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居然只是因为一句谶言?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秦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封建国家,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而作为秦朝的缔造者秦始皇,他废分封、置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因此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誉。然而修建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却给秦始皇带来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有人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因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有人认为修长城反映了秦始皇的暴政,那一块块浸有民夫血汗的城砖,就是秦始皇蹂躏百姓的一个历史印记。民间传说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反映了人们对秦王朝暴政的痛恨,而据史书记载,这个给后世带来巨大影响的万里长城,它修建的起因居然是源于一句谶言,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万里长城呢?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非常焦急的等待一个人,这个人是位方士,叫卢生,这天本应是卢生来进献长生不老药的日子。等了很长时间,卢生终于来了,却并未携带什么仙丹妙药,只是带来了一本写着符谶、预言的书。秦始皇非常不悦,正要发作,卢生赶忙说道:“虽然这次没有寻到长生不老药,但意外寻得此书,书中所载令人惊骇。”秦始皇翻开图书一看,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这句话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秦朝要灭亡,二是灭亡秦朝的是胡,但是“胡”是什么意思并没有说。秦始皇看到这句话后非常震惊,他思虑后断定“胡”指的是胡人(他万万没想到是指的胡亥),也就是当时的匈奴。于是秦始皇立即派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那么秦始皇真的会因为一句谶言而修建万里长城吗?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确实是因为“亡秦者胡也”这句谶言,秦始皇就决定修建万里长城。但是窃以为“亡秦者胡也”只是导火索,当时匈奴对秦朝的巨大威胁才是秦始皇决定派蒙恬派兵驻守北境,修建长城的根本原因。
战国时期,秦、燕、赵三国都和匈奴接壤,在秦始皇攻灭六国的过程中,燕国和赵国自身难保,无暇顾及防备匈奴,而秦国一门心思歼灭六国,也顾不得防备匈奴。所以当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匈奴趁中原混战之际,挥师南下,占据河套、阴山等地,对秦王朝虎视眈眈。
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蒙恬用时四年修筑完成万里长城,时间之快令人咋舌,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秦、赵、燕三国因为与匈奴接壤,所以三国都修建了长城,蒙恬将秦、赵、燕三国修筑的旧长城连接起来,从甘肃临洮到辽东,绵延万余里,从此开始称之为“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