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气候的馈赠(上):史前气候冷暖无常,华夏文明如何诞生?

冷暖交替,本是地球常态。地球从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就我们目前所能了解的20亿年地球气候史中,地球就曾几经“寒暑”:历经三次大冰期(即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和两次“超级暖期”,即介于三次大冰期之间的大间冰期。当时间来到260万年前,就来了人类生存的纪元—第四纪,也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虽然号称人类时代,但人类文明的历史,还不到第四纪总长度的0.5%,尽管如此,人类文明的演化还是伴随着气候的冷暖交替而几度兴衰。

末次冰期盛冰期的平均温度较现今要低5~10℃,全球陆地约有24%被冰覆盖,而现代仅有11%,图为末次冰期的中国

第四纪冰期是一个大冰期,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两部分,其中包含了多次冷暖变化,科学家称之为冰河期和间冰期。间冰期是大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期,此时冰川作用相对地变弱,冰盖向高纬度退缩,雪线升高,冰体大量消融注入海洋,致使海平面上升形成大面积海侵;而冰川期则完全相反,气温相对较低,冰川大规模扩张。一个冰期与相邻的间冰期组合一个冰川周期 。

第四纪北半球冰期冰川分布(黑色)示意图

据中国地理学家竺可桢考证,第四纪经历了四个冰河期和四个间冰期:第一冰河期距今30万年至27万年;第二冰河期距今20万年至18万年;第三冰河期距今13万年至10万年;而第四冰河期距今6万5千年至1万5千年,那是在晚更新世,广泛的冰川运动把地球带进了离今天最近的一次冰期,气候比今天更加寒冷、干燥,重达6吨的猛犸象在欧亚大陆北部啃食着雪层下的嫩草。

第四纪北半球间冰期冰川分布(黑色)示意图

距今约1.2万年前,随着间冰期的到来,猛犸象离开我国东北,最终在西伯利亚陆续灭绝,这被视作第四冰河时代结束的标志。地球气候变暖也使得原始人类离开居住的洞穴,逐渐转移到平原上定居,生物的繁荣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促使人类群体不断壮大,原始的采集狩猎逐渐不能满足聚族而居的生存需要,于是在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催生了原始农业,人类步入新石器时代。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起于1万—8500年前后,止于3000年前,延续时间长达5500年,是新石器文化大发展的阶段。

这段气候最佳适宜期,在我国称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或“仰韶温暖期”。起于1万—8500年前后,止于3000年前,延续时间长达5500年以上。但又可以根据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大体划分为以下四大阶段。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使原始先民渐渐摆脱大自然的诸多束缚。

第一阶段是在8500—7200年前,以不稳定的由暖变冷的温度波动为特征。在8500年前气温急剧升高而导致降水增加,人类的生存条件大为提高,原始先民便发明了各种陶器来储存食物、水等生活用品,这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使原始先民渐渐摆脱大自然的诸多束缚。

粟和黍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作物,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主要的农作物,唐朝之前一直是中国北方民众的主食之一

此时的中国北方先民在黄河流域开始种植粟和黍;南方先民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而西亚的先民则在两河流域种植了小麦...,至此人类开启了影响深远的农耕文明。不过在8200年前和7200年前后,曾出现两次全球温度下降的干冷事件。

长江流域环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图

其典型例子就是在距今约9000至6000年前,长江流域的古气候在末次冰期盛冰期之后,气温和降水波动性升高,已接近现代气温和降水的水平,新石器文化蓬勃发展,后世发掘了诸如河姆渡文化遗址(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马家浜文化遗址(浙江嘉兴,距今约7000年)、崧泽文化(上海青浦,距今6000-5300年)、良渚文化遗址(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屈家岭文化遗址(湖北京山,距今5300-4600年)等新石器时期的遗存,长江流域也成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地区。

新石器时期各地区考古学文化分布图

第二阶段是在7200-5700年前,全球气候处于稳定的暖温阶段,也称为大暖期的鼎盛阶段。除个别地点因高温使得蒸发量增加而较为干燥外,各地气候均较暖湿。在亚洲,夏季风势力强劲,东亚气温普遍高于现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先民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温暖潮湿的环境,造就大批良田,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繁荣。后世也陆续发掘了贾湖遗址(河南舞阳,9000-7500年前)、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8500-7000年前)、磁山文化(河北邯郸,8000年-7600年前)、仰韶文化(河南渑池,7000-5000年前)、龙山文化(山东历城,5000-4000年前)等新石器时期遗址。

新石器时期河南地区的文化遗址分布图

据贾湖遗址考证,当时中原地区的气候环境相当于现今广西一带,年均气温比现今高出2~3℃,冬季最低气温高于0℃,降水比今日高出30%。温暖湿润的气候,决定了黄河流域原始社会的长足发展。据统计黄河流域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7000多处,其中代表仰韶文化的遗址共有5013处,如仰韶村遗址、半坡遗址、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长城一线,南抵江汉,单分布在中原地区的遗址就有3000多处。

5400年前,一系列干湿冷暖波动最终导致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衰落。

第三阶段是在5700—5000年前,是全球气候波动剧烈、环境较差的阶段。一方面承继着前一阶段暖湿气候特点,同时也出现了数次的降温事件。如敦德冰芯记录显示存在着3次降温事件。以5400年前为界,地球地质进入中全新世,在前300年亚洲季风势力减弱,导致降水减少;后400年,降水小幅度逐渐增加,随后又剧烈减少,地质学上称为“5400aBP事件”。一系列干湿冷暖波动最终导致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衰落。

黄河不同历史时期的入海河道分布图

黄河及其支流逐渐淤积,水位不断升高,至龙山文化后期,黄河泛滥日益严重。黄帝部落生活的中原地区,为了避免洪水的侵扰,一方面构建城墙和护坡来防御洪水,另一方面开始迁居高地,也就是从东部平原向西部高原迁徙,随之不可避免的与居住黄土高原的炎帝部落展开了一场大战,史称“阪泉之战”。战后炎黄及其附属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

炎黄华夏部落与蚩尤九黎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最终华夏、东夷共同融合为后来华夏族的核心。

而此时北方大地上,还有存在蚩尤所率九黎部落联盟,属于东夷集团,其发祥地在今山东曲阜,这一地区史前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约4600年前,九黎部落遭受洪水、海平面上升的双重压力,便向西即中原地区扩展生存空间,与炎黄部落联盟大战于涿鹿,史称“涿鹿之战”。惨烈的战斗,最终以以黄炎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炎黄部落得以进入东夷地区,最终华夏、东夷共同融合为后来华夏族的核心。

末次冰期最盛期海退时的海岸线示意图

这场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变的史前战争,在后世留下了诸多神话人物,如蓄水的应龙、制造干旱的女魃、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等。但参考对史前环境考古发现,在距今5000至4000年前,地球的气候环境发生了异变: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不断的冰川融化与降雨均骤然停止,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留下大规模海退的遗迹,但在4700年前,又发生了小的干湿冷暖波动。涿鹿之战中被巫术呼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古气候由平稳到发生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确实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

全球气候的降温事件,引发了异常的大洪水,最终导致全球范围的文明衰落。

第四阶段是在5000-3000年前,4200年之前是全球气候波动和缓的亚稳定暖湿期,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但以4200-4000年(即公元前2200年-2000年)为多灾时期,世界多地的气温和降水突然下降,全球经历了200年干冷期,亦称为“4200 aB.P.事件”。这是自1.28亿年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最为寒冷的一次降温过程,是对人类原始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代表着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全新世后期的开始。此后直到3000年前气候再次呈现多次连续的降温波动,全新世大暖期彻底结束。

撒哈拉的淡水湖完全干涸,非洲先民不得不迁居在尼罗河两岸,古埃及文明的古王国时期终结。

由于气候的降温事件,导致相对湿度增加而引发了异常洪水事件,产生了人口压力和地理限制,最终导致全球范围的文明衰落:非洲撒哈拉的淡水湖完全干涸,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终结;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阿卡德帝国消亡;南亚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向印度河下游方向迁移。

距今4200年前由于全球气候降温而导致的异常洪水,使得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衰落。

东亚古中国的长江流域产生滔天洪水,南方古代先民损失惨重,江浙的良渚文化和荆楚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在跨步到文明时之前衰落了;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接连出现干旱,黄河水量减少,处于黄河冲积扇下游的山东龙山文化亦开始衰落。

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发掘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聚落遗址。

同时期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则由于200年的干旱,致使湖泊水面锐减,裸露出大片良田,适宜华夏先民农业耕作。曾经泛滥的黄河洪水,又经过大禹十三年的疏通治理,不再为祸人间...,最终大量人口从周边迁居中原,人口相对集中,一方面导致资源短缺,引发了文化间甚至聚落间对于资源的争夺,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文化上的私有观念以及人群内部的分层,促使社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

夏朝的疆域图:红色为核心区,浅色为附属或影响区。

于是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来了,开启了华夏民族第一个世袭制王朝。

下期预告:文明是气候的馈赠(中):气候冷暖期交替,人类智慧集中大爆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