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情设境,引生入胜

情境的设置对于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情境的设置可以活跃教学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对学习内容的新鲜感,认同以及接纳。学生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产生感情互动,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学得更加的轻松与快乐,也促进学生对于语文这门科目的热爱。

1.运用语言营造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是教学最重要的创设情境的手段,不管是什么情况下,语言都是最简单创设情境的方式,它不受时间、地点、空间、人力等其他因素的限制,它是表达感情和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语言去激发学生的灵感,用富有感情的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再现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用形象的语言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用深情的语言传达文章中作者的感情。语言让学生遐想无限,让学生闻言、闻声如身临其境,达到以语动人,以言寓景的目的,实现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共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感情世界。所以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好好运用语言去创设情境。实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置于情境之中去体味文中的人生百态,实现感情共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是情感教学派的代表人物,她非常擅长用语言来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自己的教学。她在讲《雨中登泰山》时,是这样导入课文的:“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月》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请作者作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这样的语言逻辑思维清晰,感情细腻,又富有文化底蕴,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由地生发出对于泰山的向往之情。

2.运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可以表达感情,不同的旋律的音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音乐像是山谷中的清泉,滋润心田,让人心旷神迷。音乐好比妈妈的手,给心伤的孩子以温暖;音乐好比方向牌,给迷茫的孩子以方向;音乐好比可乐,给疲惫的孩子以激情。音乐可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不同的情感体验,感染力巨大。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教学课文时选择相适应的音乐,可以增强情感的感染力。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可以更好地体验文章当中情感的变化,学生们跟随着音乐背景来感受文章感情并体味着文章的精华。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高中人教版选修课文《将进酒》时,在对这篇课文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将《英雄的黎明》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曲子气势雄浑,又富有悲壮的色彩,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将进酒》一文雄浑悲壮的氛围之中。

3.运用图像再现情境

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都是运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只是通过语音来表达教学内容,现如今高科技发展迅速,各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现代多媒体教学为图像再现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图片,可以用电脑播放视频,将声音、图像结合起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文本上的抽象符号转化为形象的内容。语言图像化,使得课程教学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形象化。在学生面前可以展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氛围。

如《鸿门宴》的教学中,人物形象的赏析是重中之重,一位教师在前两课时梳理的文章大意之后开始让学生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位教师就巧妙地借用了《绘本中国通史》中的图像来再现情境。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像学生展示了绘本中有关“鸿门宴”的四幅图画,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抓住每一个细节,充分的了解及掌握每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的举止神情,然后细细品味书中的相关内容,如身临其中般体会其中的内容,达到人在书中行,与文章的内容共鸣。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不使用图画讲解的话,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教学课堂枯燥,缺乏想象力。没有图画带来的更加深刻,具体。使得教师在授课也比较吃力,言语虽好,但是也有缺陷,只有图画跟语言结合起来,创设情境,是学生置身于文章的内涵之中,才能让阅读更加美妙,让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精髓,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情,才能达到与作者共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进入良性循环之中,不断的进步。

比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了几集电视剧,通过与电视剧进行比较阅读,也使得学生更加易懂,深入的了解这篇课文,这些都不失为一个很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个人体验的好方法。

4.进入生活,经历情境。

生活经历情境使人更能明白得与失,使人更加了解生活的意味,使得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更加深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很多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描绘他们从曾见过的物与景,学生会希望能够亲眼看到这些景,亲身经历这些情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蜀道难》写到蜀道的高、危、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只能品味书中的语言文字,完全不能亲身体验蜀道的难在何处。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教师要在教学生背诵、描写的壮阔的景象时,让他们明白,不观世界怎知自己渺小的道理。语文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积极让学生去体验现实生活,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世间万物的奥妙。体验式教学应该贴近生活,把学生的思维、视野扩展到大千社会、美丽自然中去。这样以来,学生产生的体验更加深刻,达到的效果更加明显。比如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之前,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荷塘中体验一下。有了夜色中荷塘的真实体验,学生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将会有更深刻的感悟与体会,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