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论据方法指津与写作示例

论据:立论的根据,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用个生活中的例子:你爸叫你考公务员(这是个中心论点),然后他会说:考上公务员就能找到好对象(这个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分论点),然后他会继续说:你看看隔壁张三,他没有考上公务员之前,对象都找不到,后来考上了一个省级单位的公务员,自身也自信了,条件也好了,现在对象都有了,家里都非常满意这个对象。(这就是我们的论据了)

选取论据

(一)从论据的来源看,择取路径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

1.从教材课文中择取

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有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素材,同学们不可轻易错过这一论据富矿。平时学习中,就要予以高度关注。可以利用摘抄本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以便理解与记忆。高三复习过程中,大家对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应翻阅一遍,对其中典型的名人名家等事实论据,名言锦句等理论论据,要做到胸中有数,写作时能随心调用。

示例:不要一味地包容那些不优秀的人,因为那样会让他停滞不前,你一定还记得身为天才的仲永吧?一味地包容赞美之下,有了我们今天所读之文《伤仲永》。(2016高考全国卷I标杆作文《双重标准》)

点析:该语段为了阐述一味包容会让人停滞不前这一观点,列举初中语文教材课文《伤仲永》中的故事为论据,典型、精当,较有说服力。

2.从课外阅读中择取

除了语文课本外,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也要养成积累论据素材的好习惯。无论是阅读报刊杂志,还是经典名著,一有接触到那些触动过你的事例或名言等,都可以及时摘记,加以点评,并按一定主题归类整理,以便日后写作时调用。

示例: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2016高考浙江卷考场优作《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点析:该语段引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名言作为理论论据,来阐述盲目赞美虚拟乃至以之为全部,将导致创造性思维丧失等危害性的道理,引言得当,论析透辟,发人深省。

3.从现实生活中择取

除了从课内外阅读资源中积累并择取论据外,还应高度重视从现实生活观察与思考之所得的资源中择取恰切的论据素材。热爱生活,关心时事,贴近现实,可以获得大量鲜活的论据素材。

示例: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2016高考广东卷优秀考场作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

点析:该语段为了论说育人不可仅是注目分数浮动这一道理,列举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校园投毒案这一为人们所聚焦的社会现象来深入剖析,颇具说服力。

(二)从论据与论点关系的角度看,择取论据要注意以下四点:

1.要选择最切合论点内涵的论据。

观点是从材料中提炼概括的,材料是观点的客观体现。观点和材料要统一。写作议论文,择取论据时,要选用那些与论点有紧密联系的材料。

示例: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偏见开始。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

点析:该语段援引《论偏见》中的论述、罗素的名言以及《红楼梦》中的故事为论据,阐述了创新应从尊重个性与偏见开始这一观点,论据与论点内涵契合,叙议结合,较有说服力。

2.要选择真实的论据。

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过程是逻辑推理过程。它要求前提——材料是真实的,不可胡编乱造。只有真实、确凿的材料,才能支持正确的观点。

示例:同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身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有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唧的。鲁迅先生的话犹在身边萦绕,“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的,只有于杂草丛生处辟蹊径,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为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

点析:该语段选用韩干画马这一典故以及鲁迅的名言,论据真实、确凿,有力地论证了创新才能免于平庸的观点。

3.要选择典型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那些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从而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论据要典型,有代表性,论证才会越有力。

示例: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曾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点析:该语段引用黄遵宪诗句,列举义玄禅师、马云的事迹为事实论据,阐述了创新最初可能被视为叛逆、另类的道理,论据能反映问题的本质,有代表性。

4.要选择新鲜的论据。

新鲜的论据,是指那些新颖的、独特的、新近发生的、有时代性的材料,避免人云亦云,这样论证才能避免一般化,文章才有生气,才能使读者感到新鲜。

示例: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点析:该语段列举陈道明发飙这一事例,契合论点且新鲜、有时代感,阐述了要理解、尊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旨,较有感染力。

分析论据

一、因果分析法

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究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思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

句式:1.从最浅层的方面看……从深层来看(……行为背后,更体现了)……从本质上看…… 2.……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二是……

如 :

论点:旅游遵法,顾全大局

材料:去年10月7日,经过连续搜救,17名擅自进入广西来宾市自然保护区露营被困失联的驴友,成功获救。来宾市为此次营救,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更严重的是营救中救援人员也面临巨大的危险。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当地政府呼吁驴友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要擅自行动。有网友认为,驴友是公民,作为纳税人,有权享受公共服务,不应为救援买单;又有网友说“人生需要„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为他们的行为点赞。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论证:驴友擅自露营失联使得救援人员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营救,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表面看是驴友的贪玩心理的驱使,使其忽视法度;然而从深层次看,则是当代人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的缩影。擅自露营的驴友,有没有想过失联后给救援人员造成麻烦的后果?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与损人不利己大同小异。

二、例后评析法:对论据内容进行评价,联系现实

思路:概述事例+揭示实质

句式:1、无独有偶,……2、网上热议的话题……3、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这件小事也击中了人们心中的痛点。……4、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这些年一直争论不休的)……

论点:让情与法和谐共绽

材料:1月初,G1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不听劝阻,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认定罗某的行为扰乱了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倒》规定。同月,重庆北开往潼南的动车上,一婴儿突发昏厥,急需送医,列车员与司机沟通后决定延迟6分钟发车,为孩子打开生命通道。同样是延迟发车,这次没有乘客抱怨,网友也纷纷点赞。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论证:让情与法之花和谐共绽,前提在于社会公众对法律抱有敬畏之心,莫让情绑架了法,旅客罗某无视列车运行规定,以“亲情”为借口施压,扰乱列车正常秩序,其行为即是漠视法规的表现,单纯因为一己之私利,置全列车其它乘客于不顾,这样的情理论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有专家表示,一列车几分钟的延迟,可能导致整个交通路网的大规模调整,甚至造成列车相撞的严重后果,既然“蝴蝶效应”人尽皆知,那么公民在以“情”为借口违反法规前,就应该想到其可能后果,只有公民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自觉遵守规定,情法之花才可能和谐共绽。

三、对比法:采取对比论证

思路:举正反事例+ 讨论正反影响+得出正面结论(即中心论点)

句式:1.与……话题略有不同的是…… 2.……相反…… 3.可是……反观……

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海归”不再神秘已经是现实,关于“海归”找工作难、起薪低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那些到国外走一遭,混个文凭就回国的“镀金式海归”正面临淘汰,归国留学生的年收入也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分化严重,区分点就在于“是否掌握独特技术或技能”。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论点:“海归”遇冷,值得反思(《必修4》第9期报纸)

论证: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是的,当初,在出国留学生少,“海归”更少的情况下,那些学成回国的人才很多都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栋梁。“海归”宫勇吉刚入职便获得了3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28岁就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职业经历让人美慕。可是,美慕之余,我们还要看到到他在求学路上洒下的汗水。反观现在的一些留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留学的目的的只是到国外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换个地方消遣娱乐而已,学习反而成了可做可不

做的事。结果呢,镀得的真金不多,回国后又怎样发光呢?要知道,用人单位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什么样的留学生是真人オ,什么样的留学生是假人才,他们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海归”。

(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四、假设推断法:对论据内容进行假设推断

假设推断法针对着上面所列举的事实论据,从反面进行假设(若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

句式:1.假如……那么…… 2.如果……那么…… 3.试想,如果……

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8年全国卷三)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深圳,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论证:历史已昭示一切,没有革故鼎新,就不会有炎黄子孙的发奋图强,日新月异;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突飞猛进 ,欣欣向荣。

五、让步分析法

让步分析法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分析法,即承认自己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缺陷或是对方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让步不是目的,肯定对方观点的部分合理性是为了引出己方观点,让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说理更有力度。所以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往往配套使用。

思路:第一步:确定论辩的对象及其立场和观点。

第二步:首先肯定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或自己的观点的问题。)

第三步:然后指出对方观点的问题所在。(或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

第四步:最后再次论述自己的观点。

句式:1.诚然,……但是……2.或许,……但是……3.的确,……但是……4.固然……但是……5.不可否认,……然而……

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在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学生一: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二:百分百真迹。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三: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论点:越是便宜,越要珍爱

论证:诚然,这种涂画行为符合新时代创新之说,可以展现我们不羁的个性。但你知道吗?在危急时刻它使我们从人群中区分出来,获得更多保护;它能避免学生间的攀比,教会我们人无三六九等,我们公平地在学海泛舟;它告诉我们学习就是成为苦行僧,就算箪食壶浆仍要学习。由此可见校服中蕴藏着巨大财富,就算它便宜又怎样。我以为,保持校服洁净是学生之本,让自己看起来更阳光,才能成为阳光下的花朵。

分析论据的几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 2、例后评析法 3、对比法 4、假设推断法 5、让步分析法

小结: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紧扣论点(分论点),且不能脱离材料。

【论据的运用上需要走出几个误区】

A、论据不是越多越好。

B、论据不能只有事实论据的举证,而没有理论分析。

C、论据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类型的事例。

D、论据不可满足于正面举例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