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廖氏的起源与发展传承
廖
廖姓是中国第五十八位姓氏,在华南地区的分布比较集中。当今廖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总人口大约有487万。
得姓始祖廖叔安,叔安系帝颛顼后代。黄帝嫡孙颛顼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其后裔叔安因追随大禹治水有功,于夏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古飂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春秋时,飂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飂)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说文解字》记载:廖,人姓。作为姓氏,古时廖、嫪、飂通用,古有廖叔安,也作飂叔安,实际上廖姓由飂姓演化而来。《说文解字》记载:飂,高风貌。高风即西风。飂人以高风为氏族原始图腾。又,廖也通蓼、鄝。蓼,一种水草名。蓼人以水草蓼为图腾飂。、蓼分别成为氏族的名称和族徽,进而出现飂地、蓼地和廖地等,发展形成了飂廖字古文国,蓼国或廖国,最终出现了廖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廖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董姓,偃姓和姬姓。
第一支出于董姓。高阳氏颛顼之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之子飂叔安,封于飂,飂的故址在今河南唐河的湖阳镇,是夏商时代的侯国,西周初为周吞并。古代飂、蓼、廖通用,飂叔安也称廖叔安,其后以国名为氏,董姓廖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偃姓。皋陶为尧舜时代的刑官,皋陶氏族属于东夷族一支,皋陶,字庭坚,偃姓,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西周初其后裔被封在蓼,蓼国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蓼城冈,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灭。古代蓼、鄝、廖通用,蓼国之后有廖氏,偃姓廖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第三支源出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腿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国,子孙以国名为氏。由于廖国国小势弱,也不见于经传,难以确考,很有可能廖、蓼、鄝、同为一地,同出一人之后。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据说早在商朝末,缪,颜二姓因纣无道,同隐于黄河西北,改姓廖。到战国后期秦昭王时,四川地区的巴夷賨族中也出现了廖姓,后来成为川中大族,因此,我国的廖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外族加入廖姓群体的主要事件还有:宋朝时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的抚水州民即今毛南族先民中出现大批廖姓,清朝辽东地区的蒙古人也多取廖姓作为自己的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廖姓汉族。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在河南、四川。到了秦汉时期,廖姓已扩散到河北、湖北。到两晋南北朝时,廖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朝时期,中原廖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末,廖姓首次移民台湾。
宋朝时期,廖姓大约有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第七十三位。廖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廖姓人口的32%。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福建、四川,这四省的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江西、广东,这两省大约集中了廖姓总人口的18%廖姓在宋朝已完成了主体的南下,形成了湘鄂川闽赣粤廖姓密集分布区域。
明朝时期,廖姓大约有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八十四位。宋元明600余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廖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慢。江西为廖姓第一大省,约占廖姓总人口的43.4%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集中了廖姓总人口的13%。宋元明600余年,廖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南方迁移。廖姓聚集地区的重心向东南漂移。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廖姓人口大约有487万,排在全国第五十八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87万,增长了21倍之多,廖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余年,廖姓人口的增加率呈Ⅴ形。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广西、湖南四省区,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1%;其次分布在江西、台湾、重庆、湖北、福建,这五省市又占了廖姓总人口的30.3%,广东占廖姓总人口的15.2%,为廖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粵桂湘、川渝鄂、赣闽台三个廖姓聚居中心。在600余年间,廖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西部、西南部方向流动明显,同时向华中回迁。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廖姓的郡望主要有巨鹿,汝南、武陵等。廖姓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外,还有中乡、果烈、紫桂等。“中乡”和“果烈"堂号均典出三国蜀时的廖化。廖化为关羽的主簿,关羽兵败麦城,廖化在战场上装死得以逃回蜀国,后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称“中乡”堂。又因廖化做事果敢刚烈,又有“果烈”堂。
2、宗祠楹联
名荣万石;性慧六岭。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著归田录;称谪仙人。
肇侯封于德庆;倡节义于南宫。
伤心春尽,嫠妇悲吟;
感念恩深,小姑呕血。
3、族规家训
父母生尔身,深恩难尽说,饮食须及时,
衣服随寒热,百事都顺从,只要亲欢悦,
为弟当敬兄,莫听妻和妾,有话让兄先,
有事凭兄决,不可为家财,两争下口舌。
教尔待宗族,务必先诚敬,本是共祖生,
不可分远近,九世常同居,岂比另一姓,
凶事共相帮,喜事宜相庆,急难相扶持,
钱财不可吝,切勿因些微,一族互争竸。
尔等居郷党,切勿相争閙,告状打官司,
空费钱和钞,有何大冤仇,彼此图相报,
不可恃富毫,不可逞强暴,些小不平事,
何必深计较,大家心气平,公庭戒勿到。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廖姓族谱301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廖姓历代名人77名,占总名人数的0.17%,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一十一位,廖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并列排在第一百四十二位;廖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3%,并列排在第一百一十二位;廖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8%,排在第九十七位。
历史上著名廖姓人物:西汉钜鹿太守廖凯;东汉学者廖扶;三国蜀汉大将廖化;五代南唐大臣廖澄;明朝学者廖道南;清朝文学家廖燕,军机大臣廖寿恒,光绪进士廖廷相;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廖仲恺,经学家廖平。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固始县(发源地)
(一)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
这里是廖姓发源地之一——周朝时廖叔安的封地。
唐河县历史悠久,周朝时廖叔安被封于此,建立了古廖国,成为了廖姓的一个发源地。古廖国在今天唐河县湖阳镇所在地,只是没有任何遗迹了。
交通参考:南阳市火车站有开往唐河的客运车,车程1小时,车票1元。
(二)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这里是廖姓的发源地之一——皋陶后裔的封地发源地之一。只是现在有关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了。
游线二: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市(福山古寺)(发源地)——河南省信阳市(廖氏宗祠)——广东省连州
(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廖氏宗祠——革命圣地
位于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的廖氏宗祠,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红四军进驻古田后改名为“曙光小学”。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忠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目前是福建省收藏革命文物最丰富、规模较大的纪念馆。
交通参考:从龙岩火车站下车后可打个‘摩的”到当地的长途汽车站,乘到蛟阳的长途车在古田镇下车即可,车程1小时,车票10元。到古田后可乘“摩的”到廖氏宗祠。
特产:油柰:一种桃形的果实,柔软多汁,香甜适口。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果干,或制成油柰蜜饯。
顺道游:在上杭县东南80公里左右的水定土楼是近年来的旅游热点。
(二)广东省连州市福山古寺——廖冲创建
福山古寺又称清虚观,坐落于连州城北20公里处的保安镇内,为道家的天下72福地之一,又称“静福寒村”。为当地人廖冲于南北朝梁大通三年(公元531年)所建。相传廖冲博学善文,修行炼丹,终于得道成仙,被封为廖真君。其炼丹处被称为廖仙岩,后改为佛寺。那是一个古木参天的幽仙美地,林木把数十亩的平坦草地环绕起来。原来古寺有一泉(虎跑泉)、一池(印月单池)、二井(福字井、金狗跳井)、十一殿(如来佛殿、玉泉殿、北帝殿、三清殿、观音殿、山主殿、紫微殿、三宫殿、慈尊殿、康公殿和廖真君殿)。最旺盛时,有百多和尚护理寺院。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福字井,井台是一个一笔呵成的福字,清澈的井水从第一点处流出,顺着笔画流动,确是匠心独具。
廖冲仍有后裔留居保安镇,连州河村廖氏即廖冲之后。
交通参考:连州到福山旅游专线在连州北湖路乘“连州一卿罡一福山寺”的专线车,每10分钟一趟,车票2元。
门票:15元
住宿:经济房50—100元左右。
美食:保安全狗宴、清蒸河鱼(保安思园酒楼)。
活动:保安村的重阳节“抬大神”。
顺道游:连州的开发较早,2000多年以前便有了历史记载,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历史遗迹古建筑和文物,建于南北朝的慧光塔、始建于唐朝的燕喜亭、具有1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斜塔”连州慧光塔。此外,还有大云洞摩岩石刻、燕喜山石刻等古胜名迹。连州的卿罡、朱岗、元璧、马带等古村落,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连州奇异秀美的山水,“潭岭天湖”水面海拔高640多米,是广东海拔最高的湖泊。神秘瑰丽的地下银河,全长1500米,穿越四座大山,河之两岸石钟乳千姿百态,造型巧夺天工,具有“广东地下第一河”的美称。大东山山峦深秀,妙趣天成,拥有雾海、奇峰、古松、秀木、温泉、瀑布等景观。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