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么多年我们都理解错了这句话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孩子这一生最关键的起跑线是你啊。

1

在刚刚过去的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对来自十堰的母子感动了无数人。

他们看起来很普通。

没有深厚的学历背景,没有显赫的家庭条件,甚至,连母亲的工作都在这舞台一群星光熠熠的人中显得微不足道——母亲吕亚琴只是一个超市店长。

孩子刚上初一。

从孩子7岁开始,妈妈吕亚琴就用超市的废弃购物小票为孩子抄古诗词,每十首为一本,迄今已经抄了84本。

7年时间,84本,840首古诗词。

不仅如此,母子俩还一边背诗,一边学习诗词背后的故事,了解那些作品的来历和当时的历史环境。

为了做诗词抄本,妈妈常常熬到深更半夜。

日复一日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这些诗本启迪了儿子的人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量,经过一道道考验,最终母子俩一同成为了本季诗词大会百人团成员,站在了央视的舞台上。

这样的经历为儿子打开了一扇通向学识与丰厚的大门,当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

当一个妈妈觉得没办法给孩子特别富裕的生活的时候,她努力地给他一个富足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妈妈,是有远见的妈妈。

尽自己的力量,做有远见的父母。

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不急躁、不焦虑,教育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陪伴。

2

哪怕爸爸妈妈的身份很普通,认识到这些,也可以教出不普通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依恋对象。

父母的教育与爱的表达决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以及爱与被爱的能力。

有人说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但是家是孩子从小长大的地方,父母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触的人。

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回到家里,父母言行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更长久地左右着孩子的人生方向。

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是:

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老天分给他什么牌,他只能两手摊平,接过来,走下去。

但还有一件很幸运的事:

因为孩子的到来,我们可以给阔别大学和考试多年的自己,一个再次学习的动力。

闺蜜在生了孩子之后,从原来的厨房杀手、运动小白进阶成精致爱生活的女神。

因为孩子爱吃蛋糕,她就自学烘培。

不仅成为了当地妈妈群里首屈一指的烘培达人,还在老公的支持下开了一家小小的蛋糕房,竟然顺带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因为孩子不喜欢运动,她就先去学了游泳和网球,再跟孩子一起运动。

经常性的运动,让闺蜜身上甚至看不到太多岁月的痕迹,不管是体态还是面容都像极了二十岁出头的少女。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也别忽视自己学习的力量。

生活中那么多难关要闯,你都可以次次化险为夷;

面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成长,也就放弃了鼓励孩子的机会。

3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点燃了多少父母的焦虑。

很多父母们一度在它的振奋下,开始陪小孩奔波于各种艺术兴趣培训班,孩子的周末被家长排得满满的。

“谁家孩子又报什么班了,我家的可不能落后。”

“他家孩子报了奥数,这次数学考试考了前三,我也得给我家孩子报一个。”

“她家孩子学了钢琴,没学多久就过了级,说出去太有面子了,我也得赶紧让我家孩子练起来”

很多父母以为只有通过这样,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常常因此把孩子搞得很累,父母把自己也搞得很累。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

但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在于我们很多父母弄错了“起跑线”。

我们父母一直以为孩子的起跑线,是各种学习能力和技能特长的教育,把起跑线定在各种技能的培训上。

唯独丢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也就是我们父母自己。

作为父母,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的言行、思维方式,修养、眼界学识等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4

猎豹CEO傅盛说:

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差距在于认知。

因为技能上的差别是可量化的,不够熟练,多花时间钻研就是。

而认知上的差距无法量化,因为这是一种思维模式上的差别。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眼界、学识、思维方式等各种因素,通过父母日常的耳濡目染,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认知水平。

作为父母,只有永不放弃自我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眼界、学识,才能确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拖后腿”——因为父母的眼界、学识直接影响孩子起跑线的认知深度。

但仅靠父母眼界、学识就可以吗?

当然不是!

诚然父母的眼界学识很重要,但是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文化修养更为重要。

因为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一个人的教养是踏上社会的基础。

孩子可以不用很成功,但是必须成人,懂得怎么样做人,懂得怎么样与人相处。

在成都地铁2号线上,一个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坐地铁。

中途一位阿姨带着小宝宝上车,小男孩主动让了座。

在妈妈休息时,用手为妈妈垫着头,还帮妈妈背包。

一张照片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在充满爱、有教养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会爱人、有修养的孩子。

看起来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这些却足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融化在血液里,一辈子挥之不去。

5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体格健壮,自己就不该好吃懒动,而是陪孩子一起运动;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知书达理,自己就不该野蛮粗鄙,而是陪孩子一起学习;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优秀,自己就不该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而是要自己努力和上进。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教育从来都不是孩子自己努力,报个培训班、补补课就可以。

父母自身需要更多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眼界、学识、文化修养,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首先不能输了自己。

看父母前半生的学业、事业和生活状态,大抵就能猜得出孩子后半生的结局。

你进一步,孩子才会跟跳一步,你站得更高,他们才能望得更远。

著名科幻学家阿瑟·克拉克说过:

我永远都没有在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长大。

养育孩子,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我们和孩子携手,直到遇见更好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