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第一村”河南陈家沟,坐拥“世界非遗”,成热门旅游地
河南温县,古时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是中国闻名的“武术之乡”和生态休闲游的理想之地。温县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但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以及古温国遗址、司马故里、子夏故居等众多人文景观,其下辖的陈家沟村,还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位于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陈家沟村,原名常阳村。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随着陈氏人丁兴旺,村中又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故更名“陈家沟”。古村南临黄河,北依太行,与伏羲画卦台、河洛汇流处隔河相望,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就诞生于此。
据记载,17世纪中叶,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优秀武术精华,结合导引吐纳,中医经络等学说,创编了一套既能用于实战又能强身健体的新型内功拳种,因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在当时,由于盗匪常袭击掠夺村庄,精通太极拳的陈氏族人攻入贼窟,将盗匪打败,从此来学拳的人日益增多,太极拳也得到了广泛开展。
数百年来,陈家沟大师云集、英才辈出,而在陈氏太极拳基础上发展出的80多套拳术、器械套路和20多种推手方法,如今已传遍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达到4亿,陈家沟也成为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每年都有大批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参观旅游。
步入陈家沟,随处可见太极文化的印迹,厚重的太极拳文化,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对太极拳习练者来说,来到陈家沟首先要拜谒的地方是太极拳祖祠,这里既是陈氏族人寻根问祖、祭拜先祖的家族宗祠,也是太极拳习练者祭拜历代太极宗师之地。
太极拳祖祠是一座占地200余亩的三进院落,拳谱堂、祖师堂、扬德殿、耀武殿等建筑沿中轴线依次而建。矗立于拳谱堂前的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铜像,拈须而立,神情肃穆,目光温和坚毅。在铜像身后有两块石碑,分别刻着“武”、“德”二字,“拳以德立,德为艺先”,是太极拳最基础的武术理念。
穿过第三进院的朱红木门,迎面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上建有三座拳阶石坊,分别刻着“招熟”、“懂劲”和“神明”,寓意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招熟气顺,可谓入门;劲收自入,可堪行家;神明自得,功法大成。值得一提的是,陈家沟拳师收徒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仪式,一般都要在祖祠里进行。
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10米的太极祖林,苍松翠柏,庄严肃穆,一年四季香火缭绕。这里有陈氏祖先陈卜墓,太极拳创办人陈王廷及陈长兴、陈有本、陈发科等历代大师的陵墓和碑记,数百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寻根问祖、祭祀拜谒的重要场所。
在陈家沟,还曾上演过中国武术史上最有名的偷师故事——杨露禅偷师学拳。当年杨露禅学拳的住处至今仍保存完好,这处面积2.94亩的两进四合院,原为清朝翰林待诏陈德瑚的故居,热播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中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杨露禅(1799年-1872年),清末直隶省广平府(今河北邯郸)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他十岁时来到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帮工。由于太极拳以前是陈氏家拳,不传外姓,即使本姓也是传男不传女,故杨露禅每日伏在角落处偷师学艺。著名武师陈长兴发现此事后,认为杨露禅是可造之才,正式传授他太极拳法,从此太极武术被发扬光大,成为国粹。
如今在陈家沟,老幼妇孺习拳成风,全村80%以上的人会打太极拳,至今仍有“喝了陈沟水,都会跷跷腿”的说法,堪称名副其实的“中国太极第一村”。在太极拳文化园内的太极演武场上,不时可见精彩的太极拳武术表演,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2020年12月17日,中国太极拳项目被正式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是让太极功夫从陈家沟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