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龙泉青瓷仿金银器元素的对比整理(上)
唐以来, 陶瓷器常借鉴金银器的造型和装饰元素,这股时尚流行于南北各窑,龙泉窑亦不例外。检索龙泉窑青瓷的出土和传世品可以发现:仿金银器元素在宋龙泉青瓷中还较少见,至元则更为集中和大放异彩,其种类和数量都远多于宋,甚至延续到明。
目前准备了11个不同的相关元素,受限于篇幅,分上下两期同大家稍作梳理,欢迎补充。
1、多情又知心的「梅梢月」
「梅梢月纹」是宋元时期流行的纹样,广泛应用于金银器、漆器、瓷器、铜镜等器物。江苏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出土的一副梅梢月纹银盘盏,银盘作五瓣梅花式敞口,平底錾刻水波纹,并打作出浮雕效果的梅枝、月牙、流云组成的梅梢月图案(图1);银盏亦作梅花形。这副盘盏是南宋中后期金银器的典型作品。
图1 江苏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出土的一副梅梢月纹银盘盏
图2 福建邵武故县南宋窖藏出土的一副鎏金梅梢月纹银盘盏
可见,南宋至元代梅梢月题材的花口银盘盏的制作从未间断,造型和纹饰也一脉相承。元代龙泉窑对梅梢月纹的花口银盘进行了忠实仿制,运用露胎贴花工艺表现梅梢月图案,模仿金银器的浮雕效果。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代龙泉窑梅梢月纹盘,作五瓣梅花口,内底用露胎贴花表现梅枝、弯月、飘带云,火石红色露胎与青釉对比鲜明, 枝头朵梅涂以白色泥浆;贴花图案以外,又用划花手法描绘出水波中倒映的梅、月(图3)。
图3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龙泉窑梅梢月纹盘
叶佩兰《元代瓷器》,第272 页,图495,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年。
2、粲粲如朝霞的「芙蓉花」
芙蓉花盘、盏是宋元时期流行的象生花式造型,多为银质,或加以金涂。盘、盏整体模仿木芙蓉,银盘作花瓣层叠展开状,内底中心为凸起的半球形花心;银盏作收拢的花冠状。目前已知较早的作品出土于四川彭州宋代金银器窖藏,为一件侈口、平底的银盘(图4)。
图4 四川彭州宋代金银器窖藏
图5 江苏无锡延祐七年( 1320 年)钱裕墓出土的一副鎏金芙蓉花银盘盏
元代 龙泉窑用模印成型和露胎贴花等工艺模仿了芙蓉花银盘, 表现出金银器打作、錾刻形成的效果。浙江杭州南宋太庙遗址元代地层出土的龙泉窑青釉芙蓉花盘,花口、曲腹、小圈足,内底贴塑无釉的半球状花心,细密的圆点状花蕊被三片花瓣围拢,内壁模印出层叠花瓣,上卷的瓣边、瓣面的纹理等细节都与上述银盘相同(图6)。
图6 浙江杭州南宋太庙遗址元代地层出土的龙泉窑青釉芙蓉花盘
3、守灵芽,搬「瑞果」
江苏溧阳、福建泰宁两处银器窖藏出土的「瑞果纹银盘」是宋元时期象生花果装饰器皿的典范, 代表了当时金银器打作技术的最高水平。银盘折沿、浅腹,内底饰桃、瓜瓞、石榴、荔枝等瑞果凸起于盘面,瓜果的高度甚至超过了盘沿,枝叶则微微凸起于盘底,瓜果、花叶层次不一,错落有致。以溧阳银盘为例,桃、瓜瓞、石榴呈“品”字形布列于盘内,旁边点缀并蒂荔枝,间以枝叶,所有瑞果皆打作而成,凸起于盘面,纹饰皆鎏金(图7)。
图7 江苏溧阳宋代窖藏出土瑞果纹银盘
盘口径16.5、高1.4 厘米。
图8 泰宁瑞果纹银盘通体鎏金
口径16.8、高1.4 厘米
龙泉大窑出土的一件元代青釉菱口折沿露胎贴花瑞果纹盘的造型、装饰、尺寸都与上述瑞果纹银盘相似。盘折沿、浅腹;内底呈“品”字形贴塑露胎桃、瓜、石榴各一枚,四周模印阳纹藤蔓、花叶,瓜果、花叶高低错落(图9)。
图9 项宏金《龙泉青瓷装饰纹样》,第89 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 年。
盘口径16.5、高2.5 厘米
不同之处在于,溧阳、泰宁银盘为圆口折沿,而此青釉盘则作菱花口折沿,造型更为俏丽。然菱花口沿本就是金银器皿的典型特征,宋元时期也有可能曾制作菱口折沿的瑞果纹银盘。这件龙泉窑瑞果纹盘显然是以宋元瑞果纹银盘为模本制作而成,显示出元代龙泉窑对金银器皿的忠实模仿。
4、升降交蜿蜒的「双螭」
宋元时期,以双螭纹装饰的成套金银盘盏颇为常见。螭一般被认为是无角之龙,宋元器物上所见者多面庞较宽, 略呈上宽下窄的心形,头顶鬣毛分作两边,无须,躯干纤细蜿蜒,尾端分叉作卷草状。
贵州遵义南宋晚期十四世播州土司杨价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一副双螭纹金盘盏,是年代较明确的标准器。其中金盘平口、折沿,内底錾刻细密云雷纹地子, 中心饰首尾相逐的双螭,螭身凸起,呈浮雕效果(图10)。
图10 贵州遵义南宋晚期十四世播州土司
杨价夫妇合葬墓出土金螭龙盘
所配金盏双耳为螭龙状。江苏金坛元代窖藏出土了一件蟠螭银盏,作一尾螭龙攀附盏缘状,此盏原应有配套的双螭纹银盘(图11)。
图11 江苏金坛元代窖藏螭银盏
元代龙泉窑的也有名品双螭纹盘,国内完整不多。其中,日本茧山龙泉堂旧藏的一件元代龙泉窑露胎贴花双螭纹折沿盘造型和纹饰都肖似杨价夫妇墓出土的双螭纹金盘(图12)。
图12 [日]繭山顺吉《龍泉集芳(第一集)》,第172 页,图506,
茧山龍泉堂,1976 年
该盘平折沿,浅弧腹,平底,圈足,内底釉上贴塑凸起的露胎双螭。螭首、螭身的形态甚至细部刻画均与金盘螭龙相似,仅未表现地纹。
图13 浙江龙泉大窑出土元代龙泉青釉双螭纹盘
浙江省博物馆《窑火遗韵》,第18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年。
当然,此处我们亭云古美术藏日本回流的「元 龙泉青釉螭龙盘」也是不多存的典型,原配日本旧藏木盒,双螭贴饰于釉下,更富水波潋滟之美感。
5、高腾「凤鹤」
江西新余渝水区水西镇元代金银器窖藏出土的一件双凤纹银盘,菊瓣形口,折沿,浅腹,内底中心打作菊花蕊状托圈,实为与酒盏相配的小托盘。托圈外饰双凤纹,衬以锦簇繁花(图14)。
图14 江西新余渝水区水西镇元代金银器窖藏出土的一件双凤纹银盘
叶佩兰《元代瓷器》中著录的一件元代龙泉青釉露胎贴花双凤纹菊花盘,菊瓣形口,内底中心贴凸起的露胎菊蕊纹,四周露胎贴塑一对舞凤,间以朵云,造型、装饰与前述双凤纹菊花银盘肖似,只是由于材质及工艺所限,装饰上不及金银器繁缛(图15)。
图15 叶佩兰《元代瓷器》,图494
相似的菊花盘还见于上海博物馆藏品以双鹤题材,皆为模仿金银折沿盘的作品。
图16 上海博物馆藏元代龙泉青釉双鹤纹盘
6、淡淡如「菊」
宋元时期菊花造型象生金银杯大为流行,有的还配以菊花形托盘。如四川彭州金银器窖藏出土的2 件菊花金杯, 其一圈足上錾刻“绍熙改元舜字号”字铭(图17);
图17 四川彭州宋代窖藏出土菊花金杯
图 18 韩国新安元代沉船也出水了菊花银杯
以上金银质菊花杯一般都以型模打作成重瓣或单瓣菊花形,内底中心多捶揲凸起的花心。南宋龙泉窑也曾生产与上述金银材质菊花杯相似的青瓷产品,如大窑发掘出土的菊花形小碗,碗内壁模印出菊瓣纹,内底中心有微微隆起的花心, 外壁相应刻划出菊瓣轮廓线(图19)。
图19 大窑发掘出土的菊花形小碗
浙江省博物馆《窑火遗韵》,第121 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年
南宋 龙泉窑青釉花瓣口杯
亭云古美术旧藏
元代龙泉窑也制作了大量菊花形杯、碗。浙江省龙泉市道太乡龚村古墓出土的元代菊花杯,内、外壁以模印及刻划的方式形成上下两层菊花瓣。除未表现花心外,余与金银质菊花杯极为相似(图20)。
图20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纪年瓷》,图229,文物出版社,2000 年。
另有菊花造型还见于高足杯和大碗。相比较,元代龙泉窑菊花形器物的器形要比南宋更活波,包括杯、高足杯、大碗等,其菊瓣的表现方式也与宋元金银材质的菊花杯更为肖似。
总体看来,纵观中国古代制瓷史, 陶瓷器的制作在追求实用和美观的同时, 更不断力求与时代风尚相契合,这也表现在对“高贵材质”器物的追摩。
时代流转,人们所珍视的高贵材质有所变化,陶瓷器的模仿目标亦随之变迁,由宋崇好上古青铜器,龙泉多仿礼器,到元蒙贵族当权喜好金银而又追变,这一现象在精品瓷器中尤为显著, 龙泉青瓷亦不例外。
元代龙泉窑大胆引入金银器元素,丰富了自身的造型、装饰形式, 也为青瓷的生产注入了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