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相处10年,我总结出最关键的一点
文丨李小萌 编辑丨金雀儿
来源 | 小萌和她的朋友们(ID:withlxm)
小萌说
和女儿相处10年,我总结出最关键的一点——帮孩子了解自己。
尤其能帮孩子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帮他建立与世界的良性关系的重要前提。
孩子年幼时,只能区分简单的开心与伤心,无法表 达复杂情绪,例如消沉、嫉妒、沮丧……很多时候,孩子的失控正是由于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情绪造成的。
我们可以先将这些代表复杂情绪的词告诉孩子,让他们对此有个初步的印象,之后再找到与之对应的情绪。
当孩子不会表达时,我们可以帮他“说出来”。
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当世界误解你的时候,你要有能力、有勇气去解释,而不是用情绪代替行动。
这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教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
是帮他建立与世界的良性关系
女儿染指甲这件事,没想到会在我家引起一场不小的波澜。
那时本本四岁,一个周末,我带她去花卉市场。
本本非常喜欢那些鲜艳明媚的花朵,大多数的花她都能立刻叫出名字,我们在花丛中穿行,听她在一旁如数家珍:郁金香、紫罗兰、向日葵、龙血树……
突然本本在一丛低矮的小花前蹲了下来,她显然被难住了,仔细观察了半天,之后转头问我:
“妈妈,这种花叫什么名字?”
我一看就笑了,难住本本的花并不是什么名贵稀少的品种,而是我幼年时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凤仙花。
我蹲下来,对她说:“这个叫凤仙花,也叫蝴蝶花,还叫指甲草。”
本本得知这种花可以染指甲后,一定要买一盆红色的。
回到家她飞快地吃完午饭,就催我给她染指甲。
我陪她一起将凤仙花捣成花泥,然后帮她染了一个指甲,剩下的就交给她自己尝试。
过了一会儿,本本特别高兴地举着两只手跑来让我看,我一看就笑了,原来本本将凤仙花汁水涂满了整个手指尖,涂得乱七八糟、乌漆麻黑。
但本本特别开心,她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杰作”,看书画画时都特别小心,生怕把颜色碰掉后,爸爸回来看不见,隔一会儿就要去门口看看。
没想到的是,爸爸一进家门,看到本本兴高采烈晃动的双手,低头瞅了一眼,马上就说:“这是什么东西这么脏!快点洗掉!”
本本当时就哭了,她觉得委屈,自己辛辛苦苦一天的成果,就这样被爸爸一句话否定了,她也不明白指甲明明这么漂亮,爸爸为什么看了一眼就让她洗掉。
本本哭着跑来找我,在那一刻,我完全可以告诉她,不要哭了,是爸爸不懂我们,然后抱着她去别的地方玩,过一会儿她自己就会忘了这件不愉快的事,或者我干脆冲出去跟她爸干上一架。
但我也马上意识到,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示范。
于是我把她拉到床边,抱着她一边轻轻拍着一边说:
“爸爸没明白本本的意思,本本很委屈啊。他刚刚到家,是不是还不知道咱们下午是用了凤仙花染指甲,对吧?”
本本点了点头,我继续引导她:
“咱们去告诉爸爸,这是用指甲草染的,一点都不脏,好不好?”
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她知道,当世界误解你的时候,你要有能力、有勇气去解释,而不是哇的大哭一声跑开,用情绪来代替行动。
但那时候的她太小了,还不能理解这个道理,我只能做给她看。
我拉着她的手说:
“现在妈妈陪你一起去给爸爸解释一下,好不好?”
本本一开始有点抗拒,但还是跟我走到了爸爸房间门口,鼓起勇气又给爸爸看了自己的手指,我听见她小声对爸爸说:“我的手不脏,这是用指甲草染的颜色。”
本本爸爸这次仔细看了看她的手,又看了看我,意识到自己误会了,认真地给本本道了歉,父女俩解开了误会,和好如初。
其实这是一件生活中挺常见的小事,如果放任误会或者用语言反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加深矛盾,而教孩子去解释、用沟通解决问题,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妈妈,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种与世界的良性关系。
管理情绪这件事儿,还得孩子自己来
很多时候,孩子的失控正是由于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情绪造成的。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简单的开心与伤心他们可以辨别,但是更加复杂一点的,例如消沉、嫉妒、沮丧等等这些情绪,他们还无法做到将自己的感受与表达相对应,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将这些词告诉孩子,让他们记住,对这些词有个初步的印象,之后再找到与之对应的情绪。
我第一次给本本讲嫉妒这个词,来自我们共同读的一本书《换弟弟》。
那本书的主角是一个鳄鱼姐姐,因为妈妈生了弟弟之后,每天都和弟弟在一起,照顾他,鳄鱼姐姐就很不开心。
有一天轮到她看弟弟的时候,她就把弟弟送到一个弟弟商店,换了大象弟弟、小老虎弟弟、熊猫弟弟等,但每个弟弟都有令她不适应的问题。
最后,鳄鱼姐姐还是把鳄鱼弟弟换回来了。
听完这个故事,本本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为什么鳄鱼姐姐不开心呢?”
我说:“那是因为她嫉妒弟弟得到了妈妈更多的关注。”
本本马上问我:“什么是嫉妒?”
我想了想告诉她:
“嫉妒就是一种感觉,比如妈妈本来是要抱鳄鱼姐姐的,但是最后抱了鳄鱼弟弟,姐姐的那种不开心就是嫉妒。”
本本听完似懂非懂,刚好第二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怀里抱着她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我特别喜欢,就把那个小婴儿接过来抱着。
本本就不高兴了,一直在拽我,不让我抱那个小孩,于是我告诉她:“你先不要着急,仔细想想妈妈昨天陪你看的那本书,你现在这种感觉就是嫉妒哦。”
本本认真地想了一会儿,凑近我的耳朵小声说:“妈妈,那我现在真的非常非常嫉妒。”
说完,她就没有再阻止我抱那个孩子了。
客人走后,我告诉她:“你特别棒,因为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希望有了这件事作为基础,她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还是会采用沟通的方式,敞开心扉告诉我她内心真实的感受。
感知与表达之间那道看不见的鸿沟,需要她自己跨越,而父母的引导,就是架在鸿沟之上的桥梁,用来帮助她走出识别表达上的困境。
我希望孩子可以与自己的内心相连接,认识自己以及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容自信地面对人生,以一个开放的姿态去理解这个世界。
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和孩子谈论死亡?
当然,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有一个话题我们始终无法绕开,那就是关于死亡这件事,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扰——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和孩子谈论死亡?
作为正在读这本书的成年人,现在请你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初听到死亡这两个字,闯入你心里的是怎样的色彩与感受?
是灰暗、阴冷、悲痛、诀别、撕心裂肺的痛苦与无法挽回的绝望,还是平和与坦然?
我们从文化和传统中,学到了和死亡有关的词语,我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到了死亡带给我们的情绪。
然而,死这个字,如果被当作一个动词,它应该是中性的,它是大自然中万物生长和消亡的必然环节,却远远不是终点。
要不要和年幼的孩子谈这个话题,用什么样的切入点去讨论这个话题,我和本本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一天晚上临睡前,本本坐在床上突然对我说:
“妈妈,如果你死了,我会给你做一个水晶棺材,把它装饰得特别漂亮,然后在上面留一个位置。”
她手比莲花,置于头上。
“你的灵魂,迟早会来到那个位置,陪伴着我。”
我非常实际地回应她:“谢谢你,但是恐怕我需要被火化,因为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放棺材……”
女儿说:“那就把你的骸骨留下,挂在墙上。”她指了指床头对面的位置。
“你不怕吗?”我笑着问她。
“那是你的骸骨啊妈妈,我怎么会怕呢?”
我想深入这个话题,对她说:“本本,妈妈非常感动,你为什么会想起来给我说这些?”
本本想了一会儿,小手抱住了我,脸埋在我怀里说:“是因为爱,妈妈,我永远都爱你。”
我想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女儿对我的爱已经超越了肉体,她并不在意我用什么方式陪伴着她,哪怕她只有五岁,但已经约略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但总有可以留存的东西。
回想一下,这并不是我们之间第一次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而在更早的时候,两三年前,我给本本买过一本关于身体的绘本。
那本书里画了一副人体骨架,当姥爷给本本读这本书时,非常介意让小孩子看这些,当时恨不得将印有骨架的那页书撕掉。
当天晚上,本本告诉我姥爷生气了,但是那时的她,还不能理解老人讨厌那本书的原因。
于是我告诉她:“姥爷生气是因为这副骨架,因为会让他联想到死亡,姥爷觉得小孩子不应该想这些问题。”
“妈妈,死亡是什么?”本本问我。
我将她的手放在我的心口,让她感受那里的跳动。
“死亡,就是我们的心脏不再跳,眼睛不再睁,不说话,不呼吸,这就是死亡。”
我用非常生物学的角度解释给她听。
本本非常认真地倾听了我关于死亡的解释,并没有任何负面情绪。
之后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次,比如秋天看到落叶,她会说:“妈妈,叶子落了,就跟人死了一样,世界上的一切都会死的。”
这个时候我需要告诉她:“是的,但春天也永远都会回来,会有新的树叶长出来的。”
孩子正是通过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试探来不断地明确边界。
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会读更多的书,见到更多的人,遇见更多的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但我相信她至少能接受自己的情绪,然后尽量用平和的态度去面对和谈论死亡。
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一个时间表可以用来参照,在陪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时,一件事如果无法绕开,那么不如去正面面对它。
当然,还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接受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角度去解释。
我知道关于死亡的话题还会不断被提起,女儿也会渐渐触及到死亡的另一面,到那时候,我可能不仅仅用我的语言来给她解释和安慰,也许,还有我的行动。
作者简介:李小萌,原央视著名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亲子教育专家,萌享汇创始人,《你好爸爸》《你好妈妈》制片人,著有亲子教育畅销书《你好,小孩》,“儿童友好”和“善意养育”教育理念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