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人生的最高境界:修心

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凡事都在人的心里。
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无论外界发生什么,都能从容应对。
1
艰难处修心
王阳明说:“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面对的环境越是糟糕,越要守住内心,境转心不转,这是炼心之道。
在王阳明二十四岁的时候,他参加会试又一次落榜。其他考生发现自己没考上就开始嚎啕大哭,只有王阳明面无表情。大家还以为他太过伤心了,便都来安慰他,帮他打开心结。
但王阳明却微微一笑说:“你们认为落榜是耻辱,我却认为落榜动心才是最耻辱的。”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普通人就是哭嚎哀鸣,而真正有修养的人能淡定自若,泰然处之。
那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淡然”呢?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向内寻求定力,一个人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2
静时养心
古人云:“养心贵以静,淡泊宜于性。”
一个人只有保持安静,才能放松自己,淡泊从容。
苏轼被贬黄州,为自己建了一座草堂,他请人将草堂四壁绘满雪花,称之为雪堂。
外界复杂纷扰,雪堂却独守一份简单。
闲来无事,苏轼便静坐其中,独自面对四面雪白,内心平静而丰盈。
现代人忙忙碌碌,没有一刻安闲,疲惫的心灵时刻紧绷,迟早会有崩断的一天。
安静下来,一个人才有时间去沉淀,去反思,去升华。
古人说:静能生慧。
只有安静下来,才能拥有一份应对复杂的智慧。
只有心灵安静下来,才有了观照万物的可能。
3
独处时守心
古人认为独处可以“神不浊”,默坐可以“心不浊”。
一个人在自己独处的时候,要守住自己内心的清明。
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守住内心的准则,守住人生的底线。
曾国藩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有个县令送了他一幅王羲之的字,价值连城,珍贵异常。
曾国藩晚上拿出来细细观赏之后,退还给县令,说:“世间尤物,不敢妄取。”
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
人只有守住自己的良心,上不负天,下不愧地,才能坦坦荡荡面对天地鬼神。
守住利益的诱惑,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守住人格与尊严。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贵在修心。
一个人唯有内心丰盈坚定,安静澄澈,才能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修好这颗心,才能活好这一生。
(图文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人民论坛网
( 来源:央视中文国际 )
来源:财政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