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性生活后,男女都在想什么?研究发现……
姑娘们早上好~今天给大家推送的内容是第十三期「NO.11 Lab」。这次我们将会带来什么有意思的研究呢?快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你将会看到: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后悔太早发生初次性关系
紧急避孕新选择,原来是我们熟悉的它!
女性多吃这种食物,结直肠癌风险大幅升高!
晚婚晚育女性有救了!与女性生育年龄延长相关的新基因被发现!
柳叶刀最新报告!曝光全球女性的「头号杀手」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后悔
太早发生初次性关系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和爱人共度美好一夜时的心情吗?拥有自己的「第一次」之后,你又是什么感受呢?甜蜜?幸福?纠结?担忧?后悔?你认为你的初次性行为发生的时间是合适的或者令自己满意的吗?
对部分人来说,回忆起自己的初次性经历时,ta的心情可能是积极、愉快、充满希望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ta可能充满了羞耻、后悔、遗憾等负面情绪,因为初夜的时机和对象都不是ta们想要的,甚至令ta们悔不当初。
3月份发表在《性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调研了一些年轻人对自己的初次性经历的看法和相应的影响因素。
这个研究的参与者是6430名平均年龄为20岁的大学生(男性占比36%,女性占比64%)。这些数据是在1990~2019年 (近30年)期间从参加人类性课程的学生那里收集的。
参与者被问及他们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对性交发生时间的接受程度、对性行为的渴望程度、是否使用避孕措施,以及和伴侣的关系等等。
结果表明,参与者们的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6~17岁之间。57%的人认为他们的初次性行为发生在合适的年龄,而37%的人希望它能发生得更晚些,6%的人希望它能更早些发生。那些希望晚些发生的人在拥有他们的初次性行为时往往年纪更小。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和女性对初次性行为的感受不同,尽管发生关系时候的年龄并没有什么差异,但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后悔以前的性行为。
除此之外,种族差异、家庭结构、宗教影响、避孕措施的使用等因素,可能也会影响参与者对初次性经历的感受。研究者认为,更好地了解年轻人初次性经历的遗憾可能对性教育者有指导作用。
那么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什么时候才是发生初次性生活的「正确」时刻呢?答案就是在你做好准备的时候。
希望和一个人发生关系,是你认真学习自保知识、了解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害之后的慎重选择,这样才能减少未来回想起这件事时的遗憾呀~
▲图片来源:giphy
紧急避孕新选择
原来是我们熟悉的它!
在临床上,医生一般会推荐口服紧急避孕药和含铜宫内绝育器作为紧急避孕的主要措施,因为缺乏含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用于紧急避孕的功效的数据。
但近日,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用于长效避孕的含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也可被用于紧急避孕,并且效果已得到证实。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选择使用含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进行长期避孕,而不是含铜宫内节育器。
根据这项研究显示,从2016年8月~2019年12月,科研人员在犹他州的三个计划生育诊所招募了700多位18~35岁的女性参与了实验。确保她们在过去5天(120小时)内进行无保护措施性交后,再分别使用含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355名女性)和含铜宫内节育器(365名)进行紧急避孕。
结果发现,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组中的一名参与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1个月发生意外怀孕,而铜制宫内节育器组中没有参与者意外怀孕。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两者差异并不明显。
从这项研究可以看到,含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并不逊色于含铜宫内节育器,这为以后女性们进行紧急避孕提供了一个更多的选择。
希望通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努力,能够诞生更多、更方便快捷且不伤身体的避孕方式,供大家选择~
▲图片来源:giphy
女性多吃这种食物
结直肠癌风险大幅升高
愉快的周末刚刚过去,相信大家早就习惯了,一到周六日或节假日,就和三五好友相约出门品尝美食,高热量碳水食物的诱惑令人欲罢不能,有一些姑娘号称「无肉不欢」,蔬菜水果却吃得越来越少,但这种饮食习惯带来的风险,可太大了……
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Andrew T. Chan教授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对「护士健康研究II(NHSII)」数据库的30818名小于50岁的受试者的观察研究发现,加工肉类高摄入、蔬菜及豆类摄入不足的饮食习惯与肠道硫代谢细菌丰度增加密切相关,且与早发性结直肠腺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不良的饮食习惯将会影响肠道菌群,肠道内多种硫代谢微生物的增多会产生硫化氢 (H2S),这是一种难以大规模测量的胃肠道致癌物。
这项研究通过每4年一次的膳食评估问卷调查,证实了硫代谢细菌饮食评分最高与女性患早发性结肠腺瘤风险升高30%有关、恶性亚型风险升高65%有关。而该饮食的影响可能在青春期就已经出现。
虽然该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无疑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警醒意义:改变饮食习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或许能够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图片来源:giphy
晚婚晚育女性有救了!与女性
生育年龄延长相关的新基因被发现!
越来越多的女孩子不想在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结婚生孩子了,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是暂时不想在没做好准备的时候迎接新生命,还有一部分人是此生都没有生育的打算。
但坚持终生丁克的毕竟是少数,那些可能会晚婚晚育,但又担心年纪大了生育困难的女性,一项关于生育年龄的最新研究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女性的生育年龄真的可以被延长吗?
近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全球180多个机构的学者合作分析了20多万名女性的1300万个基因变异,最终找到了290个与生育年限相关的遗传变异。
综合分析这些基因变异能有效预测女性绝经年龄,并且可以了解绝经时间早或晚对女性健康的影响。研究者还在小鼠中验证了其中两个基因,发现每个基因变异都能够使小鼠的生育年限延长25%。
我们都知道绝经期的到来就意味着女性生育能力的丧失,但不同的个体绝经期到来的时间各不相同,这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这项大规模的研究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探索女性生育年龄的密码,并分析出了对绝经年龄影响最显著的基因:BRCA2和CHEK2变异,携带两者的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分别提前了1.54年和推迟了3.49年。
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发现更多与绝经相关的遗传原因,假如生育年龄可以被预测或者延长,这或许可以帮助那些想要生育的女性规划比较合适的生育时间。
▲图片来源:giphy
柳叶刀最新报告!
曝光全球女性的「头号杀手」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女性心血管疾病 (CVD) 每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女性每年死亡人数的35%,但是目前我们对它的研究、认识、临床治疗等依然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不平等问题,来自11个国家的17位专家撰写了有史以来第一份关于女性 CVD的全球报告。全女性领导的委员会概述了10项新建议,呼吁采取紧急行动来填补女性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空白并提高对它的认识、改善和预防,以解决全球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高死亡率问题。
根据2019年的统计,全球约有2.75亿女性患有CVD,全球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为6420/10万。缺血性心脏病是2019年全球 CVD 死亡的主要原因,占CVD 死亡的 47%,其次是中风(占CVD死亡的 36%)。
对女性来说,已经明确的CVD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胆固醇异常、糖尿病、肥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久坐、吸烟,以及某些女性特有的疾病,比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早产、更年期提前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增加CVD的风险。
其他心理、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抑郁症、压力过大、遭受虐待和暴力、环境污染等。
这份报告是有史以来第一份关于女性CVD的全球报告,也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来改善全球女性CVD方面的问题,是为女性谋福祉,促进性别平等和争取妇女权益前进的一大步。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了解女性CVD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懂得它对女性健康的危害,就能提前警惕和预防。还是那句老话,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定期体检和锻炼,就能让大部分疾病远离你啦~
▲图片来源:giphy
参考文献
[1] Sprecher S, O’Sullivan L F, Drouin M, et al. Perhaps It Was Too Soon: College Students’ Reflections on the Timing of Their Sexual Debut[J].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21: 1-14.
[2] Turok D K, Gero A, Simmons R G, et al. Levonorgestrel vs. copper intrauterine devices for emergency contraceptio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 384(4): 335-344.
[3] Nguyen L H, Cao Y, Hur J, et al. The Sulfur Microbial Die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Precursors[J]. Gastroenterology, 2021.
[4] Burgess S. Genetic insights into biological mechanisms governing human ovarian ageing[J]. 2021.
[5] Vogel B, Acevedo M, Appelman Y, et al. The Lancet wome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mission: reducing the global burden by 2030[J]. The Lancet, 2021.
图片: 方冰 | 撰稿: 阿静 | 责编: 铃兰