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昏侯墓出土的玉具剑,来看汉代的刀剑究竟有多牛

小时候,老师总问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在别的小伙伴纠结去清华还是去北大的时候,小编已经立志做一名仗剑四方、行侠仗义的侠客

小编和侠客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把剑。

行走江湖,必须人剑合一,一把与自己心性契合的宝剑非常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去哪里寻剑?

先从剑的历史讲起吧。

百兵之君

剑,短兵器,中国古代兵器的一种,发展过程历经石制、铜制、铁制时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中国剑历来讲究平直端正,在传统意识里,不但人要行止端正,连剑也要端端正正。因此历朝历代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都以佩剑为荣

​中国的刀剑文化与侠客文化一脉相承,讲究深藏不露

​李白的《侠客行》吟诵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剑不出鞘的时候姑且是个装饰摆件,普通的非常不起眼,。但是剑一旦出鞘,扑面而来的杀气,说是一剑毙命也毫不含糊啊。

​据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实物资料,剑产生在商代西周时期剑的形制渐渐走向成熟;至春秋战国时期,剑在形制和剑术理论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最有名的当属“越王勾践剑”

灭六国一统天下时,秦始皇曾“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虽对剑的发展有一定打击,但仅受限于民间。

汉代时期剑慢慢走向了多元化发展。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整个宴会情节高潮。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发生,民间剑术得到了精深的发展。

​▲闻鸡起舞——祖逖

唐朝时期剑的形制已经完全成形,与现代剑的形制相差无几。唐代,文人尚武的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汉代。例如全民偶像李白,人们对他的印象几乎只停留在了诗歌的造诣上,却忽略了他另一重身份:剑客

​从唐以后,中国剑形制和剑文化平稳发展。纵观中国整个剑文化历史,汉剑绝对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者之剑

提起汉剑,不得不提海昏侯遗址出土“刘贺的玉具剑”。刘贺墓中发掘出多把青铜剑,其中代表汉代最高品级的佩剑是三柄金丝缠裹的玉具剑,是当时社会身份的象征。海昏侯墓所发现的玉剑具均纹饰新颖,华丽精细,布局合理,生动巧妙,尤以浮雕的蟠螭纹最具特色。刘贺嗣子刘充国墓中,也发现有随葬的玉具剑。

​▲图片出自海昏侯官博

经常有人对玉具剑与玉剑具傻傻分不清楚。来来来,跟着小编记下重点,装饰有玉剑具的剑被称为玉具剑

听上去有点像绕口令,解释说,

玉剑具=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wei)、玉剑珌(bi)等玉剑饰。

玉具剑=剑+玉剑具。

成套玉具剑以西汉为盛行期。

​​▲图片出自海昏侯官博

玉剑首,在剑的柄端所装玉饰。西汉时期的玉剑首,绝大多数都有设计精美的纹饰图案。刘贺墓中所出玉剑首,有虎纹、谷纹、水涡纹等各种,工艺精细。玉剑首的背面,即与剑柄接触的一面穿有圆孔,供剑柄插入。另有一种是圆孔穿透,可供剑柄与剑首作穿绳加固用。

剑格,指剑身与剑柄之间比剑条稍宽的狭长部分,是保护手手的,所以也叫护手。

剑璏,穿系于腰带上,用来将剑固定在腰间。

剑珌,剑鞘末端的装饰物。

​​▲图片出自海昏侯官博

既然决定选择刘贺的玉具剑,小编特意到博物馆里仔细瞧了瞧。

​▲玉剑首

​​▲玉剑格

​​▲玉剑璏

​​▲玉剑珌

汉剑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天下归服

两汉时期,粗犷的青铜剑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被广泛使用的则是以钢铁铸造的汉剑。这种剑细长而精致,更便于携带,因此颇受文人喜爱。 两汉时期的文人与将士一样尚武,佩剑与习武是文人必修课程。所谓“剑者,君子武备,所以防身”就是这个道理。《晋书· 舆服制》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就是说,在汉朝,皇帝及官吏们佩剑是一种义务,特殊的仪式或场面更是不可缺少。

汉剑整体造型处处彰显秦汉两朝沉淀出来的一身霸气,剑身挺直,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在装饰上受汉代漆器影响,偏爱黑底红纹,剑身琢饰兽面、云纹、谷纹,剑鞘浮雕螭纹。“入鞘则朴实无华,出鞘则锋芒毕露!”

史料记载,汉剑在当时主要是用于步兵配备的战场实用兵器,配合盾牌使用,组成剑盾兵,直至西汉末环首刀逐渐取代汉剑成为战场主流。

东汉后期,汉剑彻底退出战场成为纯粹的权贵象征。主流战场用汉剑多采用铜制装具,朴实无华。士大夫权贵阶级佩剑则为追求华美,装具多采用玉具或使用错金错银工艺,成为装饰华美的工艺品

汉高祖刘邦称自己是,“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传说刘邦决定反对暴秦时,一条白蛇拦住去路,众人皆惧怕。借着酒劲,刘邦拔剑,一剑将白蛇斩为两段,随即率众进入芒砀山,最终建立了大汉帝国。

大汉帝国有两样物件并称为“乘舆之宝”,一件是象征王朝正统的“传国玉玺”,另一件就是刘邦的“斩蛇剑” ↑ (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 。新莽末年,各路刘姓子弟纷纷起兵,扬言夺回汉室江山。各路义军皆自称汉军,谁是正统?东汉光武帝刘秀一手托着传国玺,一手执着斩蛇剑,称帝名正言顺。

汉剑按剑条分面数量分类有三 :

剑身为4个面叫四面汉剑。

剑身为6个面叫六面汉剑。

剑身为8个面叫八面汉剑。

​▲上海博物馆藏六面汉剑

汉剑样式这么多,小编该选哪一款呢?

当然是选一款最霸道的。

汉剑都是国家珍贵历史文物,小编拿不走。

成侠的路上总是孤独且坎坷,那就,仿一把咯。

终于,小编带着心心念念的宝剑开始仗剑走天涯。

然后,过安检被没收了……

全剧终

海昏侯墓出土玉具剑

本文来自东家文博公众号 博物生

(0)

相关推荐

  •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

    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和动荡的历史时期,长期的战争促进了军事武术的发展,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影响又促进了武术内容的扩展.江南的富庶和偏安一隅的汉族政权的崇尚奢靡,以及城市的繁荣,又对娱乐及表演武术有了 ...

  • “击剑”与“剑道”溯源 ――汉代剑术研究之开篇

    在研究剑技时,龙哥感觉有两个跟剑有关的历史名词最令人扼腕:一是"击剑",二是"剑道". 提到"击剑",人们就会想到欧洲的击剑运动.欧洲的击剑 ...

  • 浅谈海昏侯墓出土的玉器与汉代的玉文化

    在全世界范围内,讲到玉器和玉文化,首推中华民族.随着海昏侯墓发掘工作的进展,人们发现刘贺墓藏的美玉众多,美不胜收,且各有十分神奇的奥妙. 据 初步统计,共出土玉器500余件,超过了曾侯乙墓出土玉器的数 ...

  • 杨博 | 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与儒家“六艺”典籍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 作者:杨博 原责任编辑:王立霞 作者简介 杨博,男,汉族,1986年7月生.籍贯河北衡水.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2015年至2 ...

  • 海昏侯墓出土玉器清晰图

    海昏侯墓即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又称南昌西汉大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 ...

  • 海昏侯墓出土的画像,让孔子形象被推翻,难怪会有3000名弟子

    2015年11月14日,已经沉睡了千百年的西汉海昏侯墓主墓再一次热闹起来. 这一次,一群特殊的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是一群考古学家.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很多奇珍异宝,也发现了许多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其中, ...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隶书,深埋地下美了2000多年!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各类墨书,其中有最新出土的隶书.汉隶是中国人首次追求美感的文字,这几张图里的隶书优雅古朴,尤其第五片的"死"字最后一笔,整片简都活了,有种遁去的飘逸,真神乎技矣! ...

  • 1985年,海昏侯墓出土一雁鱼灯,适合夫妻结婚用,增加情趣哦!

    1985年,海昏侯墓出土一雁鱼灯,适合夫妻结婚用,增加情趣哦! 文 | 韦爵爷 1985年,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一盏特别的雁鱼灯,引起了文物界各方关注,这盏灯工艺精湛,造型别致,而且还能避免空气污染,这 ...

  • 海昏侯墓出土一古镜,起初专家都不看好,后来却因它进行激烈争辩

    海昏侯墓出土一古镜,起初专家都不看好,后来却因它进行激烈争辩 文 | 韦爵爷 大家都知道刘贺被称为汉废帝,仅当了20多天的皇帝就被废除了,不过被废之后依然活跃在王室中,后来还被封为海昏侯,公元前59年 ...

  • 失传1800年! 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语》到底多重要

    汉简<论语·知道>篇首章译释 海昏侯简"知道"简文可隶定如下:[孔]子智(知)道之昜(易)也,昜昜(易易)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学者指出,海昏侯墓&q ...

  • 汉隶究竟有多美?看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书法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各类墨书,汉隶是中国人首次追求美感的文字,这几张图里的隶书优雅古朴,尤其第五片的"死"字最后一笔,整片简都活了,有种遁去的飘逸,真神乎技矣! 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