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宜下第八

方八首大承气汤

治热盛,腹中有燥屎, 语者方

大黄(四两) 浓朴(八两) 枳实(五枚) 芒硝(五合)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煎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抵当丸

下血方。

水蛭 虻虫(各二十枚) 桃仁(二十二枚) 大黄(三两)

上四味为末,蜜和合,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顿服之。 时当下血,不下更服。

抵当汤

治同前。

水蛭 虻虫(各三十枚) 桃仁(二十三枚) 大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不下更服。

承气汤方

枳实(五枚)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分三服,如人行五里进一服,取下利为度,若不得利尽服之。

生地黄汤

治伤寒有热,虚羸少气,心下满,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生地黄(三斤),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芒硝(二合) 大枣(二枚)

上五味合捣,令相得,蒸五升米,下,熟绞汁,分再服。

大柴胡加葳蕤知母汤

治伤寒七八日不解,默默心烦,腹中有干屎, 语方

柴胡(半斤) 葳蕤 知母(各二两) 大黄 甘草(各一两) 人参 黄芩 芍药(各三两)生姜(五两) 半夏(半升)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取下为效。(《集验》用枳实四枚,不用芍药。)

治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方

柴胡 栀子仁 芍药 知母(各四两) 升麻 黄芩 大青 杏仁(各三两) 石膏(八两)香豉(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若热盛加大黄四两。

豉丸

治伤寒留饮宿食不消方

豉(一升) 杏仁(六十枚) 黄芩 黄连 大黄 麻黄(各四两) 芒硝 甘遂(各三两) 巴豆(去油,二百枚)

上九味为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二丸,不得下者增之。(崔氏云此黄素方。

(0)

相关推荐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和解方剂类(5)大柴胡汤《伤寒论》

    (5).大柴胡汤<伤寒论> 组方:柴胡20克 半夏10克 黄芩10克 芍药10克 大黄10克 枳实10克 大枣5枚 干姜10克 适应症:少阳病移向阳明病的小柴胡汤实症,分类大致如下: 1. ...

  • 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

    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证, 柴胡加芒硝汤证: 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

  • 《备急千金要方》下乳第九

    (方二十一首) 钟乳汤 治妇人乳无汁方. 石钟乳 硝石(一用滑石) 白石脂(各六铢) 通草(十二铢) 桔梗(半两.切)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三沸,三上三下,去滓,纳硝石,令烊,分服. 又方 石钟乳 ...

  • 《备急千金要方》下痢第十五

    (方十九首) 胶蜡汤 治产后三日内下诸杂五色痢方. 阿胶 黄柏(各一两) 蜡(如博棋三枚) 当归(一两半) 黄连(二两) 陈廪米(一升)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二升,去滓, ...

  • 《备急千金要方》风痹第八

    (论一首 方九首) 论曰∶血痹病从何而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形如风状.(巢源云其状如被微风所吹.)但以脉自微涩,涩在寸口,关上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 ...

  • 《备急千金要方》阴第八

    (论二首 方二十五首 灸法四首) 论曰∶ 有四种,有肠 .卵胀.气 .水 .其肠 .卵胀难瘥,气 治丸方 蜘蛛(熬) 桃仁(各五十枚) 桂心 蒺藜子 地肤子 泽泻 防风 五味子 橘皮 茯苓 ? 上十六 ...

  • 《备急千金要方》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

    (论二首 方六十三首 灸法八首) 论曰∶诸方说三十六疾者,十二 .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不通是也.何谓十二 ,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 ...

  • 《备急千金要方》宜吐第七

    (例一首 方二首) 例曰∶大法春宜吐,凡服吐药,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而脉寸口浮,胸中硬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以内有久病胸上诸寒,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得使人按之,反有 ...

  • 《备急千金要方》发汗吐下后第九

    (脉证七首 方十七首 灸法一首) 伤寒已解半日许,复心烦热,其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凡发汗后饮水者,必喘,宜慎也. 竹叶汤 治发汗后表里虚烦不可攻者,但当与此方. 竹叶(二把) 半夏(半升) ...

  • 《备急千金要方》指下形状第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指下.)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之乃得.)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 ...

  • 《备急千金要方》足三阴三阳穴流注法第二(下)

    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荥,注于陷谷为输,过于冲阳为源,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 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荥,注于临泣为输,过于丘墟为源,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