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女儿喜提世界冠军:别让兴趣班扼杀孩子兴趣!
作者:周婧(finkel),青青莲子特约作者,俩孩妈,心理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现居香港,努力实践用所学来育儿,边育儿边育己(个人公众号沛优之选 ID:gh_6a3caf46440f)
01
刘国梁的女儿赢赢年仅7岁,就已经各种高尔夫冠军奖杯拿到手软;
马伊琍的女儿文爱马,夺得全国拉丁舞比赛的冠军;
王菲的女儿李嫣,一幅书法被拍卖出了26万元的高价;
黄磊的女儿多多已经开始参与话剧巡演……
明星们的孩子不仅出生好,而且在兴趣培养方面也十分投入努力,让普通百姓更是觉得在孩子兴趣培养上更不能松懈。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 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
曾有媒体报道,湖南11岁少年5年读30个兴趣班,因压力大导致满头白发。
暑假,孩子们不是在上各种兴趣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兴趣班成为孩子们最常见的“度假”方式。
朋友A,女儿十岁,暑假课程有舞蹈、主持、奥数;
朋友B,儿子八岁,暑假课程有游泳、英文、溜冰、编程;
朋友C,儿子六岁,暑假课程有国际象棋、绘画、跆拳道。
当问到:为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们喜欢这些兴趣班吗?兴趣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朋友们给了我大不相同的回答。
朋友A说,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在兴趣班的选择上主要是家长作主,舞蹈锻炼形体和气质、主持锻炼口才和表达、奥数锻炼思维和解难。
朋友B觉得孩子呆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与其让他在家浪费时间,不如去兴趣班,不管学什么学了总是好的。所以兴趣班大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男孩子在兴趣班释放了精力,家长带娃也更轻松。
朋友C坦言到看到别人家孩子都在学,自己也选择随大流,主要是担心输在起跑线上。会参考周围朋友们报名的兴趣班来决定报哪些班,希望孩子在今后升学会更有竞争力。
从朋友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给孩子报名兴趣班更多的是家长的需要,是家长望子成龙、释放焦虑、托管孩子的需要。有调查显示逾六成的孩子对报名的兴趣班并不感兴趣,很多时候只是在应付父母的安排。甚至为去不去上兴趣班导致亲子冲突,以至于父母们不无遗憾地感慨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
02
哈佛大学的家庭研究项目认为,开发兴趣会让孩子的脑细胞活跃,获得更好的认知能力和持久性的快乐。一个缺乏爱好、精神匮乏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沉迷于不良嗜好当中,寻求短期刺激,或者成为一个无梦无痛的人。
所以说家长们为孩子报名兴趣班不是错事,但错就错在不懂选择的排满日程表,没有清晰定位的全才培养观,让兴趣班变成“灭趣班”。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选报兴趣班呢?
观察孩子,找准兴趣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会更加用心的去学习、研究。如果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孩子反而没那么容易学好,也容易缺乏创造性。
如何找到孩子兴趣所在,可以在生活中多去观察孩子的表现,参考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多方面”的测验,分析孩子兴趣与特长所在。而拥有某项天赋的孩子在相应的兴趣班中能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
1 善于记忆诗歌和富有情趣的电视中的台词;
2 很少迷路;
3 能注意到别人情绪的各种变化;
4 经常问像“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之类的话;
5 动作协调优雅;
6 能很好地按调子唱歌;
7 经常问雷鸣、闪电、下雨等宇宙间的问题;
8 你改用了讲述故事时常用的一个词时,他会纠正你;
9 学习系鞋带、穿袜、骑自行车很快,且不费力;
10 喜欢扮演角色、编故事,且演得、编得蛮像样;
11 乘车的时候会说,“去年冬天奶奶带我来过这地方”;
12 爱听不同的乐器演奏,并能根据音色讲出乐器名称;
13 擅长画地图、绘物体;
14 好模仿各种表情和各种体育动作;
15 按规格、颜色收藏玩具;
16 善于表达做某件事的感受,如“这样做我很高兴”;
17 很会讲故事;
18 喜欢评论各种声音;
19 与某个生人见面时会说出:“他使我想起了小明爸爸的样子”之类的话;
20 能准确地说出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反映其能力和才华的类型与描述对应如下:
语言能力———1、8、17,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语言天赋,可以考虑诸如主持类的兴趣班;
音乐能力———6、12、18,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乐才能,可以考虑乐器、声乐类的兴趣班;
逻辑数学能力———4、7、15,代表他可能在数学、逻辑方面有天赋,可以考虑诸如棋类的兴趣班;
空间想象能力———2、11、13,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间方面的才能,可以考虑诸如乐高类的兴趣班;
身体运动能力———5、9、14,代表他有很好的身体动觉才能,可以考虑舞蹈或运动类的兴趣班;
了解自己的能力———10、16、20,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认识才能,可以考虑诸如表演类的兴趣班;
了解他人的能力———3、10、19,代表他很好地认识他人的才能,可以考虑诸如写作类的兴趣班。
二
掌握时机,并非都是越早越好
一方面,从发展成熟度来说,过早的开发无异于拔苗助长,效果也通常是事倍功半。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Arnold Lucius)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实验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8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儿童敏感期角度来说,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的感觉。在敏感期内施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迅速提升幼儿心智的发展。
例如4岁左右是绘画敏感期,这一时期孩子们的线条流畅度和色彩搭配能力有明显提升,而且会很愿意花时间涂涂画画。即便是这样专家仍然建议,在6岁前不要刻意培训孩子的画画技巧,而是尊重和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
合理预期,开阔视野还是技能提升
对于年龄较小、暂未有明确兴趣偏向的孩子来说,更适合以兴趣体验为导向的兴趣班,更注重孩子的兴趣启蒙,在轻松的气氛中点亮孩子的爱好。
因为学龄前儿童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探索欲都极其旺盛,乐于尝试不同的东西,所以可以尽可能的将时间花在帮孩子发掘和培养兴趣爱好上,让孩子尝试尽可能多的东西,广泛撒网,让他们体验不同。
家长在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急于帮孩子选定某项特长并有所专攻,而是在孩子确定对某样东西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之前,尽可能多尝试多摸索多熏陶。
如果父母再未了解孩子兴趣的情况下,就先凭空替孩子定下学习某项特长的目标,违背了兴趣班的初衷,结果可能是失望而归。而对于年龄稍大一些,并且已经显露出个性特点的孩子来说,可以考虑专项提升的兴趣班,数量不在多而更在精,让孩子有专业浸泡。
四
过程比结果重要,品质比技能重要
学兴趣不是长大之后能够成名,而是充分有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任何一项技能,从入门到精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这个过程当中,让孩子体验付出与收获的比例关系,培养坚强意志品质,从长远来看,比学会一门技艺更重要。
胡可曾在微博上晒出的一段安吉练钢琴的视频,只见小小的安吉边哭边说“我弹不好,弹不好,总是弹不好”,还着急地跺了一下脚。就在胡可以为没有办法继续练习的时候,安吉抹了一把眼泪,像发了狠誓一般说:“我今天一定要弹好!”于是又开始练起琴来。胡可被安吉的这一股倔强感动,她说:“我们不需要执着一定完美的结果,却要拥有坚持的品格。”
为人父母,在面对兴趣班选择的问题上,只需在恰当的年龄提供足够多的选择机会,如果孩子具有某类天赋,那么他会为今后打下基础,如果碰巧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没有坚持到底、学无所成也没关系,因为,每一项学习都有意义,都会丰富孩子的阅历、潜移默化地滋养孩子的灵魂和气质。
~end~
本文作者周婧,身兼多重身份,孕育两个孩子,努力实践用所学来育儿,边育儿边育己,感谢作者分享给我们的点点滴滴~
为人父母,该怎么样发现孩子的兴趣?该如何在兴趣培养中和孩子沟通呢?该怎么样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呢?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当孩子恐惧和愤怒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倾听孩子的情绪?
青青莲子来帮你,《育儿UP营—如何倾听孩子的情绪》课程,青青莲子最细致的育儿导师明芳老师,为您娓娓道来
点赞转发,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
青青莲子
中小学素质辅导 | 亲子育儿 | 女性成长 | 高端咨询 | 名人线下讲座 | 精选好物
持续更新,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