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千余年不倒不锈的国保文物——《南诏铁柱》

“南诏铁柱”亦称“弥渡铁柱”、“崖川铁柱”、“建宁铁柱”,“尊天柱”。铁柱立于云南弥渡县城西北铁柱庙殿内佛台正中。铁柱为直圆柱体,通高3.3米,直径32.7厘米,铁质,重2069千克,由五段接铸而成。柱顶已坏,柱身西面中段有直列阳文楷书“维建极十三年岁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21字。建极是南诏十一代王世隆的年号,“十三年”为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铁柱”关于其立柱原因,在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明嘉靖《大理府志》、万历《云南通志》和《南诏野史》等史籍中有四种说法:其一,认为南诏蒙世隆所建,祭之求福,是祭祀柱;其二,认为汉诸葛平南蛮,斩雍闿,擒孟获,缴兵器,铸铁柱纪功,是纪功柱;其三,认为诸葛武侯立柱,岁久剥蚀柱坏,张乐进求思武侯之功重铸;其四,认为诸葛武侯所立,后柱坏,南诏王蒙世隆时重铸。然而,在这四种传说中,没有哪种说法提及南诏铁柱是在何处铸就的。

据当地口口相传,铁柱的铸造是当地村民在一次战事后,收拾战场的铁器融化铸成此铁柱,用以祈求保一方太平。

对于铁柱的功用,最能让人接受的说法是用于祭祀。

据铁柱庙管理研究铁柱多年的一位管理员所说,他认为铁柱是根祭祀柱,因为此梯柱其中包含了彝族的树崇拜。

“彝族的风俗是死者下葬后,大孝子要在死者坟地上选一棵小松树带回家,雕成5寸左右长的人形。供奉三代后,再把小木人送入本族的祖宗树,彝族人每家祖坟上都有一棵祖宗树。在他们看来,祖宗树比老祖宗还大,先有祖宗树,后才有老祖宗。而且,在弥渡彝族的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祭祀南诏铁柱的地方,当地人叫皮连格,意即大丫口,每年的正月十五,每个村都要选代表到铁柱庙亲自朝拜铁柱老祖,剩下的老人、妇女、小孩及整个村子的人都要到皮连格祭祀铁柱。“树”和“柱”都是木,而且,立柱最初是为了纪念金翅鸟,柱从树出,所以,人们就从祭树变成了祭柱。另外,认定铁柱是根祭祀柱,还源于铁柱上方伸出来的三个叉。在2004年维修之前,铁柱上方是有三个木制的叉,而在彝族祭祀风俗中,祖宗树的树顶上面也必须留有三根树杈,因此,这与祖宗树的造型完全一致。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木头容易腐烂,2004年维修铁柱庙时,上面的三个木叉已被三条镀金铁龙所取代。

2004年维修铁柱庙时,上面的三个木叉已被三条镀金铁龙所取代

2004年维修铁柱庙时,上面的三个木叉已被三条镀金铁龙所取代

直径只有30公分,高3米多的南诏铁柱在没有任何支撑保护的前提下,历时千年,经数次地震(最大为7级)仍岿然屹立;另外,1000余年的铁柱从未生锈,也是一大奇迹。这让当地村民更加坚信铁柱是神仙庇佑的。

现“南诏铁柱庙”为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修;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又重修大殿及前后院诸殿和厢房,建筑面积1542平方米。铁柱庙外院由大照壁、外戏台、广场、砚池和三拱石桥组成;后院由三皇殿、圣母殿、土主殿及北厢房组成。铁柱立于前院正殿中央。

图片拍于2021年1月的云南之旅,文字编写根据“弥渡县政府网站”和“百度百科”的相关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