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法审美:看重笔墨之美,崇尚天真率意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其书法理论主要见于《画禅室随笔》。董氏的书法美学观点,也可以说是宋代文人书法美学思潮的余波。

《画禅室随笔》

中国书法的美虽然有其多元性,但归根到底,总离不开用笔使墨。董氏在《画禅室随笔》中,对书法的笔墨之美,曾一再予以概括强调。他说:“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

米芾书法

他又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并指出:“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这些都是对前人和自己用笔使墨经验的体悟、提炼、集中、概括。这类文辞简洁、内涵丰富的“窍”、“诀”、“真言”,正反映了董氏对笔墨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

巨然《秋山问道图》局部

董其昌也很强调风格意趣上的天真疏淡。董氏上承宋代苏轼、米芾的崇尚天真率意的文人书法美学思想,并与自己所体悟的疏而淡的书画美相结合,在书法理论和实践上追求天真疏淡的风格意趣。

苏轼-寒食诗帖

《画禅室随笔·论用笔》写道:“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板刻样。东坡诗论书法云:'天真烂漫是吾师’。此一句丹髓也。”《题王询真迹》云:“此王询(珣)书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在这里,董氏也标举宋人的天真理论,反对笔笔在纸素上成板刻样,棱痕全露,拘于法度,而极力赞扬苏轼的“天真烂漫”,推崇颜真卿“平淡天真”的行书。

倪云林山水画局部

南宗文人画派迥出天机、参乎造化的“渲淡”之法,就体现出一种“淡”的意趣。董氏在《题巨然<山寺图>》中赞扬了巨然“淡墨轻烟”的意趣,在《画源》中对倪云林“以天真幽淡为宗”的画风也深表赞赏。因此可以说,董氏要求书法具有“古淡”、“平淡”之美,实际上就是要求书法应有古淡天然的南宗画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