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记忆
智利是帕特里克·古兹曼的祖国,也是他一直以来纪录片创作的母题。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智利之战》三部曲,到近年的《故乡之光》、《珍珠纽扣》,古兹曼一直坚持用不同方式书写智利历史。
《珍珠纽扣》延续了2010年《故乡之光》的结构与美感,在自然领域与人文领域做出强有力的象征连结,最终呈现智利之殇,智利之痛。如果说《故乡之光》中,天文学家、考古学家、沙漠中寻找尸体的女人,在象征层面上达成统一,他们的目标都在寻找失踪的人,那么《珍珠纽扣》中同样延续了这一题旨,纽扣连结了印第安人的历史与独裁时期普通人的历史,他们同样是消失的人,印第安人遭到白人屠杀或者文明被毁而身份丧失,独裁时期的普通人因政治问题被投海而亡。
不过,虽然纽扣串联了印第安人和独裁时期普通人的遭遇,但《珍珠纽扣》贯穿全片的脉络并不是纽扣,而是水。古兹曼从水出发,通过天文、地理、人类三大方面,将水与宇宙联系、水与智利海岸线联系、水与印第安人的历史联系、水与自身经历联系、水与独裁时期被投海而亡的普通人联系,从而表现了水的记忆,一方面水承载着生命,另一方面水又埋葬着生命,对水的礼赞与对水的恐惧并行不悖,表达着古兹曼的复杂家国情绪。
视觉至上
《珍珠纽扣》直观上带来的震撼,首先来自导演古兹曼对视听审美的追求。在古兹曼低沉的旁白中,画面切换自如,波澜壮阔,上至外太空宇宙图景,下至智利自然地理景观。除了这些大气磅礴的自然录像作为主体影像,其他素材还包括印第安人的历史影像资料,印第安人的历史黑白照片,铺展智利地图、模拟投海行刑等行为展示录像,印第安后裔、智利诗人、人类学家、原政府工作人员等人的采访。
相比较中国众多的独立纪录片,《珍珠纽扣》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追求,体现出对审美层面的苦心经营。影片的绝美摄影,无论天文画面还是自然画面,都展现出壮美大气的观感。有人指出,这样震撼的视觉画面削弱了影片旁白的力量,但不尽然,视觉的壮美与低沉的旁白反而形成了某种静谧的力量,宇宙万物为我们造成壮阔的心理感受,而导演低沉的旁白引领着我们进行着思考。对画面的追求并没有削弱影片主题的深刻,反而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之下,人类是多么渺小,人类行为是多么荒谬。
缜密逻辑
而将以上众多素材联系在一起的,便是古兹曼逻辑缜密的脚本。古兹曼的旁白贯穿始终,在语言上完成转场与衔接,在画面上通过剪辑配合得严丝无缝。影片以石英里的一滴水、一颗纽扣开场,转接到在智利沙漠的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的水,又从宇宙中的水转回地下,讲述临海的智利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随后通过“当水流动的时候,宇宙便介入其中……水是星星和我们联系的中间力量”等语句,展现宇宙中的水。
在这些自然领域之后,古兹曼的旁白转向人文领域。通过印第安人逐水而局的历史,表现印第安人与宇宙的联系,尤其是极地土著赛尔克南人身上的画作,通过智利诗人之口,将身体画作展现宇宙与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寻找宇宙之谜进行对接,在此之后讲述印第安人遭到白人屠杀,尤其介绍了杰米·巴顿通过一枚珍珠纽扣来到英国,“文明化”后被送回丧失身份的故事,阐释了印第安人的历史。在这之后,通过岸上冲上来的女人尸体,介入到近代智利历史,讲述独裁时期的酷刑,将支持阿连德的普通人注射,拴在铁轨上投入大海,展现智利人民在近代经历的苦难。
可以说,古兹曼的叙事逻辑精确地建立在对同时性的研究上,通过水这一意象向四面八方展开,上至宇宙、人类起源,下至自然、地理,再贯彻到人类历史,包括印第安人的历史与近代智利人民经历的历史,从大入小,具体而微,展现智利的伤痛。在这其间,水的记忆又从中断明显的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表达着古兹曼对水的礼赞,后半部分表达着古兹曼对水的恐惧。
水的礼赞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古兹曼对水充满了赞美。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宇宙中的水,彗星为地球带来了第一滴水,水孕育了万物。在天文学角度,古兹曼对水进行了一番赞美。
同时,古兹曼在展现智利是地球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时,也表现了智利对海洋开发的轻视。在一处访谈中,被访者谈到:“这个国家没有好好地利用大海,忽略了近在眼前的大海,很少有人给予大海应有的荣誉……水是象征我们身份的一部分。”
在展现印度安人的段落里,表现这些水游牧民族靠水为生,他们乘水而行,水给予什么,他们以什么为食。但反讽的是,印第安后裔造的小船却被智利海军禁止。
镜头捕捉着水珠,古兹曼的低沉旁白说道:“每一滴水,都是一个世界,每一滴水,都是一次呼吸。”在这之后,一个人类学家在镜头前讲述着人体的主体是水,地球的主体是水,整个宇宙的主体是水,随后又讲述水的声音,并模仿着水的声音。当他闭目凝神,通过声腔模仿水的流动时,镜头也给出了不同运行的水的轨迹。
旁白说道:“一个海洋学家告诉我,思考这一行为和大海很像,思想的法则和水的法则一样,那就是时刻准备着适应一切。”这一旁白过渡到适应极地气候的赛尔克南人,展现着他们身体的画作与宇宙的联系,展现着他们的祖先与星宿的联系。
印第安人被古兹曼形容为水的子民,这些子民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古兹曼用一处梦幻般的镜头表达希望这些水的子民不会消失的感情。
在这一部分,无论是对自然宇宙中水的展示,还是对水的子民印第安人的展示,都在讲述水的记忆中美好的一面。水在此处隐喻着美好、希望和生命。
水的恐惧
旁白说道:“我敬慕大海,但同时,畏惧大海。”这源于导演的一个朋友被海浪吞噬。在其后的段落中,旁白说道就在朋友被吞噬的海滩,一具女人的尸体被冲上案来。前后之间的联系建立,导演从此处讲述了近代智利人民经历的困难。
在讲述完杰米·巴顿的故事后,影片开始讲述智利的历史。此处的旁白与画面成为绝妙的阐释与隐喻。旁白说道成群的白人残暴统治一个安静的小国,而画面上则是白浪翻滚肆虐,其后讲述阿连德的革命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变革,画面也转为晴朗白日,阳光微风,当独裁时期到来,镜头先给了一个宇宙中爆炸的图景,随后展现了扭曲丑陋的枯树。这一段落的自然镜头与叙事者的旁白形成绝妙呼应,用自然景观予人的感受代替了直接的政治历史画面。
当进行投海酷刑的展示后,影片对水的恐惧也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对水的恐惧,不但是古兹曼个体经验中朋友被海浪卷走的悲剧,而且是独裁时代智利人民的悲剧。他们因为与皮诺切特的政治立场不同,支持阿连德,被拴上铁轨投入海中,无数无辜之人葬身大海。
结尾处,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铁轨上嵌着一枚纽扣,与杰米·巴顿的纽扣做联系,表征着这些被投海身亡的人与印第安人一样,他们都是消失的人。在古兹曼精心编排的结构下,智利的苦难历史与家国伤痛直达内心,展现了古兹曼对自然与印第安人的礼赞,以及对独裁的控诉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