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涅将军”狄青:功勋卓著却惨遭排挤,谁制造了这场冤案?

引言

狄青是宋朝的一名将领,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凭借着自己的战功和智谋,在低于西夏和平定侬智高叛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做到了当时的枢密使,受到当时宰相韩琦、范仲淹的器重。

但是时运不济,狄青最后被欧阳修陷害,但是他的事迹经过口口相传,人们通过话本和戏剧的形式将其广为流传,世人称之为“ 面涅将军”。

1

时也运也

字汉臣,祖籍山西汾阳人,生于公元1008年的大中祥符元年,相传狄青是一名美男子,史书上说其“生而风骨奇伟”。

狄青没有很好的家世,出身贫寒,家中世代务农,这在当时的官员中是很少见的。在他16岁的时候,狄青的哥哥和人打架斗殴,将人打入水中,哥哥犯错,狄青就代兄受过,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但是狄青的运气很好。在他25岁那年,成为了一名士兵。

改变狄青命运的是宋仁宗年间,宋朝与西夏之间的这场战事。在宝元初年的这场战争扭转了狄青的命运。

元宝初期,李元昊叛乱,根据《宋史》记载,狄青这时只是一名低级武官来到前线作战的,当时宋朝的战局不利,士气低落。在这场战役中,狄青身先士卒,在前后四年里的大大小小24场战役中。
大破金汤城,攻略宥州....燔积聚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堡,正中敌军要害。
在这场战争中,狄青指挥了大小20多个战役,成功的保卫了国家的领土,保护了大宋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狄青每次上阵的时候,都“披发、带铜面,出入贼中,界披靡莫敢当”,也就是说狄青每次都披头散发,戴着自己的铜面具,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由于狄青屡获战功,屡获升迁,曾担任经略招讨副使、惠州团练使。宋仁宗听说狄青的赫赫威名,还亲自召见他,升到了枢密副使

2

侬智高叛乱

皇佑四年5月份,这时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广南西路爆发了侬智高叛乱,在大破邕州后建立大南国,接着一路打下九个州,攻下了广州。刚开始朝廷对此事并没有有太大的关注,直到局势危急才惊觉大事不妙,一时间朝野震动。

刚开始,宋朝廷在6月份起用了熟悉岭南余靖和杨畋,但是两人在连续进攻下战事没有太大的进展。
此时,狄青自荐,朝廷任其荆湖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狄青率领西北骑兵一路南下,不几天就到了广州。

据狄青所说,侬智高尤为善于利用地形,所以宋军屡屡受挫。根据这一特点,狄青请求朝廷派出西边蕃落骑兵一同作战,狄青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一夜间攻下刘昆仑关,仅仅10月内,就攻下了12个郡县,最终以马军取胜。

经过这次战事后,他被封为枢密使,成为当时最高的军事长官,这是他政治成就的顶峰。当时枢密使的官职基本上都是文官担任,当时朝廷一片反对的声音,因为枢密使武官担任的很少,可见朝廷对他的器重。

3

福祸难料

狄青一路功勋卓著,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最后,还是被朝廷排挤,最后狄青被朝廷罢免。担任了一段时间的陈州知州,不久就因嘴生毒疮,英年早逝。那么,为什么狄青会遭到当时众多官员的排挤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重武轻文”的国策,众所周知,大宋立国是建立在兵变的基础上的,宋太祖起初就是军功起家,在密策陈桥兵变后,被将士们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之君。所以,赵匡胤为了此类事情再度发生,就制定了“防弊之策”,实行崇文抑武的家法,让宋朝的后代子孙都遵循。
在军事上,当时武将的权利很小,只有领兵权,是没有指挥权的,所以民间就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而宋仁宗让狄青担任枢密使这一官职,是触犯了宋朝当时的“家法”的。

在促使狄青罢免的过程中,当时得欧阳修和文彦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欧阳修先后三次上书,请求宋仁宗将其官职罢免。在奏疏中,正因为狄青出身低微,受到了轻蔑。将其视为乱臣贼子,由此可知,欧阳修的这几封奏疏,对狄青的影响有多大。

狄青的老乡文彦博在促使狄青之死的冤案中,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彦博直接说狄青与比作是太祖。

当时的官员刘敞向宋仁宗上书,将狄青列为朝廷的最大威胁和祸患。此后,各种类似传闻频繁发生,耳根子软的宋仁宗终于动摇了,在公元1056年,将其罢免。不久,狄青就郁郁而终,时年49岁。

纵观狄青的一生,为人一身正气、谦和谨慎。在军事上,他整顿军纪、严明赏罚、与士兵同甘共苦,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每次打完仗他总是把功劳让给将士。一个优秀的将领具备的的智、仁敬、信、勇、严等优秀品质,在他的事迹中都有表现。

狄青的品德和武功在当时的朝野广为传颂,深受百姓爱戴。狄青每次出入京师,老百姓都要聚在路旁观望。

这位年仅49岁、曾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而是在仁宗的一群公务员的排斥、攻击和迫害中死去。他成为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牺牲品。这不仅是历史的倒退,也是宋代的悲剧。他的伟大成就将永远载入史册,值得被尊敬和怀念。


参考文献

《宋史.狄青传》

《东都事略》

《徐资治通鉴长编》

《狄青之死的深层原因》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