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露锋才是颜楷最真实的笔法?
我专栏中评价最差的一个,是讲《勤礼碑》的视频专栏,因为很多人看了视频之后就说我写的不是颜,不懂颜体笔法,是在乱写乱教。其实我楷书学过很多家,数不清,粗略一算三十家是有的,这还不算魏碑。但估计很多人连古代三十个书法家的名字都说不出来。我学的最早的是欧体,最多是颜体,后来从魏晋到明清民国,几乎数得上号的楷书名家,都写。单颜体而言,明清期间学颜的名家如钱沣,华世奎,谭延闿,何绍基,董其昌,傅山,祝允明等等很多,我基本都写过。颜真卿楷书从张旭褚遂良以及诸篆隶来,这些我也写,即便是颜真卿的字,从三十岁到七十岁诸帖,风格大不同,我亦临过。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论笔法,他们每个人都和颜真卿有区别,但在我看来本质是一样的,在笔法理论里,这些算篆籀笔法一支,两大体系之一,这在《书法心法》专栏讲过。我最弄不清的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我写颜的笔法不对。后来我明白了,他们说颜应该藏锋,我都是露锋,颜体笔画应当肥厚,我笔画瘦居多就不对。有时候我就想,都是人,智商也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为啥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看不出来呢?一开始还解释解释,后来就不解释了,因为我感觉他们都比我懂,振振有词能让我说不出话。
前段时间看到罗翔说了一句话,他说没进过城的农村人不识红绿灯,没下过乡的城里人不分五谷杂粮,这不是蠢,仅仅是因为他们接触不到,不理解而已。所以不要因为你知道,别人不知道,就带有知识的优越感。
他说的真好,本来我嫌别人蠢,被他这么一说感觉自己才是真的蠢。层次境界高的人,总能明目张胆的鞭策他人,还不会被厌恶,甚至让你觉得很有道理,以至于想跟他一起拿小鞭儿抽自己,边抽边说“打得好”。古龙“骗”稿费不也正是这样吗。以前香港小说按行给稿费,古龙文风是这样的。
“风”“冷风”“冷风吹”
写了六个字,午饭钱到手,出去喝两口回来接着写。
说没毛病,确实像骗稿费,说有毛病,这几个字凑三行更显意境,这就叫境界,说话办事总能堵上我那想反驳挣扎一下的嘴。
说回勤礼碑,关于我勤礼碑水平,你可以说我写的不像,因为我临帖从来不求形,但不能说我笔法有问题,我做的工作一定是足够多的。觉着颜体就该藏锋的人,多半是看了一些什么教程,这些几乎都是上世纪字帖印刷水平所导致的产物。在风化的石头上搞拓片,方的也会有部分成圆的,你只有贴着原碑看的时候,才会发现其风格上的差异。
藏锋是颜体的手法之一,是最重要的一个表现特点,但并不是频率最高的技法动作。横竖撇这些起笔,依旧是露锋为主,只有少数横竖以及横折会用到直转,顶笔藏锋,逆入藏锋等技法。
但不知为何,后来有很多人教颜体,都是教笔笔藏锋。我是理解不了的,可能他们水平高吧。
下图是我在碑林照的勤礼碑原石,当然有隔断是不可能拍清楚的,但从圈中细节也能看出来颜体多露锋,粗细变化很明显,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字帖中你根本看不出来,字帖和原碑是不一样的。所以拿着字帖,甚至是版本不太好、被电脑修过的来学习颜真卿,来以一种优越的姿态“教育”学碑的人,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论临帖,我可以说临谁都不像,但如说笔法,肯定不会学错,历代诸家笔法都在我脑子里。结字因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什么叫本质,千古不变的东西才叫本质。你学书法可能仅仅是喜欢其形体美感,但我学的是为了知道书法为什么能成为书法,为什么能流传到现在还被人追捧。千古不易,是不变,因时而变,是常变。于有限的规则中去创造无限可能,是书法的最难的地方,我们都在奔着这个目标前进。但它也是书法最残酷的地方,一万个人学,十万个人学,可能会出几十上百个“书法家”,但不见得有一个人能取得突破性成就。一百年间,数千万的书法爱好者,最后能出十个八个才华卓越,能出三五个有创建性高手,就已经不错了。
在这样的一门艺术面前,如此高的难度,如此高的淘汰率,如果不是想以书法混世,怎么有脸把练字,甚至是藏锋露锋都要批评一下,当成以一件有“优越感”的事呢?那得多无知。
但凡多看过几本书,多临过几本帖,能对书法了解深入一些,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关于对书法的优越感,水平越高是越谦卑的。我眼里算高手的书家,没一个敢自称书法家。于他们来说,我知道我是个什么货色,于历史来说,他们也知道他们是个什么货色,优越感都是虚的,谦卑是真的,因为都懂,在文化面前,我屁都不是。(为了不代表别人,此处只用“我”,不用“我们”)
虽然是一个书法号,但专栏并不多,因为很多问题说过一遍就不想再说第二遍,写一遍就行了,能看懂的人,一遍就够,没能力看懂的人,把王羲之挖出来给他讲也是徒劳。换汤不换药式的重复,与骗无异,不是咱品德高尚,只是咱没有古龙大侠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