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里飞出欢乐的歌
2012年的仲秋,是我们毕业三十周年的季节。同学们相聚活动,由班委会牵头,衡阳籍的同学具体落实,组织一次聚会,地点湖南崀山。同学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在灿烂秋阳的温情牵引下,汇聚崀山脚下的一间酒店,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崀山之旅。
久居珠三角,未来崀山之前,我竟然对崀山一无所知。尽管我也是湘人。这同学们选择在新宁崀山相聚,除了能见到三十年未谋面的老同学,还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了解崀山。我们一行乘坐旅游大巴从衡阳出发,到达崀山时已是中午时分,在酒店安顿好后便去吃午餐。不到一个小时,便开始爬山。
丹霞地貌,我见过不少,广东的丹霞山,郴州的飞天山等都是。新宁的崀山,似乎显得有点与众不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类异型,各具情态。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被地质专家们赞誉成为“丹霞瑰宝”。
同学们相聚,打破了身份、级别、财产收入的界限。尽管有一定的差距,但时隔三十年之久,这些差距被同学们之间的友情所冲淡了。游览过程中,同学们谈笑风生,轻松愉快。崀山,地天一巷之深,紫霞峒之幽,展现了奇山之秀。我们在山脚下,沿着山谷往上爬,在上山的过程中,有几段长长的栈道,走在这些依着悬崖的栈道,心中便出现了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穿行于山环水绕、或直或曲的“巷道”中,我恍若时间隧道里的过客。一束束阳光照耀着,环顾空明;一片片树林,层林尽染,翠绿娇艳,像一片包容万物的海洋,但不像那钴蓝的大海那样鱼翔浅底,却又独属于自己的盎然生机。山间有古寨,遗迹残破,传石达开曾驻兵如此,然多不可考。景行深处,巷、峒、桥、瀑、崖错落有致,一步一景,一景多姿,将险与美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目不暇接。同学们纷纷拿出相机,或单拍风景,或人景合拍,嚓嚓嚓地将这些美景收入“囊中”。
跌宕起伏动感强,一景多姿,移步换形,形色气质和谐协调。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我想,这应该是崀山的一大特色。例如天下第一巷的高和长,八角寨的惊险,亚洲第一桥跨度的宽,蜡烛峰的陡峭,红华赤壁的艳丽,将军石的俊俏,骆驼峰的形状等在同类地貌中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美景观赏价值。天一巷,窄而长。”站在入口处,一眼望不到头。进入天一巷的一刹那,一股风扑面而来。高大的崖壁与深邃的峡谷随处可见,一些巨大的石峰如“辣椒峰”、“蜡烛峰”、“骆驼峰”等赫然耸立。一线天峡谷群中的辣椒峰。峰高180余米,头大脚小,恰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我想,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是不是造物主早就知道湖南人爱吃辣椒?从而就造出了这么大的一根石辣椒。
石峰石柱的周围是壁立的悬崖,裸露出红色的岩石。而峰顶平坦之处却生长着一簇簇葱绿的森林。这些长在峰顶的森林,像一个个时髦的“朋克头”,构成一道奇特的风景。山峰之下,黄的一块,绿的一块,一条小道,几片民宅,精致古朴,民风纯正,田园怡静。山上山下,美景绝伦,美妙交融,辉映成趣。
到了崀山如果不登八角寨,那是天大的遗憾。崀山最美妙、最动人心弦之处,是从八角寨峰山顶俯瞰崀山丹霞全貌。天姿原海,朝起夕落。拥用鲸鱼闹海,三羊开泰,龙头点香,神斧降龙,天门中开,仙人下棋等景观。我们登上1708级石阶,便到达了峰顶平台,上面存有建于明代的云台寺遗址。古人有言曰“山登绝顶我为峰”,“登泰山而小天下”,大抵如此。放眼望去,跌宕起伏的丹霞峰丛波澜壮阔,蔚为壮观。其山势融“泰山之雄、华山之陡、峨眉之秀” 于一体。景区中的眼睛石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形神毕肖,令游者和文人骚客浮想翩翩,遐思泉涌。我站在山顶上,突然间想起了教我们大学语文课的贾老师。他在我们快毕业时写给同学们的那首诗,“我们是蓝天,我们是白云,风使我们相逢,却只有那短暂的一瞬间。心里的话儿似大海里的水,此刻却只有默默地注视着天上的星星……”我记得,贾老师好像是新宁人,几十年过去了,不知其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们感叹造物主之神奇,将八角寨分给了两个地方。一边是湖南新宁丹霞群,一边是广西资源的丹霞山峰群。伸向八方的八个山峰有六个山峰在湖南,两个在广西。现在两边都开发。名称上有新宁八角寨和资源八角寨。长达十余公里幽深莫测的峡谷中,构成一座天然的艺术长廊。自然的变幻无穷,也带给八角寨不同形态的美。雾海蒙蒙时,浮运缥缈之中,群山逶迤起伏,大小百余拔地而起的赫红色奇峰异石,酷似一群飞腾嬉戏的巨鲸,时而被云雾吞没,时而露出首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因此,被称之为“鲸鱼闹海”,这一绝妙美景还被专家誉为 “ 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 。
神奇的崀山,有着黄山的雄峙、天山的奇绝、华山的险峻、桂林的灵秀。大凡名山大川,自古以来都能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崀山也不例外。周敦颐、曹一燮、陈永献、林继显等一批文人骚客先后至此寻游,陶醉于斯,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文。抗战期间,诗人艾青在新宁教书,爱上这一方神奇山水,感动得说出了“崀山山水赛桂林”的佳话。崀山还有一段威震中国近代的史话。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即兴于此地,湘勇亦兴与此地,一时人物甚重。是非功过,谁人评价,惟此山虽有痕迹,却默默无言。
临别的那天晚上,班委会在我们下榻的崀山酒店为同学们举办了一场歌舞晚会。晚会上,同学们自由畅谈交流,尽情演唱。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这首充满活力,充满正能量的歌以第一人称的写法,由年轻的朋友们相会在欢歌笑语、春光明媚的今天,向"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的未来引申开去,道出了"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的主题思想,最终唱出"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的理想和抱负。这首歌,我们学生时代最喜欢唱,时隔几十年再唱,使我们忘记了自己已经步入中老年人的时期,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个青春年少的激情燃烧岁月。晚会中,有人翩翩起舞,有人引吭高歌,有人诗兴大发,有人调侃讲“故事”……节目丰富多采。晚会时间如同春节联欢晚会,长达四个半小时。在一曲《二十年后再相会》结束。
当年的我们,单纯又美好,风华正茂。通过激烈的高考竟争,实现了人生的跨越,争分夺秒,刻苦学习,胸怀大志。几十年过后,在快到退休的年龄时,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也大都小有成绩。《二十年后再相会》这歌曲很美耐听,其歌词也催人奋进。“我们和心愿心愿再一次约会, 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那时的天噢那时的地,那时祖国一定更美,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那时的你噢那时的我, 那时成就令人欣慰……”当我们唱起这首歌,心潮澎湃,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憧憬。崀山之聚,班委会的几位同学可谓是费尽心机,自然之美,同学之情,尽显于此次崀山之旅。既与大自然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之壮美,又增添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山之良者,谓之崀。概而观之,崀山就像一幅姹紫嫣红、色彩斑斓的油画,绿水、青山、丹霞、红崖、银瀑、辣椒、脐橙等相互映衬、光彩夺目。有人说:心无感应,则景静于外,死景也。心生灵犀,则景动于内,活景也。识活景者,观其形,则知其变,威其势,方感天地之灵也。此次崀山之旅,同学们情景互动。在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崀山灵气的抚摸和浸润。同学们相聚,似乎又呼唤出了一种久违的激情。我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在崀山里飞歌,飞出了一首欢乐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