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研究|基于学情的学校课程优化 ——徐教院附中课程计划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摘 要】徐教院附中在十多年的课程建设中,始终坚持把国家立德树人的方针政策同学校九大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完善课程建设,让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更加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追求。徐教院附中每年通过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课程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师生座谈,课堂观察等形式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优化原有课程,促进课程良性实施。

【关键词】学生发展需求  课程优化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校以课程校本化实证研究为核心,将基础型课程标准化研制和拓展探究型课程开发作为校本化实施的两大抓手。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无疑给我校的教学带来了持续的变化,使课堂内外的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不断的挑战。我校依据培养目标,制订了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层级,进一步完善课程框架,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式、项目化自主式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解决具体的、实际的问题能力,让我校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同时,我校作为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在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方面能够充分实践。2019年6月采取听评课、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先后对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文献法。我们精心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分别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每份问卷共包含35个问题,问卷在线完成,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918份,教师有效问卷58份,家长有效问卷866份。

三、调研的结果及分析

1.课程理念设计和课程实施

我校坚持素养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坚持让课程适应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我校按照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特别是在国家课程科目中开设了综合实践模块,并且每一个模块的开设都按计划以固定的形式在各年级中得以实施,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增加了学习体验。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开设校本课程,如限定选修的心理健康课,德育课程和40多门教师开发的校本课和10多门学生开发的社团课程,保证充分的上课时间和上课教室,保证指导教师到位。我校结合科技类和文科类内容,强化项目化学习课程建设,并且整合基础课、拓展课和竞赛项目,让更多的学生体验科学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的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互动、交流展示和演讲推介的能力。我校结合中考新方案和新建的创新实验室,推进理化生实验室课程建设,开设了化学试验课程、生物试验课程、机器人试验课程、无人机课程等。我校各校利用班会、团会、专题会、校会与升国旗等方式定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活动,并且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以及某些有着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等开展教育活动,突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形式活泼多样,现实性、时代感强,教育效果良好。我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等艺体系列活动,开展各类兴趣小组、师生才艺展演等活动、丰富了第二课堂,陶冶了师生情操,活跃了校园氛围,并且注重了活动材料的积累。

2.课程资源

我校能够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的专(兼)职任课教师。加强了教师培训的制度建设,有较为详细的培训计划,有主题、有层次、有集中有分散、有交流展示。我校设置校级、班级层级的家委会,通过建设家长会,家校互访、家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电话访录等多种方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并且在校内外活动课程中,借助了很多家长带来的社区和公司资源,形成了有特色的丰富的我校活动课程。注重对我校所在地域社会资源和大学等科学研究院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能与我校课程的开发和学习领域设置紧密相连。

3.课程保障

我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研修机制,形成了“课-研-修”一体化的教研模式,研修计划制订和活动开展及时有效,重视集体备课的质量,重视教研成果或经验的总结推广辐射,重视项目研究工作,并将研究项目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校严格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管理,对于学科书面作业的设计在内容和数量上加强了分层监控,每天保证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的时间。我校进行学习质量监控,做到有层次有针对性,提供对学生进行掌握学科知识多少和程度高低的即时评价的依据。我校对于高年段的数学和英语进行分层学习,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相应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完成对于目标内容的学习。

4.学生问卷汇总

(1)对基础课程中的比较感兴趣的学科、会指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的学科、会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的学科、会给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建议的学科、会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会经常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课后作业有层次不同的要求的学科、在讲课时会将所教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科,会布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性作业的学科。关于以上这些问题,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选择比例都达到了70%以上,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相对而言,其他学科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基本在50%以下。

(2)回家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需要2~3小时的占51%,3小时以上的占18%,1~2小时的占29%。这与学生睡眠时间基本相符。

(3)对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担心自己考不好占60%,过于关注分数的影响。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作业不认真的比例很高,需要分别思考进行相应设计。

(4)认为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79%。

(5)认为自主学习的方法很重要、非常重要的占76%。

(6)认为自习课对学习很重要的占68%。

(7)对目前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占78.4%。

(8)关于校本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原因方面,课程数量不够多占47%,课程内容不够吸引人的占40%。

(9)喜欢参加的校本课程的比例分布见下表1。

(10)有70%的学生对我校的校本课程学习的投入度很高。

(11)学生在我校的学习获得的素养培育分布见下表2。其中阅读写作与教学素养占比最高,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力占比最低。

相关分析。

一是课程开发应以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并给予相应的路径、方法和目标的指导。

二是课程内容应贴近现实生活,重视科学知识的运用,探求技术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并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供发展空间,启发学生设计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为实现可持续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准备。

三是课程应加大探究的力度,倡导基于好奇心、基于问题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设计,提供学生深度和广度思维发展的空间。

四是课程开发必须着力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情况仍然存在,简单的一问一答式授课让学生感到没有兴趣。教师的授课应以启发式、问题式、活动式、交流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交流。教师在不同课程中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应该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是课程开发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线上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但是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例如翻转课堂、即时评估资源、师生在线互动平台等。借助AR技术,增强现实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体验有助于激发学习的热情,强化对于记忆的深刻感。

5.教师问卷汇总

(1)在备课时经常使用的资料情况见下表3。可见,教师过于重视教材、课标、教辅的研究,而对于学科前沿的信息、教育理念的认知、学生的发展情况分析是很忽视的,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采用是不够的。

(2)在课堂展示的环节,教师常用的模式中“自学——辅导”模式占13%,“示范”模式占27%。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建立在确定目标、自主管理学习的节奏,而这个环节在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却被弱化,或者在课前被弱化,没有充分的自主思考,没有真正的问题被提出,无法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3)在会考虑学生小组学习或自主学习环节的比例总是和经常占87%。小组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自主学习形式,但是有效的小组学习往往建立在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所以小组或自主学习有效的关键基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形式有了,内容和效果更应该是研究的重点。

(4)教师对于加强备课组活动、加强教研组研修、加强课前备课和课上教学环节的作用认可度比较高。

四、问题与困惑

1.教学方式转变到位不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交流讨论。教师的身份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但实际情况是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虽有认识,但教学行为还没有完全发生根本变化,传统方法的遗留,淡化了新知形成过程的教学,剥夺了学生亲自去获取新知的时空,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不知不觉地又落入了应试教学的误区。

2.教师素养参差不齐  

有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更新不彻底。有些教师专业知识欠扎实,教学水平不高,尚未完全适应新型课堂教学。有些教师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就教材讲教材,照搬教案,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教学,不能及时点拨和引导学生,忽视了结论背后的丰富事实,对结论的发生、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单纯地教给学生某些结论。有些教师缺乏上进心,不愿花精力钻研,教学中缺乏创意,教师的惰性心理是课堂教学不精彩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教师教研意识不浓,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琢磨得少,课堂教学中,讲得太多,练得太少,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分析不足,对学习方法重视不够,指导不到位。

3.校本培训力度不大

教师对于项目化学习的认识不清,能力有限,加上时间精力不能够充分保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跟不上节奏,相应的成果评估力度有限。相关的教研组的研修计划中对项目化的研究缺少计划和内容安排。这些都弱化了项目化学习推进的节奏和力度。

4.课程资源开发不力

绝大多数教师唯书不唯实,缺失对教材本身的反思,缺乏对教材内容按校、生实际进行增、删、换,缺少对手头占有资料的调整、整合。交流思考的不充分,导致课程资源的主动利用与开发不力。

5.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不强,教育科研质量不高

个别教研计划针对性不强,开展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表现为主题不鲜明,目的不明确,为活动和任务而活动,而且存在监控措施跟不上或监控力度不到位的问题。

6.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发展的项目研究力度不足

项目设计缺乏对于知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很好地分析回应,实践过程还是侧重形式,缺乏深度的引领。

7.多元评价的机制还未健全

调查访谈显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含了三个方面: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其他激励性评价。我校也起草了相关的学分制方案,但这些评价并未纳入我校对于学生的整体评价中。需要进一步考虑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朝多元化的稳定机制发展。

8.课程地图的作用要物尽其用

要将我校的课程地图从储存大量课程资源、建设师生交互平台、提供即时评价三方面进行完善,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交流 互动的学堂,让学生能够真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节奏和路径,让教师能够真正得到钻研教法学法、整合信息和设计项目的热情引领者和指导者。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段立群.跨学科课程的20个创意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杨洁)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0年1AB《学情研究专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