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佛像镜出土于鄂州
一提到中国最早的铜佛像,大都认为是现藏于美国旧金山市博物馆,后赵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铭的造像。
据个人所查资料,中国的铜佛像正式记载是在公元200年以后,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约220-280年).《三国志》记载有"窄融大起浮屠祠内有一尊金铜佛像",这是中国正史中首次明确的佛像记载。
1956年在湖北武昌莲溪寺校尉彭卢墓中,出土了一件鎏金铜带饰上镂刻有佛像。佛立于莲花台座上,有肉髻和圆光,袒上身,披飘带,下着长裙,赤足立于莲座上两侧各有一仰莲。该墓出土有吴景帝永安五年(公元262年)铅地券,说明此佛像的时代为三国时期。同时在南京赵士冈出土三国吴凤凰三年的谷仓罐也出现以佛为主的贴塑。考古与文献数据显示,三国时孙吴佛教的弘扬最为突出,从江苏、湖北及南京的出土文物都是在当时的吴地。这个时期的佛教却正处于兴盛的发展阶段,古武昌(现鄂州)是孙吴时期江南最早的佛教传播地点之一。据有关记载,南方的翻译佛经事业开始于武昌(现鄂州),大盛于建业(现南京)。如天竺沙门维祗难于黄武三年(224年)携〈法句经〉的梵文本来武昌,由他的同伴竺将炎和支谦二人共同译成汉文。其中支谦早在汉末建安年间即避难到武昌,后来偕竺将炎同入建业,被孙权拜为博士,与韦昭等共同辅佐太子。又据〈武昌县志〉记载,在县南六里原有佛寺昌乐院,系孙权迁治武昌的前一年(220年)所建,由于此寺要比孙权为康僧会所造的江东最早佛寺——建业的建初寺早27年,可称为江南最早的佛寺。县志又载,在县东一里有宝宁院,是孙权吴都武昌时所建,附近还有吴废帝孙亮所建的惠宝寺等。至东晋,名僧慧远在樊山建西山寺,附近又有寒溪寺,相传陶侃为文州刺史时,曾得到印度阿育王所铸的文殊菩萨金像一座,初送至武昌寒溪寺,后被慧远迎归庐山。南朝时,樊山间有无相寺,为梁邵陵王肖纶所建,附近江边还有涧饮等,说明这一带的六朝寺院较多。在鄂州出土的吴晋铜镜和青瓷器上,也发现有浅浮雕的佛像。凡此均足以说明当年武昌佛教之盛。
三国时期的佛像镜,铜镜发展到三国二晋时期,镜纽变化成一种扁平大纽。此时由于战乱连绵,铜镜铸造不甚精致。这是佛最早出现在铜镜上的形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由此可知,佛像镜的年代明显早于后赵建武四年的造像。所以三国二晋时期的佛像镜珍贵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