百媚、蕙质兰心的歌楼玉女。他们一来二往诗书达意,眉目传情,灵犀暗点。爱情的种子不知不觉间已经他们各自的心里生根发芽。
李香君正是二八芳龄,情窦初开,又是聪明与智慧,美丽和优雅完美结合的绝代才女;候方域潇洒帅气,文采飞扬,一代文人雅士风范。两人相互钟情,不久这对少年男女便陷入了爱情的漩涡,梦牵魂绕,难舍难分。
依照秦淮风俗,为李香君这样一位绝代歌姬“梳拢”仪式(类似于婚姻仪式),必须宴请大批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候方域虽然出身名门,但世道风云变幻莫测,其家世早已是没落穷困,他离乡背井,到京城赶考,为的是能够某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不料明末社会动荡,朝中党伐之间明争暗斗,已到了朝将不朝,国将不国的窘迫境地。在前途无望的忧闷之中,他结识了“媚香楼”这位人称“香扇坠儿”的才华女子,两人已经到了郎情妾意,朝朝暮暮相思梦境地。侯方域有心为香君“梳拢”,却苦于经济拮据,无能为力。正在此时,侯方域的好友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资助。
朋友解囊相助,方域自然是喜不自胜。这一日,他就像中了六合彩一样,兴冲冲来到媚香楼,向李香君报喜。他整个人儿揶揄癫狂地抱住香君,旋转三百六十度,香君握起粉拳,向情郎宽厚的肩膀嬉笑娇嗔地打着,问道:“侯郎,为何如此喜形于色,癫狂至此?”侯方域放下已经转晕了的“香扇坠儿”,气喘吁吁道:“我,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我……我有钱了,我有钱了,我可以……”侯方域话还没说完,香君心中一阵酸涩,眼泪哗然而至,凛然而下,像洪瞬间冲决了堤坝,香君粉嫩的面颊,被泪水浸湿,一对杏眼如梨花带雨,更显清纯美丽。
侯方域轻轻捧起香君娇俏美丽的脸庞,及其珍惜地抚摸那细嫩如玉的肌肤,他俯下身去,吻香君面颊上的泪水,吻梨花带雨般的眼眸,吻香艳如樱桃般的唇,……。正在侯方域和李香君都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时,鸨母亲自来为他们道贺了。其实,鸨母是怕这两个热恋中的年轻人,被喜讯“冲昏头脑”,偷食禁果,而故意来充当缓冲剂的。热恋中的侯方域和李香君头脑发热,而鸨母心里却是冷静、明白。侯方域不把真金白银放在她面前,不举行“梳拢”仪式,鸨母决心要负起责任,监护好自己多年心血养育的一枝花,即使是插在牛粪上,那也得等到插好了,主人才有权利真正地拥有。
那时的青楼规矩很严。既是一般的卖身妓女,嫖客也是一手钱一手“货”地交易成功,才可享受巫山云雨之事。更何况像李香君这样,在鸨母眼里,那就是宝贝疙瘩,虽然不似公主一样高贵,但也绝不是随便就可作床笫之欢。比如香君选定了侯方域,只要侯方域在一定期限内不食言,交上了“梳拢”的银两,鸨母就会在限定时间内成全他们的好事,不会再逼迫被梳拢的妓女另外接客。认钱的鸨母也有仁义的一面。
“梳拢”仪式上,候方域将一柄上等镂花象牙骨白绢宫扇送给李香君作为定情物,扇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儿。李香君深明候郎挚意真情,从此把千斤玉体,全身心地托付给了候方域。自此二人心魂交融,不离不弃。
梳拢仪式结束后,侯方域李香君一起,向好友杨龙友隆重道谢,感谢他解囊相助的恩情。而此时此刻,杨龙友却是吱吱唔唔,说出了真正的出资人。原来家境并不富裕的杨龙友拿出的银两,是出自阮大钺。
3
阮大钺是何等人物?他怎么会送钱给侯方域?事出自然有因。阮大钺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进土,在朝为官多年,此人阴险诡诈,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搅得朝中乌烟瘴气。明思宗崇祯元年诛杀了宦官魏忠贤,阮大钺作为逆贼同僚,自然要受到株连。所幸的是并没有威胁到生命,他只是被朝廷削籍免官,退于南京闲居。阮大钺失位之后,并不甘心就此埋没。于是,他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暗中谋划,伺机东山再起。他是想通过杨龙友之手,送候方域一个人情,以备日后拉拢侯方域,壮大自己在党羽竞争中的势力。江南义士陈贞慧、吴应箕等人明察秋毫,看透了阮大钺的居心,作《留都防乱揭》对阮大钺的阴谋进行了揭露。阮大钺既恼怒又害怕,无奈此时手中无权,空有杀伐之心,却又无能为力。只好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只与马士英暗中往来。
候方域与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结下莫逆之交。阮大钺得知候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钱用,马上打通关节,设法让杨龙友把钱送给了候方域。并让杨龙友暂时隐瞒实情,阮大钺之所以送侯方域人情,其目的是想通过候方域而缓和与陈贞慧等人的关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他预想中的东山寻求基石。
候方域得知真像后又气又恼,他素来痛恨阮大钺的为人品质,曾为陈贞慧等人对阮的口诛笔伐拍手称快。如今无意中竟用了阮大钺的钱,欠了他一个人情,怎不让他气愤难忍?!他决意立即把钱退还阮大钺,以断绝奸佞之人的不良用心。为筹到这笔钱,候方域心事重重,借贷无门,郁闷惆怅,苦思而不得其解。李香君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为了帮助侯方域,变卖了心爱的首饰,又从姐妹那里借钱,帮助候方域渡过难关。
当李香君把凑足的钱交到侯方域手上时,他被香君的痴情,明理深深打动了。他紧紧拥着香君娇小玲珑的玉体,无语落泪,……。阮大钺从杨龙友手中接到他费尽心机援助侯方域的银钱,感到颜面尽失,尴尬气恼,咬牙切齿地恨道:“老夫有意与他们攀交,小子不知好歹,竟如此气傲,看老夫有朝一日,怎样与之结算!”
在明末朝纲不振的背景下,时局动荡变换,人事更迭难料。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福王朱由崧在—帮旧臣拥护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王朝,马士英成了执政大臣,随即启用阮大钺为兵部侍郎,继而又升为兵部尚书。
大权重握,阮大钺得意之极,跃跃欲试,清除异己,不择手段。政治斗争往往是残酷无情加肆意报复,权力的迫害有时候令人防不胜防,陈贞慧、吴应箕等人转眼被捕入狱。候方域得知消息后,知道黑手很快就会伸向自己,随决定远走高飞,以免遭受劫难。
在一个风雨飘摇且阴霾叠嶂的夜晚,媚香楼中昏暗的烛光映照着一对缠绵悱恻,情牵梦绕的人儿。时间一分一秒地向前推移,侯方域两眼满含凄切、怜惜,几次想挪动脚步,毅然决然走出那间曾经承载他诸多幸福欢乐的小屋。怎奈,怀里却紧紧抱着香君不忍撒手。他怅然地叹一口气,悲声柔意道:“唉——,人生难得一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秦淮天地之大,却容不了我们,我们怎能就这样分离?!”
4
李香君强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安慰侯方域道:“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悦,好男儿岂可在媚香楼中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合,在乎心而不在乎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结同心,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仍然可于魂牵梦绕间相约!”
香君的一番话给了候方域坚毅和力量,他终于挥泪离开南京,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师扬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候方域父亲的门生,为人忠贞耿直,正在扬州加紧操练兵马,准备抵挡清军南下。候方域终于壮志得酬,被安排在史可法身边做文书工作,为抗清报国效力。从此他与李香君鸿雁传书,倾诉相思,畅谈报负,彼此情相牵,心相印。
侯方域离开南京以后,李香君洗尽铅华,闭门谢客,天天凝视着那把订情的绢扇,一心一意等待侯方域归来。有许多慕名的达官显贵偏偏不肯死心,纷纷上门打她的主意,香君不被诱惑所动,坚贞不二,严词回绝。然而,不久佥都御史田仰督运漕粮,由扬州来到南京,为弘光王朝帮了一个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红人。马士英与阮大钺以弘光帝之名举行盛大酒筵,为田仰接风洗尘。席间,田仰表示久闻秦淮名妓李香君艳名,此行想顺便收为侍妾。阮大钺早有报复候方域之心,可惜候方域闻风远走,害得他无从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给田仰为妾,即讨好了田仰,又报复了候方域、李香君,岂不是一箭双雕!
阮大钺派人携重金前往媚香楼行聘,李香君毫无商量余地一口拒绝。她说:“侯公子虽然飘泊在外,但总有一天他会回来,以前我就拒绝了很多人的盛情美意,今天当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礼。”
谁知阮大钺已订下强娶之计,这边还在游说之中,那边迎娶的花轿已经吹吹打打,到了媚香楼下,娶亲队伍强行冲进媚香楼,逼迫香君上轿。侯方域临别时的不忍与留恋,欲罢不能的苦苦挣扎,相望无语双泪流,依依惜别的一幕,再次出现香君心头眉梢。泪水刹那间泉涌而出,那冰冷的泪水悄悄地漫过她的脸颊,她无语的唇…… 香君悲叹道:“候郎,香君无能,香君要先走一步了……”她泣不成声,哭得悲悲切切。她恨上天不公,恨阮大钺狠毒,恨自己无能力抗拒这一切。香君打定主意结束自己的一切,她擦干泪水,说要在楼上梳洗打扮,不许任何人打扰。香君上得楼来,打开后窗,毅然决然地跳了下去。
正在楼下等待的娶亲队伍,听到动静,赶紧跑去查看。
香君已经躺在血泊中,气息奄奄,不省人事。娶亲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再纠缠,抬着花轿灰溜溜地走了。鸨母李大娘与媚香楼的姐妹将李香君抬回屋中急救。杨龙友闻讯赶来,只见那把带血的绢扇孤零零地落在血泊中。杨龙友拾起绢扇,端视良久,深为香君贞烈品性感慨唏嘘。一个奇妙的构思,随即在他脑海中形成。
5
杨龙友带着绢扇回到自己家里,立刻在书房中坐下,取出一枝崭新的羊毫笔,就着扇面上的血迹稍作点染,血迹便成了一朵朵鲜艳欲滴的桃花,再以颜料略微绘出枝叶,一幅灼灼其花的桃花图案便完成了。杨龙友端详着绢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题写了三个小字——桃花扇。
田仰娶妾之事不了了之。
然而阴险恶毒的阮大钺并不想就此放过李香君。弘光帝昏庸无能,国难当头,不思治军理国,反而日夜沉迷于声色享乐之中。他嫌宫中歌姬的歌唱内容单调乏味,阮大钺便大献殷勤,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楼妓院挑选绝代歌姬送入宫中。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钺立即打着皇上圣谕的旗号,将其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这一招李香君着实无力抵挡,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宫门一入深似海,对于女人,那是个人间地狱的去处。即入地狱,何时能再见日夜思念的侯郎?她想托鸿雁传信给远方的情郎,然而战事正紧,交通断绝。无限相思,向谁诉说?李香君怀里紧紧抱着那把鲜血绘就的桃花扇,怀着对候方域的万般思念,在天堂中的地狱——皇宫,度日如年,相思成疾,容颜日渐憔悴。
不久,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时,李香君随着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此时的南京,街衢上已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抢掠,到处烽火硝烟,火光剑影,鲜血四溅,难民遍野。李香君深一脚浅一脚,向着秦淮河畔蹒跚而去。好不容易来到长板桥上,她站在桥头,举望眼,只见“媚香楼”方向已是火光冲天,媚香楼隐入火海之中。香君心里一沉,脚下发软,一下子跌坐在桥面上,脑子一片空白。
正巧,当年给香君教曲的师傅苏昆生路过长板桥,发现李香君可怜楚楚地坐在地上抹眼泪,连忙将她扶起。然而,他们望着慌乱悲惨,陷入杀戮灾难中的南京城,不知道何去何从。无奈之下,苏昆生带着香君随逃难的人流,奔往苏州。
然而,上天无眼。这天夜里,候方域也正在南京城里,他是在扬州兵败后脱身返回南京的,本想到媚香楼探望李香君,却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挂牵李香君的安危,火烧火燎地赶到秦淮河岸,却看到媚香楼燃成一团烈焰。侯方域站在媚香楼前注视火海,心中正如烈火焚烧,焦燥,疼痛。他在媚香楼附近徘徊寻找了整整一夜,却没能见到李香君的影子。殊不知李香君就坐在距离媚香楼仅有一箭之遥的长板桥上,无奈命运弄人,偏偏没让他俩相遇。
李香君在苏昆生的照顾下来到苏州,由于一路颠簸劳顿,精神又极度悲伤,身体已经难以支撑,身染重病的香君,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昔日好友卞玉京。玉京原来也是秦淮名妓,与香君交情甚好,两年前她迁居苏州,在虎丘的山塘置下一座清雅小院安居。卞玉京见好友逃难至此,热情收留李香君在小院住下,并请来名医为她治病。
6
香君在卞玉京的小院安顿下来,疗养治病。几经诊察,终于查出李香君患的是肺痨,这种病在那个时代,就相当于现在的癌症,香君的生命似乎在旦夕间,就要走到尽头,一个被疾病判了死刑的人,对于生活,该有怎样的希求?病中的李香君日夜思念候方域,她日夜捧着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忆侯方域的音容笑貌,任由泪水浸透衣襟。此时此刻,见到侯方域,是李香君奄奄一息的生命中唯一的祈求。这令古道热肠的苏昆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局势稍微平静一些,他就返回南京打听候方域的消息。多方探询,证实了候方域曾在南京寻找过李香君,了无结果之后,失望地回了故乡商丘。
苏昆生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到苏州告诉香君。香君倦卧病榻,憔悴、虚弱、凄凉。见此情景,苏昆生痛惜之极,自愿提出要北上商丘,为一对有情人再牵红线。
苏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开始咯血,病情一日重于一日,最终没有等到侯方域再来与她见面,便命归黄泉。弥留之际,她挣扎着让卞玉京为自己剪下一绺青丝,小心翼翼地用红绫包好,再把它绑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然后交给卞玉京,请她转交候方域,并留下遗言:“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正如宋·晏几道的《鹧鸪天》“……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几回回梦中相逢,几回回又是梦中别离,怕是梦中,却偏是梦中。现实的残酷,把一对恩爱情侣活生生拆开,使他们有情却无缘相聚。致使一缕香魂含恨九泉,浅怨缠绵无绝期,长恨人间路不平。
候方域得到苏昆生送来的消息,立刻启程,赶往苏州。可惜啊!当他来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君已于前夜怀抱相思而去,留下一段绝世爱情,令他心伤欲绝,肝肠寸断。
侯方域满腹经纶,在外闯荡多年,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活动经验,他仅用两年时间就撰写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两部书。李香君去世后,侯方域郁郁寡欢,日夜思念已故的香君。以致37岁壮年,便郁郁而终,追随心爱的人而去。
人生生前事,多留身后名。青楼女子有傲骨,英雄何故图虚名?!妓女忍将性命来维持自己的贞节和道德大义,士大夫则为一己之私,趋炎附势,改换门庭,断送一世名节。入清以后,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方以智出家为僧,杨文聪抗清殉国,陈子龙自沉明志。而候方域却耐不住寂寞,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而且只进了副榜,又引起许多人非议。之后,他对此举深悔不已,也许正因为此,他把自己的寓所命名“壮悔堂”,著《壮悔堂文集》。
“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侯方域默念香君遗言,郁郁而终。
附录:
关于李香君有三种结局:一种是终于在苏州与候方域重逢,被一个老头当头棒喝,两人拔剑四顾心茫然,勘破尘缘,出家而去,青灯古佛,了却余生;一种是李香君顺利嫁给候方域为妾,候方域变节南下,李香君则在候府被赶出家门,寂寥而死;第三种则是两个人最终无缘见最后一面,李香君留下一柄桃花扇恹恹死去。临去之前留下一句话:“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笔者推崇并相信第三种结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