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错误理论正确,王冬龄的乱书虽然辣眼,但符合沈鹏的理论

自从开启了创新之路后,书法就脱离了自然出新的轨道,急功近利的书家不再遵循“功到自然成”的原则,而是坚信只要引入西洋美术技法就能快速创新、一夜成名。于是,一轮又一轮书法西洋美术化改造开始了。走得远的甚至抛弃汉字,完全成为西洋抽象画。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就创出了不写汉字的乱书,在“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大展中,就展出了这类作品。

王冬龄

对这种不写汉字的书法,体制内书家与民间书家态度截然不同。到场的无论是画家,还是书法理论家、专业媒体代表,甚至是文化部门的领导,都对王冬龄的创新书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民间传统书家则对乱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这种已经脱离书法轨道的创新,就好比是田径赛场上,有人骑马来比赛跑步,按理说不应该有任何争议。然而事情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批评者声势浩大,被批评者却理直气壮,非要骑马与人比赛跑步,理由看上去也很充分。

王冬龄作品

怎么会出现如此矛盾的一幕:事实错误却显得理论正确?主要原因是创新一派预设了立场,他们认为书法是艺术,就应该按照西方美术的发展轨迹来发展。这个预设立场是从沈鹏提出“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方针开始的,在沈鹏的宣传资料中,借由启功先生的嘴说出来的“艺贵创新,先生得之”,更加明确了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书法被归为艺术,自然就不会例外。

王冬龄作品

把书法推到了纯艺术轨道上以后,西方各种流派的艺术理论纷纷进入书法领域,书法乱象由此开始。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及时刹车,或者有所规范,也不至于造成今天乱书、射书、人体书纷纷登场的混乱局面。然而提出书法创新理论的沈鹏,在这个时候又添了一把火。

邵岩射书

在一则采访视频中,沈鹏就公开表示,他不认为创新出了问题,事实是很多作品差不多,似曾相识,也就是说创新远远不够。尽管他也提到了“把古人优秀的东西拿来,变成自己的,这样一种功力,这样一种理念还不够。”但是怎么操作却只字未说,联想到他曾说的“不临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与传统完全相悖,清代梁谳在《学书论》中就说:“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 不临摹真不知道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清代梁谳语

如果说支持、鼓励创新还只是一种方向把握,沈鹏的另一个理论,则直接把创新书法推向了抛弃汉字的道路。英国美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把艺术定义为:“有意味的形式”,沈鹏对此深表赞同,并引入到书法中,提出了书法“形式即内容”的理论,主张书法应该脱离诗词、文字等“素材”,独立表现自己的艺术性。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我们就无法指责王冬龄的乱书、邵岩的射书、张强的人体书,他们都是在抛弃“古诗词、汉字”这些所谓的书法素材,进行书法形式本身的艺术探索。

沈鹏

受沈鹏这个理论影响的人遍布当今书坛,只是有的人走得没有那么远,他们舍不得传统书法受众带来的收益,还不想现在就彻底倒向西方美术。一位草书大家就试探性地抛出了“假如汉字没有了,书法也会存在”的谬论,以此来试探传统书法爱好者的容忍底线。一旦认可了他的理论,他会写出比乱书更离谱的书法来;如果反弹强烈,他会就此打住,继续游走在传统与西洋美术的边缘,这类投机分子在书坛并非少数。

张强书法

凡事有因必有果,今天王冬龄教授写出了大众不认可的乱书,但是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体制内书家,对此不以为然。没有别的原因,创新书法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艺术理念,无论是按照“创新”,还是“形式即内容”来衡量,王教授的乱书都完全合乎西洋美术的逻辑。于是,就出现了“逻辑正确取代了事实正确”这样荒诞的一幕,造成当代书法不是书法而是西洋美术的结果。如果不从书法理论上回归传统,书法乱象就不会停止。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