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汗多
小儿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体弱小儿,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小儿脾常不足,若平素饮食甘肥厚腻,可致积滞内生,郁而生热·。甘能助湿,肥能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由此可见,小儿汗证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常见类型:
一:肺卫不固
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淡,苔薄,脉细弱。
这种玉屏风散,或者中成药玉屏风颗粒。汤药可以再加龙骨牡蛎浮小麦凤凰衣等。夹湿者,舌苔白腻,可以用《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益气健脾祛湿。
二:营卫失调
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方剂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有的不感冒也可以用吗?可以的。仲景大论说过,无故自汗就能用。
三:气阴不足
证候: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这种常见大病之后,或者先天不足,太子参或者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等煎汤服用。在夏季夹湿可以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如果气血不足,面黄肌瘦,可以选用归脾汤加减。
四:湿热迫蒸
证候: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色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湿热内伏脾胃,会出现以上症状,可以选用泻黄散保和丸等合方加减。大便不通稍加大黄通腑泻浊。尿少色黄加车前子六一散等即可以。
外治疗法
1.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脐中,用橡皮膏固定。用于盗汗。
2.龙骨、牡蛎粉适量,每晚睡前外扑。用于自汗、盗汗,汗出不止者。
三、单方验方
1.黄芪散黄芪、牡蛎粉、生地各30g。共为细末,每服3—6g。,用于盗汗。
2.糯稻根30s,浮小麦、瘪桃干各10g。水煎服。用于自汗。
3.浮小麦30g,麻黄根10g。水煎代茶饮。用于自汗。
四、饮食疗法
1.黑豆煮烂,每日适量食之。有健脾固表之功。
2.鸭血糯米适量,煮烂食之。有补血和营之功。
本文参考中医儿科学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