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法传承至今,并留下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 | 夏商史话连载13 2024-08-06 06:39:56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连载13,欢迎收看。我国远古的人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早的活动是以太阳为依据,后来进一步观察夜晚天空的月亮和星星,并逐渐地掌握其出没时间、方向的变化。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得知作物的生长变化、寒来暑往和太阳、月亮的循环有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对太阳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得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对天象的认识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相传黄帝时,就已经有专门的人来观测天象,并且以此来推定春、夏、秋、冬四季,制定一年366天,“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尚书·尧典》)。虽然学者们对这些传说的可靠性有不同的看法,但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古代人们对天象的一些认识。夏朝建立以后,由于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需要按季节来耕种和收获,所以对天文、历法的重要性有了较多的认识。在夏王朝中还专门设立了“掌天地四时之官”,也就是说天文官。古书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左传·昭公十七年》)。《夏书》指的是夏代的史书。辰是指“日月交会谓之日辰”。“辰不集于房”是说日月交会不入其正常位置,也就是说没有安于房宿(后来的二十八宿之一)的位置,于是就发生了日食。这次夏代的日食,据《尚书·胤征》说,是发生在仲康时期,此时的天文官,也就是尧时的羲和的后人,也叫羲和。可是这个羲和大不如他的祖辈。他好酒贪杯,整天沉湎于酒食中,擅离职守,经常跑回家中去喝酒,喝得醉醺醺的,迷乱了本性,也不去观察天象。而这次日食,他没有观察到,未能及时报告,才引起了“瞽(乐师们)奏鼓、啬夫(管理农事的官)驰,庶人(百姓,或说是奴隶)走”。也就是日食发生时,天昏地暗,于是人们大惊失色,忙击鼓鸣锣,啬夫驾着车子跑,庶人们惊惶不安地往来奔走,为的是准备祭祀天神以救日。当时人们对日食这种天象的规律还没有掌握,一旦发生日食,便把它看成天神作祟,或是“天狗食日”。经过一场混乱以后,仲康命令当时掌管六军的大将、胤国的诸侯率兵前去“观象台”征讨羲和。胤侯奉王之命将羲和按罪正法。关于夏代这次日食的记载,从历史情况和具体时间上来说,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大家都公认夏代发生过日食,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支相配的“干支纪日”(或叫甲子纪日)法,是我国独有的纪时方法。相传在历法中纪日使用的甲子,是黄帝时就发明了。夏代是否也是使用干支纪日,目前虽然还没有见到当时的文字记载,但是从夏朝的17个王的名号来看,其中的胤甲、孔甲、履癸(桀)三个都是以甲、癸天干为王号。这种以甲、乙、丙、丁等为王号,见于商代的有三十一王。从商朝的甲骨文中证明了当时纪日就是以干支相配,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到癸亥为止,正好相配为60日,然后又从甲子开始,周而复始。夏代纪日是否也是如此,目前资料缺乏,不能确定。而甲骨文中甲子纪日是连续不断的。今天我国农历(夏历)中所用甲子纪日,一直是由商代延续下来,也有可能是从夏代就延续至今。这种在历法中使用的纪时方法能够延续三四千年,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夏朝的历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历法,详细情况今天还说不清楚。但是西汉戴德编的《大戴礼》中有一篇叫《夏小正》,这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传授的《夏时》,相传就是夏朝的历法。但是现存的这篇《夏小正》分为“经”和解释经的“传”的两部分。根据近年来专家的校正,经文一共只有421个字。对《夏小正》的成书时代也有不同说法,不过都认为时代较早。有的学者认为《夏小正》写成的时代应是在商代,最晚也是在商周之际。虽然它不完全是夏代的历法,但是其中还是保留着一些夏代、甚至更古老的资料。至于《夏小正》中解释经的传文,则是战国早期儒家的作品。《夏小正》中所用的月份是“夏历”的月份。在一年的12个月中,记载了每一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农事、田猎,以及与农事有关的活动。其中以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活动变化来进行农事活动的记载,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如在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一些有关物候的记载:正月:雁飞向北方,雉鸡振翼鸣叫(寻求配偶),鱼从结冰的水底向上浮,田鼠出洞了,园中看见韭菜长起来,柳树长出花絮,梅、杏、山桃开花了,农夫们修整耕田起土的农具耒耜等等。二月:到田中去种黍,羊开始生羔,开始祭鲔(捕鱼时候来到),堇菜长出来,开始採摘堇菜,昆虫蠢动了,燕子来到了家中作巢,黄鹂开始鸣叫,芸菜也开花了。三月:桑树萌发,杨树抽枝,蝼蛄鸣叫,采摘蘵草,桐树开花,斑鸠鸣叫。四月:麦蚻鸣叫,园中的杏树结果了,蛙开始鸣叫。五月:浮游虫大量的产生,伯劳鸟鸣叫,蝉也鸣叫了,开始分裁蓼蓝(染色草),煮梅子的时候到了。六月:煮桃子的时候到了,鹰开始学飞。七月:芦苇开花,小狸长大了,池水中长出了浮萍,扫帚草长成了,寒蝉开始鸣叫,这时雨也下得多了。八月:瓜成熟了,枣也下树,栗开始裂皮脱落,鹿开始交尾,鴽鸟飞去,田鼠多起来。九月:大雁迁向南方,燕子升高飞去,各种野兽入穴,菊花盛开,开始种麦。十月:冬季打猎之时来到,乌鸦忽高忽低的飞翔,夜长的时候到来。十一月:狩猎开始,麋鹿解角。十二月:弋鸟高飞鸣叫,冬风起,昆虫潜入地下。这是从远古的时代起,人们就世世代代的从采集、打猎、放牧和农业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这种观察自然界中的物候来安排农活的传统,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到现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从《夏小正》的经文里和其他有关夏代的资料中得知,夏朝使用的历法——夏历,一年称做一岁,“夏正”是“建寅”。因为古代人们把12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一年的十二个月互相配合,以通常由冬至的夏历十一月配子,十二月配丑,一月配寅,直至十月配亥。以哪个月为岁首,就称该月为“建×”。夏朝是以正月(一月)为岁首,正月初一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所以称为“建寅”。这种历法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密切结合的,所以人们就把夏历也叫做“农历(俗称阴历)。现在我们每年的春节,就是夏历年的第一天。 赞 (0) 相关推荐 古成都(3)|马车和农历为何出现在夏朝 大禹从治水经验中,总结出了"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的"六府三事九功"的和平文化文明模式.这不仅是中国各朝代的立国宗旨,且是中国文明文化的中心 ... 夏朝中晚期风云录:从杼东征,到桀亡国 | 夏商史话连载10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连载10,欢迎收看. 从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虽然有着贵族的身份地位,但仍先是在有仍氏做牧正,后又被逼 ... 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夏朝历法传承至今 | 经典中国通史13 我国远古的人民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最早的活动是以太阳为依据,后来进一步观察夜晚天空的月亮和星星,并逐渐地掌握其出没时间.方向的变化. 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得知作物 ... 471年夏朝、600年商朝帝系传承与大事记 |夏商史话连载36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连载36,欢迎收看.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禹 姒姓,名文命,字高密,鲧之子.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古南部一带) ... 世界三大名刃之首,大马士革刀,从战火中传承至今 本文作者:李修贤,由匠人工坊创作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起世界三大名刃--大马士革刀.马来克力士剑.日本武士刀,即使是不玩冷兵器的人也有耳闻.这种说法是近代一个亚洲古兵器学家,周纬正式提出来的.但其 ... 世界上的大家族凭什么传承至今的?甲骨文台历说字——世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是世代的世,世界的世,四世同堂的世.世这个字我们只找到了它的金文写法,金文的写法我们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出来它跟树枝树叶是有关系的,那三个点表示的是在这个地方能够长出新芽新的枝叶来, ... 日本历代天皇列表,从公元前660年一直传承至今 日本历代天皇列表,从公元前660年一直传承至今 传承至今的东珠 珠"是宝中至宝,稀世奇珍.所谓"东珠",亦被称为"北珠.大珠.美珠",乃是从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中出产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种珍珠.其与一般珍珠相比因晶莹透 ... 102岁贝聿铭逝世2周年,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传承至今的秘密是什么? 精英说 一个讲故事的公众号7小时前 编者按:提起贝聿铭这个名字,他象征着建筑界的极致传奇. 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从中国的香山饭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术馆,作为现 ... 非遗传承人的“鞋世界”:把传统老布鞋做成“潮流”产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5-17 09:43 中新社保定5月15日电 题:非遗传承人的"鞋世界":把传统老布鞋做成"潮流"产业 作者 李晓伟 李茜 吕子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