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盲盒的火爆
一个中国特有的商业奇迹。
盲盒本身不是中国原创的产品,今天的盲盒代表企业泡泡玛特,正是从 2015 年代理日本盲盒产品 Sonny Angel 开始进入这个领域。
然而凭借盲盒这种产品,短短两三年内就做到「千亿市值」,这个现象恐怕是中国特有的。
相比之下,促使泡泡玛特入行的 Sonny Angel 问世至今已有 15 年,推出了 650 个品种,在 33 国都有分店销售,年度累计出货量也才到 300 万只。结合其 700 日元(普通款)、850 日元(限量款)每只的售价,该系列的销售额尚不到泡泡玛特拳头产品 Molly 系列的三分之一。
· Sonny Angel 动物系列
而开发Sonny Angel 的Dreams Inc. ,看上去还完全是一家小型公司。
· Dreams Inc. 发布在某招聘网站的公司概况
要论商业模式,Dreams Inc. 跟泡泡玛特是雷同的,而与很多评论者指向的「同类产品」——风靡日本的扭蛋机,则既有相似又有明显差别。
先来说相似性:扭蛋也是以一个主题推出多个不同款式的玩偶/模型,装在半透明的塑料蛋里。消费者通过扭蛋机投币购买,购买前只知道这个系列有哪些款式,能买到哪一款是随机的。
与盲盒一样,扭蛋也鼓励消费者集齐一整套的冲动,如此一来自然会导致他们重复购买,而且刺激到他们对不确定奖励的赌博心理。
但与盲盒不同的是,扭蛋价格普遍不高,在同一主题下出品的玩具里,扭蛋往往是最为便宜的一款,与之相应的做工也比较粗糙,购买者收齐了全套就算完结,未来也不太有出售升值的预期。
此外,扭蛋一般都是借助既有的动漫、游戏、文化 IP,盲盒则是自行聘用设计师,独立设计的「潮玩」产品。
所以,盲盒绝不只是「抽卡」、收藏而已,像其他潮牌一样的炒作升值是买到盲盒以后的重头戏。
当然,一年几百万只的系列销量,并不会允许每一款盲盒都可以保值。讲个好故事在这里显得尤其重要:他们会设计一些数量和出现几率极低的隐藏款、限量款,一旦买到,转手就能卖出两三倍的价钱。
· 熬夜排队购买限量款盲盒的人群,警方还出动逮捕了 6 名黄牛
有的隐藏款甚至可以升值十倍、百倍。
这些故事无非是经营潮牌的固有模式,「限量款」后面换个词,同样的场景在别的领域也出现过很多次。
比如说限量款T恤:
· 争抢优衣库联名款T恤的人群
限量款杯子:
· 为争抢星巴克猫爪杯,二人在店内扭打
最恐怖的还数限量款运动鞋:
既然商业模式并不稀奇,国产盲盒缘何能在赚钱方面创造一个如此疯狂的奇迹?
背靠中国市场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正如泡泡玛特赴港上市招股书描述的,他们的目标客户「中国潮流玩具一代」是「年龄在 15 至 40 岁之间的年轻一代」,「其中 63%持有学士或以上学位」。实质就是指新富,不愿意储蓄,热衷于各式各样消费的年轻人。
而「潮玩」经营者在意的,是「他们对自我表达及个性展现出强烈的渴望,并愿意消费以取得精神上的满足」。
中国确实有最大体量的符合这类描述的一代年轻人。
在年轻人习惯于「精神满足」式消费的成熟市场,通常都有太多产品竞逐玩家的钱包。邻国日本就是个典型,如果一个消费者对玩偶/模型格外有爱,他的架子上必然摆满了来自不同主题、琳琅满目的收藏,不会有太多空间与预算留给新来者。
· 日剧《电车男》里的男主角房间
即便只限定在盲盒的范畴内,也是过于丰富的产品在争夺一个并不广大的市场。除了前面提到的 Sonny Angel 系列,「潮玩」界最出名的系列「暴力熊」Be@rbrick 同样出自日本,随对应品类的不同,它的售价还覆盖了从 700 日元到数万日元的不同需求。
· 一只昂贵的暴力熊
Be@rbrick 的出品公司 MEDICOM TOY 也没能做大,它公布的年度销售额是 42.4 亿日元,远不能与泡泡玛特的规模相比。
与之相比,中国的文化消费产品还很落后,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在零零散散的消费中被填补,远未形成文化。当一家公司或意外、或精准地击中了相应人群的需求时,就容易形成病毒式的传播与跟风。于是,「潮玩」模仿者轻松做出了远超「潮玩」标杆的市场成绩。
当然,谁也说不准到底要怎样击中这一人群的需求,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