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时候,尽可能地成全自己。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二十几岁那几年,一直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游,一个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多年来,未曾感到孤单,只是不想亏待自己。

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朋友发给我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问我是哪个等级?

我看完后,跟朋友说到:“一件也没拉地全都做过。”

面对朋友露出一脸不相信的表情,我笑而不语。

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能自己做的事情坚决不给别人的添麻烦,哪怕求人10分钟能解决的事情,自己需要折腾一个小时,还是会选择自己去做。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经说过,大学那会儿,自己半夜一个人打出租,去医院挂急诊,紧接着脑CT、X射线等,一个个的项目做下来,然后住院,打点滴,一直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朋友才知道我已经请假在医院了。

前段时间也是,搬家,自己一个人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来来回回十几趟,把所有的东西打包,一件件地搬到新的住处,未曾想过麻烦朋友。

其实没有什么特立独行的意味,无非就是觉得,自己能解决的事,不要去麻烦他人。

一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最好的关系就是,不给熟人掉链子,不给生人添麻烦。

记得以前自己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寂寞是别人不想理你;孤独是你不想理别人。

“寂寞”二字,从部首看,都从房屋之意,带有房屋空荡清净之意,从这方面而言,对寂寞的解释说的过去。

至于孤独,想起了古代帝王的自我称谓“孤”,还有一个“慎独”,不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可能孤独有一种拒人之心,是从心出发的感觉。

我们可以让自己单,但却不能孤。可以慎独,但不能拒人千里之外。

可以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但不要让自己一辈子活在寂寞的日子里。

在这个地球上有一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她叫Alice。

她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她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

原因是这只孤独鲸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她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

不管科学家如何解释,这头“52赫兹”独自歌唱,独自旅行,是独一无二的。

她跟鲸群一起从加州向阿拉斯加迁移,因为冰层缩减西北通道被打通,所以她不小心游到通道里,一直往前,最后到了大西洋,由于要迁徙到更温暖的海域,它最终才会地中海被发现。这便是最重要的“鲸鱼目击事件”之一。

但是,等待另一只鲸的出现,需要的不过是时间而已。

2010年,一个研究团队在多年后头一次捕捉到了符合她模式的鲸歌。重要的是,在两个地方同时得到。

这头52赫兹的鲸鱼终于找到了同样歌声的另一个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一个人认识的人越多,证明这个人的能力就越大。于是便费尽心思的结交各种圈子的人。

直到看到这句话:认识100个人不如得到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认可。

那时才恍惚间觉得,人脉圈注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

挤不进的圈子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作贱了自己。

真是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感到汗颜。

现在的我,可能再也找不回曾经的那个自己,但是依旧觉得20岁的时候,不管是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一群人,尽可能地成全自己,方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 / END / —

点赞会变好看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