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益《上汝州郡楼》:看透不说透的境界,不是谁都能修炼成的
看透不说透,是人生的处世规则,是与人留一线的处世智慧,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也有人说,看透不说透是幸福,看透并说透是痛苦,这都是人生的教训。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年轻气盛,事事都想发表意见,最终将自己处于被动之中。
说话时,及时打住,留出意犹未尽的余地,让别人自己体会出来的效果,可能比直接说出来更好。话说半句不嫌短,事事说尽惹人嫌。什么才是看透不说透的境界呢?我们来看看唐代长寿诗人李益的这首《上汝州郡楼》,可能会有一番感受。
“黄昏鼓角似边州, 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看着黄昏夕阳斜下,耳边听着鼓角声声,仿佛又到了边疆的州郡一样,三十年前,我就上过这座郡楼。面对今天的山川破碎,我伤心可不仅仅是因为秋天而悲伤啊!
开篇七个字,“眼看”、“耳听”、“心想”,全有了,文字精炼无比。随即回到现实,我还是三十年前登上这座楼的,楼还在,城还在,但人、事全非,看看破碎的山川,我的伤心可不是为了悲秋啊!那为了什么呢?不说了,自己想去!这就是看透不说透。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结合历史,我们来给说透李益想说的事。这首诗写于公元804年,李益生于公元750年,卒于830年,享年80岁,是唐朝少有的长寿诗人。写这首诗时,李益55岁左右,从20岁左右登科为官,经历了三十多年,看着唐朝一代代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再难有当年的兴盛之世,心中苦闷,但又无法诉说,也就是看透不能说透,只好借助诗歌来表达心情,才有“伤心不独为悲秋”之句。
纵观历史,凡是文人,大多忧国忧民、悲怀愤世。登上一座城楼,面对黄昏、听着鼓角,就涌出如此之多感慨,为国家担忧,为百姓惦念。一股苍凉之感扑面而来,让人在诗篇的苍凉中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
至于诗人负心霍小玉、捆妻于家中的故事,则另当别论,属诗人个人的私属之事罢了。
另:1、该诗又名《上汝州城楼》。2、第三句也有版本为“今日山城对垂泪”。3、汝州郡楼,又称“望嵩楼”,是曾经的文化标志性建筑,现已无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